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总复习考试方式:开卷考试题型为:填空题、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其中问答题占的比例最大。
大家可以先收看我的录制复习课,然后再看下面的复习资料。
复习内容、要求和思考题一.计算机网络或Internet的组成分为两个主要部分: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即书上p.8所说的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
要求大家有一定的了解。
如下图:二.什么是客户服务方式?可以看p.9。
考虑如下问题:客户服务器方式的简称是什么?简述客户服务器方式,并说明它们的主要特点。
C/S --- 全称呢?客户和服务器都是指计算机网络通信中所涉及到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例如,在WWW服务中,客户端进程IE通过服务器地址访问服务器,而服务器端处理远程客户端的请求,并返回处理结果。
访问结束后,C和S自动断开,释放网络资源。
客户服务器方式是Internet应用中的主要服务模式,如:WWW服务,FTP服务、远程登录服务等…..客户程序特点可以看p.9的客户程序和服务器程序…….。
三.简述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技术,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电路交换是指通过网络中的节点为通信双方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这种交换方式必须经过“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三个步骤。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把一个报文划分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分组。
每次转发以分组为单位,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然后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它们的特点可以看p.11和P12…..。
四.计算机网络定义、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性能的若干概念(p.17)1.把一群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及传输媒体互连起来,在通信软件支持下,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换。
2.如果按网络覆盖的范围,则可以有:LAN、MAN和WAN3.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性能的若干概念(1)什么是数据传输速率(比特率)?单位是bps或b/s,如果有人说某星型网是100M,是指100Mb/s,与Kb/s是1000倍的关系。
注意与计算机存储数据的单位B和KB、MB的换算关系有点区别。
(2)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所谓半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既能发送又能接收,但不能同时进行,换句话说只能轮流进行;所谓全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在发送数据的同时又能进行数据接收。
(3)带宽有两层意思:(a)…(看p.19)…(b)…看p.19..,其单位是b/s,目前我们家庭上网的带宽是2M或4M属于中等带宽。
但口头上经常会说,这是宽带上网。
(4)时延(或延迟):是指数据(可以是报文或分组)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
(5)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所谓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各设备或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
看p.77,常有:星型拓扑、总线型拓扑、环型拓扑、树型拓扑。
其中星型和总线型连接方式是以广播方式工作的,我们称为总线网,目前总线网基本上演进为星型网,即以星型结构为主要连接方式,如下图:称为集线器或交换机在局域网的协议中,规定了采用CSMA/CD原理工作的网为以太网络,属于总线网,即以广播方式工作,且有如下几种结构:10Base5、10Base2、10Base-T,它们分别表示:10Base5 ----- 10M以太网,采用粗同轴电缆线,最大网段距离为500米。
10Base2 ----- 10M以太网,采用细同轴电缆线,最大网段距离约为200米。
10Base--T ----- 10M以太网,采用双绞线,中央节点与站点连接距离最大为100米。
思考:⏹数据通信中的信道传输速率单位用bps表示,bps的含义是(速率)。
⏹各节点都与中心节点连接,呈辐射状排列在中心节点周围,这种拓扑结构称为(星型)。
⏹通信线路的(带宽)是指通信线路上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单位是HZ。
但在计算机网络中,它又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
(p.19)⏹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是按(覆盖范围)划分。
⏹假设某用户通过电线部门的ADSL技术以2M(即2Mb/s)带宽接入Internet,在正常情况下下载速度大约是(2*K*1000/8)。
⏹一个办公室中有多台计算机,每个计算机都配置有网卡,并已经购买有一台网络集线器和一台打印机,一般组成局域网使用的传输介质是(双绞线)。
⏹在10Base5、10Base2、10Base-T以太网络中,单段电缆的最大长度分别是什么?参考答案:500米、约200米、100米五.计算机网络协议和网络体系结构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协议?p.25。
为了实现通信,计算机双方必须共同遵循一种规则或约定,如通信过程的同步方式、数据格式、编码等,我们把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需要遵守的共同规则或标准称为网络协议。
2.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所谓网络体系结构是指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
