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角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

课题:《角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

③师: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物品上的直角吗?
学生可能出现:(书的封面上有直角;桌面上有直角……)
①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自己试着折出一个直角。
②先同桌交流自己的折法,再全班交流。
③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告诉直角的表示方法。
教师在黑板上画书中所示的3个大小不同的角
师:谁能判断这三个角中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你是怎样判断的?能按大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吗?
2、其余两个问题仿照上面的方法进行。
如有时间教师还可让同桌或小组合作进行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指一名学生到实物投影上边操作边汇报是什么角。
教师巡视指导,可提示:画角时我们可以以方格中的一个顶点为角的顶点,以方格的条边定为角的一边),最后展示订正。
小组讨论完成,然后汇报交流。
先小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①教师先让学生看一看,这三个角中有没有直角,然后告诉学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不能光凭眼睛看,还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教师示范)
②学生操作,找出直角。
①教师可找一名学生用三角板来判断黑板上的三个角的大小,(和书上的三个角一样)
②学生观察,说说发现。
(角1和三角尺上的直角一样大,是直角;角2比直角小;角3比直角大。)
巩固对直角、锐角和钝角特征的认识。
进一步体验直角、锐角、钝角的特征。
巩固对直角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师谈话: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红领巾、流动红旗、和路标)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答:①他们的表面都是三角形的。
②他们都有三个角
师:你们的文具里也有三角形的,看谁最先找到。(学生找出一副三角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谁最先发现三角板的的秘密。
学生可能发现:
①我发现三角尺也有三个角.
②里面的小三角形和三角尺形状一样,也有三个角.
③发现三角板有三个角,并且三个角不一样大。
……
①师:谁能说一说三角尺上的三个角与我们观察的物体上的三个角有什么不同?
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发现。(三角尺上有一个大角和红领巾、流动红旗、标志牌上的3个角不同)
②教师启发学生找出三角尺中最大的角,指给同桌看,进而告诉学生:三角尺中最大的角我们叫它直角。然后让学生指出三角尺中的直角。(可指一名同学到前边用教师的三角板指给同学们看)
然后找身边的角。
3、纸折直角
(二)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1、出示书中的大小不同的角让学生比较。
2、判断直角
4、鼓励学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与书上的3个角比较并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三)观察钟表,辨认角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先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
再全班汇报。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在方格纸上画出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准备:
师:红领巾、流动红旗、标志牌、三角尺、纸、钟表教具。
生:三角板、纸、钟表学具。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备课随笔
一、谈话导入
认识三角形
引导学生观察红领巾、流动红旗、标志牌,说说它们的形状,以及各有几个角。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直角
1、让学生观察一副三角尺,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2、比较三角尺与红领巾、流动红旗、标志牌上的较有什么不同,进而认识直角。
课题:角的认识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9—6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经历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的过程。
2、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并了解其各自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角。
3、在认识角的教学过程中初步了解三种角的大小,形成初步的表象。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展示。
四、兔博士网站
引导观察实物,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实际,并直观地感受事物中角的存在,知道三角形有三个角。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的活动,让学生发现三角尺的特点,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发现三角尺上有一个的特殊角“直角”。通过找身边的直角,加深对直角的感知,同时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③结合上面的操作交流活动,揭示锐角、钝角。
④再让学生说一说,3个角各是什么角,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红领巾、流动红旗、标志牌上的角都是什么角,加深对三种角的认识。
1、教师用钟面教具演示,边操作边讨论。
①教师拨2时整,提问时针和分针组成什么角?(锐角),教师多拨几次让学生回答。
②让学生回答什么时间还能组成锐角。(学生答教师演示)
通过折直角的操作,增强学生对直角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让学生比较大小不同的角,为角的分类奠定基础。
通过操作,使学生掌握怎样判断直角。
通过比较、交流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初步认识3种角。
通过观察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变化,知道角的大小是随着时针和分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