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教学方法
舞蹈作为表现性艺术,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艺术魅力;同时舞蹈也是一切艺术的本源。
幼儿舞蹈教师通过对幼儿舞蹈知识的传授对儿童的身心进行美的培育和熏陶,通过与音乐、语言、表演等多种形式的结合在寓教于乐中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素质教育观念的普及,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幼儿艺术方面的早期培养,幼儿舞蹈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那么如何更好的开展幼儿舞蹈教学,本文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现状分析:幼儿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传统舞蹈教学方式的制约和教师在舞蹈认识方面自身的局限,当前幼儿舞蹈教育存在以下误区:一方面是认识上存在误区,忽视了对幼儿舞蹈兴趣的培养。
教师对幼儿在舞蹈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和规律认识不够,对幼儿园舞蹈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够准确和完整。
另一方面,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明显。
首先,教学目的不够明确。
在日常幼儿舞蹈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让幼儿单纯去模仿学习舞蹈动作,并以学会教师的“规定动作”为主要目的,忽视了引导幼儿去理解舞蹈本身及背后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其次,缺乏对幼儿身心特点的深入了解,教学过程中幼儿往往缺乏愉悦的情感体验,创新不够。
例如,一些老师在舞蹈教学中过分追求练习动作的规范和准确性,而忽视幼儿情感的愉悦性,导致许多幼儿常为学习新的动作感到疲劳,为重复旧的动作而感到厌倦。
这些误区都不利于幼儿学习和掌握舞蹈技能,更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感到困惑。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
开展幼儿舞蹈教育,既具有初步认识生活、体验社会、了解大自然的教育学意义,还具有锻炼身体、培养节奏、训练音乐听力、四肢平衡运动的生理学意义。
二、具体来说,幼儿学习舞蹈的作用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有利于儿童的智力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舞蹈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是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幼儿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也很符合少儿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
一方面通过舞蹈的学习可以不断提高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舞蹈表演能力,加深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舞蹈在这方面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让他们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现舞蹈动作的内涵,进而通过这些动作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另一方面要更要通过科学、协调的舞蹈训练,提高学生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儿童的骨骼、肌肉、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2、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
幼儿舞蹈有诗意的构思,有美的艺术造型,有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有悦耳动听的音乐旋律。
幼儿舞蹈通过调动人体动作、表情、姿态、情感、内心体验等多种心理和生理机能,为孩子们提供和构筑了富于童心的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空间。
幼儿舞蹈以它独特的寓教于乐、寓教于趣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通过舞蹈的具体形象使孩子们认识
缤纷的世界,认识真善美,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的能力。
3、有利于儿童道德品质的提升。
儿童情感、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幼儿成才的关键。
因此,在具有教育意义的幼儿舞蹈中,教师要帮助幼儿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在学习和游戏中不断提升道德品质的素养。
作为幼儿舞蹈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舞蹈是一门残酷的艺术,幼儿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幼儿克服这些困难,使幼儿在克服这些困难的同时也锻炼了意志力,增强了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
另一方面,舞蹈是一门整体艺术,少儿舞蹈往往是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的,通过这种团体的训练编排,久而久之会培养孩子们自觉守纪律、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提升团队意识的优良品质。
以上是学习舞蹈的好处,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自身条件不好,不适合学跳舞,其实舞蹈人人可以学,只要有兴趣有时间就能学,现在有很多大学生为了毕业后更好的面试就业而去学习舞蹈瑜伽等培养自己的胆魄和气质,所以说孩子应从小学习舞蹈,不要把它当成一项负担和任务,而应把它当做一种身体的锻炼、休息、和放松去练习。
三、幼儿学习舞蹈的具体方法:
幼儿舞蹈重点在于三个方面,一个是讲解、游戏、然后就是示范。
好奇、好问、好动、爱模仿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幼儿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幼儿歌舞恰恰能够适应幼儿的这些特点,也能够满足他们具体要求。
因此在舞蹈教学过程当中也需要借鉴幼儿舞蹈教学中的不同
教学方法来与幼儿沟通。
1、语言讲解法
在幼儿舞蹈教学当中,语言讲解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如转动手腕这一动作,如果按动作要求讲,第一拍手腕由外向里转,第二拍手腕由里向外翻掌。
幼儿学做起来即无兴趣又很费力。
但是如果告诉幼儿,现在你到果园里抓住了树上的一个大苹果,想把苹果摘下来必须转动手腕拧一下。
或者练习站立时,如告诉幼儿站直,它可能会站不好那么你告诉他们象小棍一样或象铅笔一样,他们会做得很好。
所以说语言讲解法是极为重要的一点。
2、示范法
幼儿舞蹈教师要准确、形象、富有感染力的师范动作表演舞蹈作品,促使幼儿对要学习的舞蹈内容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
示范时还要伴随着语言的讲解,面向幼儿做镜面示范。
示范动作要优美、准确。
如幼儿应伸左手,舞蹈教师要伸右手,此方法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愿望和热情。
3、游戏法
游戏法是运用游戏的形式和口吻进行辅导的一种方法。
幼儿舞蹈学习应该让幼儿感到是一种游戏活动、是一种娱乐。
如学习鸭走步,教师就可以扮演鸭妈妈,让幼儿当鸭宝宝,请鸭宝宝跟着鸭妈妈学本领,还可以戴头饰或穿上服装。
还有小碎步,可用鸡妈妈带小鸡练习。
蹦跳步,兔妈妈带兔宝宝练习等。
此方法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容易被幼儿接受,同时提高幼儿的学习舞蹈的效率。
总之,在幼儿日常舞蹈训练中应利用好各种有效方式,善于捕捉他
们的闪光点,提炼模仿他们的动作,创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幼儿舞蹈。
在幼儿舞蹈训练中,还要更多、更广泛地注意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更有效地依靠趣味性来调动幼儿参与舞蹈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美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