麽乜的故事
壮族族群有着各自崇拜的动物对象,传说百色一带的壮族是崇拜龙的族群。
相传古时候龙珠是天上太阳的火种,太阳靠龙珠的火才能光照大地,而龙是火种的守护神
有一天火种从天上掉了下来,而龙就从天上追赶着龙珠。
不知追了多久来到了百色东南方一公里处的河岸上空时因为下降人间太久,都沾了凡气龙和火珠都慢慢失去仙气,龙和火珠就掉了下来,龙掉到地上时金光闪闪,火珠掉到了河中心,很多人都不敢接近。
一位居住在澄碧河岸的壮族青年伯皇像往日一样辞别心爱的妻子雅皇和族人。
划上猎渔的小船,沿着澄碧河一路撒网打鱼,伯皇和小船被浪花打翻。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伯皇大胆的走过去问那有气无力的龙是哪里来的神兽,龙告诉伯皇它是天上的一条龙,负责守护太阳火种的守护神,因为太阳火种降天下人间,如果找不回去沾凡气太久火种就会熄灭,太阳会慢慢失去光芒,人间将陷入黑暗,永无天日。
谁能帮它寻回火珠,他会满足他所以愿望,原作他们世世代代的守护神。
为了天下苍生伯皇和族人愿意去寻找火珠,伯皇问该怎么捕捉火球,龙告诉伯皇,喝了雄黄酒,身上擦满硫磺,挂上艾草……抓住火珠时用朱砂点它再把他吞掉。
说完龙就化成了一道金光,金光消失之处长出了一座小山(后称为金星山或盘龙山)伯皇准备好一切之后就在盘龙山上往河中心一跳,河中就突起了一座大盘石(后来称为欢喜石)有的人说伯皇傻才那样做,有人更多的人为伯皇的勇敢而落泪。
伯皇顺流而追,不知过了多少时日,来到了布洛陀造稻谷的地方那厚东河岛处(现今田阳头唐那厚东屯),正值耕种稻谷的时节,在狂风暴雨的雨夜中,伯皇抓住了火珠,而火珠蛮顽狂甩,掀起一片片激烈的狂波骇浪拍击着两岸……天亮时,风平浪静了,火珠的蛮顽,洪水狂浪把整个岛屿和沿河两岸淹没得一片汪洋,在整理和重建田园家居时发现水上浮着两个有龙纹和蛇纹的大鹅卵石,村子的老人带领所有的村民到河边朝拜。
让年轻人把两个石神扛上岸边,奉为社神,村民们虔诚的跪拜在神前,顶礼膜拜,祈求这飘来的神石,能保佑一方,洪水不
再泛滥,田园家舍平安,五谷丰登。
一天夜里,又是一片翻涛败浪的响声,这次浪潮也没有伤到人们,而石头上的花纹却都不见了,只剩下两个石头,而石头的旁边长出了两颗很大的龙树。
而地上刚种的稻谷,因退潮后只成为一片片水田,芽儿举头,臂芽暴露,一片雨后盎然。
这一年他们得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丰收,从此本以旱地而种的稻谷,就这样因水而生,以水田来种植的水稻延续至今。
(因此便叫那厚东,那厚壮语译为田谷)
一个多月过去了,直到农历七月十七日天上的太阳发生了变化,人民一天比一天担心,太阳一天比一天暗淡,到了二十那天,整个大地一片黑暗,人们认为火珠已经熄灭,伯皇已死。
然而伯皇还在为天下苍生努力着,直到七月二十二凌晨才抓到了龙珠,急忙用朱砂点住龙珠之后,他急忙把暗淡的火珠吞掉,当即全身都被燃烧,伯皇和龙珠化成一体,升上天去。
一场大雨之后,没想到东方出现了一线曙光,太阳慢慢升起,山河大地一片欢歌,太阳复活了,伯皇复活了,有的说伯皇变成了天上守护火神的龙,有的说伯皇变成了太阳神。
伯皇取得了火种上了天之后,龙也遵守了自己的诺言。
伯皇的行为感动了天地,爱妻雅皇带领族人用纸做的棺材为伯皇吊丧,都披麻戴孝,所有的虫蝗鸟兽,都成群结对聚在一起用着各自的语言和方式为伯皇哭丧守灵。
所有的族人为伯皇出丧,把空着的纸棺材抬到十字路口用火烧化。
在河里放河灯。
以追思伯皇。
雅皇与所有族人用一条布做的龙和火珠到盘龙山去迎龙,接龙回城里供奉。
来到后龙山(现今纪念碑)突然一阵大风把布龙卷了去,掉在了今通机厂二码头对面的岸边。
掉落的地长出了一颗挂满根须的树(本地称为龙树)尊奉为壮族神树。
后来传说龙下了水,陆地以龙树而栖,保护着澄碧湖与右江河沿河一带的壮族人民。
心爱的阿哥虽已不在,但他拯救了所有的族人和苍生。
天上的阿哥,用他的生命照耀着整个大地,雅皇发誓在人间会像阿哥一样,用一生去为天下苍生造福。
雅皇带领着她的族人,耕种水稻,同她的智慧教会人们织布、染布、纳衣……(从此壮族以女性为尊)
因为伯皇跳水寻火珠那天,正好是五月初五,为了歌咏伯皇和祭祀龙与太阳神,族人就在三江口(今二码头)龙居住的龙树附近起了一座祭龙台。
雅皇和族人用布做的麽乜,来供奉和纪念心爱的情郎、民族英雄伯皇,以怀念或向太阳、伯皇和龙神祈求平安吉祥。
伯皇雅皇一生都为壮族人民谋生存谋发展谋幸福伯皇成为人们心中的天神雅皇成为人们的生活与智慧之神,他们离不开自己的民族,他们以复活节而重从生,伯皇变成布麽(能为天下人作福消灾)、雅皇变成布金(无所不知的神)下降人间,直到现今,壮族仍有布麽(男性为主)、布金(女性为主)为人民作吉福、问吉凶的人,所谓:有难找布麽,有事问布金。
后来人们就有了佩戴各种麽乜,织壮锦、挂龙幡、舞龙、奉龙树,(在右江沿河一带几乎是村村奉龙树,寨寨供龙神,凡有龙树的地方都有壮族人生活和居住过)、划龙舟、门插艾草、襄龙牙(襄金。
银牙齿叫龙牙是壮族男女身份,地位与未婚已婚的最具代表性流传至今)纹身、放河灯、以及重要的复活节等形形色色的节日活动与习俗,以歌颂壮族人民美好的生活。
龙和太阳文化就这样走进了右江沿河一带壮族人民的生活,并一代代的传承下来。
它是壮族人民的灵魂,它与壮族人民的生命息息相关。
到了清朝年间,在百色城一些外商和当地的民众,怕龙起走失,故而在原来的祭龙台上建了座庙从普陀山请来了一尊观音像,以镇住龙气,(传说常有观音菩萨站在龙头上显现在空中)庙里面的出家人把麽乜制作传承了下来,并加入中草药让麽乜起到了防病治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