3.OSI即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一个七层协议体系结构,从下到上的每一层要求能说出….。
4.OSI只有理论上的意义,具有实际意义的是TCP/IP协议模型,它是一个四层的体系结构,如下图:思考:什么是网络协议和网络体系结构?分别简述OSI、TCP/IP网络体系结构。
(1)网络协议是指网络中通信双方为了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所谓网络体系结构是指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2)OSI是一个七层体系结构,从上到下包含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TCP/IP是一个四层结构,至上而下包含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或称IP层)和网络接口层。
前者是一个参考模型,只有理论意义;后者是一个广泛使用的实用协议。
如果有人问你,TCP/IP协议的应用层协议有哪些HTTP,FTP,SMTP?你能说出来吗?如果有人还问:TCP/IP运输层中的两个主要协议以及它们的特征是什么?参考答案:两个主要协议是TCP和UDP,分别称为传输控制协议和用户数据报协议。
TCP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即对文件分段打包),提供可靠的交付;UDP不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数据传输的单位是用户数据报(对应用层文件直接添加首部就向下交付给IP层,即对报文不分段),不保证提供可靠的交付,只能提供尽最大努力交付(DNS,IP电话)。
(可参考p.184--187)六.CSMA/CD协议(p.79)思考以下问题:以太网是目前最为流行的局域网形式,它采用了CSMA/CD 协议,其含义是什么?(参考答案:CSMA/CD是一个英文缩写,它的含义是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是以太网的工作模式。
)什么是以太网?在IEEE802.3中,对以太网标准有关的描述是:使用逻辑总线型拓扑和带碰撞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的差错监测和恢复技术的网络形式。
它属于局域网的一种形式。
大家可以把p.79倒数第4段的关于以总线为结构的网络,如通信模式是以广播方式的,但实现的又是一对一的通信,彼此的识别是依靠网络适配器(网卡)上的物理地址来实现的。
同时也要知道,总线性结构这里是指逻辑上,除了总线型拓扑连接的属于总线性结构,星型连接的网络也属于总线性结构,即以广播方式工作的。
继续思考:以太网(Ethernet)的“载波监听”和“碰撞检测”的内容。
参考答案:载波监听:是指发送前先监听,即每一个站点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站点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发送数据,要等到信道变为空闲时再发送;碰撞检测:是指边发送边监听,即网卡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的变化情况,当信号电压变化幅度突增(相互叠加所致)并超过某一个域值,则认为至少有两个站点同时在发送数据,表明产生了碰撞,碰撞的信号因失真而无效,因此正在发送信号的站点立即停止发送,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次发送。
为什么说在星型网络中,随着接入的计算机越来越多,网络性能将随之降低?答:星型网实际上属于总线型网络,采用CSMA/CD协议,该协议认为相互碰撞的信号是无效的,显然,随着接入网络的计算机增多,碰撞概率就越大,对于传统的共享式局域网来说,性能就会降低。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目前一般采用交换式局域网(核心设备是局域网交换机),以实现数据的并发传输。
七.看p.113,要求掌握IP地址的分类、常用的三种类别的IP地址(即A类、B类和C类)、划分子网的概念等。
关于IP地址:接入Internet的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IP地址由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组成,在IPv4版本中它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串(下一代IPv6版本为IP地址为128位,彻底地解决了IP地址资源紧张问题,试想一下,32个二进制位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IP地址?)。
为了记忆我们采用了点分十进制表示法,例如某一IP地址写为202.114.208.18 ,用点隔开,每一位是一个字节,取值范围是0~255。
IP地址分为5类,在这里主要介绍前三类,即A、B、C类。
A类网:第1个字节在:1~126 之间,考虑到全0和全1的两个数字不能用,则A类网一共有128-2=126个。
在A类网中,前一个字节表示网络地址,后3个字节表示表示主机地址。
B类网:第1个字节为128~191,规定前两个字节为网络地址,同理可以计算B类网的最大的网络数和最大主机数。
C类网:第1个字节在192~223,主要用于小型网,规定前3个字节为网络地址,后一个字节为主机地址。
看下图----IP地址类型:子网和子网掩码:对于A网或B网(也包括C类网),包含大量主机号,实际没有那么多的主机可接入,于是人们采用如下技术:从主机号部分拿出几位作为子网号(二进制串的高位部分),这样就把一个IP地址划分为三部分:网络地址+子网地址+主机地址。
在网络寻址时,首先找网络地址、再找子网地址,最后找主机地址。
如何能确定主机号中哪几位是子网号呢?说明:网络号是根据IP地址类型来确定的,而子网地址如何确定呢?这要求助于子网掩码。
以一个C类网为例,如IP地址是:192.168.5.112,前面三位表示网络号,最后一位表示主机号,网络地址为:192.168.5.0,默认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表示该网可以接254台机器(除掉全0和全1的两种情况)。
如果要把192.168.5.0分为两个子网,则要把主机号的前2位作为子网号,对应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192,由于192的二进制是11000000,它可以识别主机号中哪几位是子网号。
思考以下问题:(1)IP地址常用的是单播地址(指一对一通信),分别分为A类、B类和C类,A类、B类和C类地址的类别位分别是_0___、__10__和_110___比特。
对于B 类地址,最大可指派的网络数是___16383__。
(2)某IP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是C2.2F.14.81,试将其转换为点分十进制的形式,并说明该地址是哪一类IP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