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师如何上好第一节课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印象是以后良性循环的开始。
第一节课,教师留给学生美好的第一印象是师生和谐交往、成功教育的基础。
一般来说,要上好第一节课,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一、备形象:第一次上课,在形象上应做到了穿着得体大方,教学姿态端正,面带微笑,情绪饱满,讲课时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做到吐字清楚,声音洪亮,时常走到学生中间,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平易近人,从而产生一种亲近感,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有助于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备计划上好第一堂课需要严谨的课堂设计,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有针对性、系统化的形成教学计划。
毛主席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从湛江市二中海东中学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和思想状况出发,从客观实际出发。
这与孔人所倡导的因材施教是相互一致的。
因此,在第一次课堂设计上让学生写下他们的教学建议,允许他们发表自己对教学方法的看法和意见,以便于老师能够把握学生的真实情况,真正倾听同学们的心声。
三、备教材第一堂课的教案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教师做自我介绍。
将能展示自己特长和优势的地方介绍给学生,如硕士研究生、国家运动健将,计算机工程师等。
其次,介绍本学期的学习目标,教学计划安排,本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授课习惯、讲课特点、课堂要求等,特别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纪律要求做出具体明确的说明,最好以民主表决的方式通过课堂纪律规范的有关条款。
四、备学生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认识学生。
事物矛盾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看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们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不尽相同,学习基础也有所区别。
因此,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教学方法,也不可能有一种教学方法适合所有的学生。
我们的第一堂课就要尽可能有针对性地为同学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即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与其他在校老师、同学、班干部或相关人员的沟通,来掌握学生的一些具体信息、学习情况、基础知识、生活习惯等等。
除了做好“四备”以外,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1)课堂气氛要轻松活泼,加强师生互动,要以启发式教学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要成为“满堂灌”;2)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教学过程中各部分时间把握得当;3)语言精练,语速适当,表达清楚,板书规范整洁等等,有太多太多需要大家去学习和探讨,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和管理班级的理念。
总之,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他们的科学性和趣味性,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新教师的第一节课,应该是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有了,就意味着你的第一节课成功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就可以顺利展开了。
我们的新教师在第一节课准备工作和实施过程中费尽心思、苦思冥想、到处取经,把自己最独特最优秀一面展现给可爱的学生,在这里我们将教师优秀的教学札记取出一部分与大家一起欣赏学习,以促进我们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体育课潘素平老师的设计的第一节课是非常规范且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节课:首先,做自我介绍。
站上讲台互相问候后,我问同学们该怎样称呼我,有同学大声说“体育老师”,我笑了一下,边在黑板上用大字体板书出自己的名字边说:“幸亏我没有教植物或者是动物”,全班同学都善意的笑了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子轻松活泼了很多,这时,同学们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提出了很多有关我个人情况的问题,对此我如实一一作答,让学生对我有了一个大概地了解。
之后不失时机的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提出了鼓励与建议,这样有助于师生相互了解,促进师生友谊的建立,也使学生从心里喜爱和敬佩老师。
其次,讲了本学科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突出了本学科的重要性,纠正本学科的错误认识,使学生明白本学科重在参与,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冲动。
这样虽然有王婆卖瓜的嫌疑,但是对于引导学生热爱本学科,激发他们的学生兴趣,鼓舞学生的士气我觉得都是很有必要的。
三是,结合自己的心得和别人的教训介绍了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叫学生知道下一步怎么学,怎么做,怎么配合老师的工作,使学生感觉到学起来应该轻松愉快而乐在其中。
四是对本学科最重视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强调,并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共同探讨,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共想对策。
五是,介绍了本学期的主要学习内容,学期目标,教学计划以及自己的授课习惯,讲课特点,课堂要求,并请学生以递纸条的形式选择两项自己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作为老师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让学生感觉到民主与兴趣同在。
最后总结了本次课,并对学生提出了希望与要求。
信息计算课的教师陈绍志以“讲、练、玩、谈”的顺序设计了第一节课:一、讲:这一环节中应为10分钟左右。
教师的讲应该言简意赅,画龙点睛。
注意导言的趣味性、调动性。
在讲的过程中,要突出重点,要把具体的操作步骤板书。
认真组织语言,使讲授的过程生动、有趣、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
二、练:学生练习这一环节应为15分钟左右。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教师讲得再好,学生学得再精,如果动手能力差,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通过练习则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更加深了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在练习的过程中,应以基础性、实用性、趣味性为前提。
