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3 元素 课时2

课题3 元素 课时2


副族:符 号“B”
电子数
第Ⅷ族
“0”族 稀有气体
+35 2 8 18 7 该原子属于 四 周期, VIIA 族。
学完本节课您应该掌握
1. 元素符号都具有的两种含义分别是:
表示这种元素 , 表示1个原子

2. 发现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科学家是 门捷列夫
3.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2个氧原子 3个氯原子 5个碳原子
二、元素符号
2.元素符号的含义
元素种类
含义
实例
宏观表示: 铜元素
金属元素 表示这种元素 固态非金属元素 表示这种物质
稀有气体元素 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Cu 宏观表示: 铜这种物质 微观表示: 1个铜原子 宏观表示: 氩元素
Ar 宏观表示: 氩这种物质
微观表示: 1个氩原子
(1)该元素的名称是 汞

元素符号是 Hg , 属于 金属 元素。

80 Hg 汞 200.6
(2)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00.6 。质子数是 80

学完本节课您应该掌握
4. 周期表中的行称为 周期 周期表中的列称为 族
,周期数= 原子的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
5.探究-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
(3)同一周期(第一周期除外)都是由 金属 元素过渡 到 非金属 元素,最终以 稀有气体 元素结尾。
三、元素周期表简介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行:周期
7 行(七周期) 周期数:一、二、……、七
周期数 = 原子的电子层数
元素周期表
纵:族
族序数:Ⅰ、Ⅱ、……Ⅶ
18 纵(16族) 族
主族: 符号“A”
族序数 古多
提出元素性质有周期性 重复出现的规律,创造 了一种螺旋图
2
1864
3
J.A.R.纽兰兹
把元素按原子量的递增顺序排列, 发现每隔7种元素便出现性质相 似的元素,提出 元素八音律。
4
1869
5
J.W. 德贝赖纳
发现性质相似的三元素组
1862
W.奥德林
1865
发表了一张比较详细的周期表,表中 的元素基本上按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排 列,体现了元素性质随原子量递增会 出现周期性的变化。他还在表中留下 空位,认识到它们是尚未被发现但性 质与同一横列元素相似的元素。
门捷列夫 J.L.迈尔
发表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三、元素周期表简介
1.发现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科学家是 门捷列夫

三、元素周期表简介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 核电荷数
素编了号,叫做 原子序数 。因此,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递增的顺序给元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 不表示中子数
没有“钅”傍的金属: 汞(Hg) 金(Au)
1H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1.008
元素种类
相对原子质量 不能带单位“g”
三、元素周期表简介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元素周期表共有 7个 横行, 18个 纵行。每一个
横行叫做 一个周期 ,每一个纵行叫做 一个族 (8、9、10 三个纵行共同组成 一个族 )。
《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课题3 元素 课时2
南京市扬子第一中学 高伟
二、元素符号
1860年秋,在德国卡尔斯卢召开的第一次化学家国际会议。为了统一 化学元素的符号,各国化学家共同制订和通过了世界统一的化学符号。这 些符号,一直沿用到今天。
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
(1)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 大写 )表示。
同一横行:(1) 电子层数相同

(2) 从左到右,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 。
(3)同一周期(第一周期除外)都是由 金属 元素过渡到 非金属 元素, 最终以 稀有气体 元素结尾。
同一纵行:(4)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5) 从上到下,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如:氧 O
、氢
H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二个字母必须 小写 。
如:铜 Cu ,氯 Cl 。
二、元素符号
2.元素符号的含义
元素种类 所有元素
含义
实例
表示这种元素 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宏观表示: 氧元素
O 微观表示: 1个氧原子
带数字 的元素符号
2O 只 表 示 多 少 个 原 子 。3Cl
5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