三、玩:这一环节应为10分钟左右。
随着科技的发展,因为各种原因,学生课后没有地方上机操作,并不能通过留课后作业来达到巩固的效果,这就使当天讲的知识不能很好地巩固和消化。
因此教师在每堂课空出10分钟给学生自己,让他们在这段时间里自由地“玩”。
当然这种“玩”不是纯粹、绝对的。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指导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在“玩”中获取更大的收获,使学生在这段时间里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丰富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当然,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教师也可以出一些难题,给有能力的同学去动手或动脑,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个人能力,进而带动全班同学的进步。
四、谈:这一教学环节应在5分钟左右。
教师和学生以谈话方式进行。
学生先进行小结,谈谈自己在这一节课上的收获和发现,教师再加以总结,使一节课在轻松愉快中结束。
高一化学教师郑冬梅以对联作为课堂文化的切入点,向学生讲述了化学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用途、化学家的故事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并向学生介绍了一般的学习方法:在课的一开始,我首先欢迎他们来湛江市二中海东中学学习,希望我们在以后的三年能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接着介绍了自己;针对他们两个多月前参加的考试,我写出了清代学者阮元题在浙江贡院的著名对联“下笔千言,正桂子黄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夸奖他们经过拼搏,顺利升入高中学习,并把清黄遵宪在梅州时撰写的对联“尚欲乘长风破万里浪,不妨处南海弄明月珠”送给他们,希望他们能在南海港城湛江努力学习;针对学生基础不是太好,我没有给他们讲化学的知识体系,以免引起他们的畏难情绪,而是从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怎样应用化学知识、以及我国化学家章竹君教授的故事讲起,说明化学是一门有用有趣的科学,激励大家现在学习化学,用化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甚至改造生活,日后像章竹君教授一样为祖国的振兴服务;接着我要求同学超越自己,为自己制定超越目标,形成自己的学习计划,明确何时预习、何时总结老师讲的知识、何时做作业、何时反思自己学习的效果并对不懂的知识进行补充学习;美术老师修瑾精心备好第一堂课,以便打好“第一仗”一出戏,要演好序幕;一部乐章,要凑好序曲。
上好第一堂课,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为上好自己的第一堂课做了如下准备:1、上课前的准备:对我来讲,刚刚走出校园,由受教育者转换为教育者,首先我努力克服畏惧心理,树立应有的自信心。
在上课之前,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2、精心备好第一堂课,以便打好“第一仗”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教师备课越充分,教学效果就越好。
备课是教师取得教学工作主动权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教师提高教育思想、业务水平和教学艺术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在上第一堂课前,应精心备好课。
从教学过程来说,要做到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层次清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教学语言来说,要做到语言生动形象,活泼有趣,逻辑性强,通俗易懂;从教学形式来说,要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启发得当,教学步骤严密,紧凑等等。
3、反复“试教”,总结优点和缺点上课之前做好认真的试教工作是保证上好课必不可少的环节,我对第一堂课的教材内容,组织教法,教学手段,教学器具等都进行了周密的研究与准备,并进行了“预演”,提前模拟进入角色,通过“预演”,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逐个进行纠正,语气要温和,不要生硬,课堂气氛要活跃,不要死板。
4、上课过程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学期目标,自己的教学计划,自己的授课习惯,讲课特点,课堂要求,并且对学生应该达到的程度做出明确的说明,以便同学们更好的接受和适应老师。
介绍本学科的学习方法。
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别人的教训,根据自己的心得来现身说法,把自己的一些窍门和绝招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叫学生知道下一步怎么学,怎么做,怎么配合老师的工作,达到以实用来吸引人,以真挚来感染学生。
林显材老师从理论的高度探讨和设计了新学期的第一节课:面对新课程这个大背景,历史教师该如何备课呢?当然备课离不开:选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学生、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选择教学方法、准备教具、设计教学过程和课后练习等几个环节。
从观念到教学行为上来看课堂教学,要上好一节课,应注重以下几个大方面:一是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正确的教学思想;二是真正领会教学大纲精神;三是明确教学目标;四是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组织处理好教材(包括重点、难点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讲解);五是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模式);六是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
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增加历史课的现实性,适应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特点。
从学生的认知特点而言,中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使得历史不能像其它学科知识那样复原与复制。
历史由远而近的发展规律与学生由近及远的认识规律相背离,这些都使得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受到负面影响,更影响了历史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美国的独立”一节时,可以给他们介绍置于美国纽约湾自由岛的“自由女神像”的由来。
还可以介绍美国的星条旗的含义。
这样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不再是遥远的不可捉摸的人和事,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可触可摸的存在,同时也应当产生历史感,养成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通过所熟悉的身边的事物进入历史世界”的目的。
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