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4、实施时的具体策略
①进行合理的分组 (1)人数4——6人。(一般为偶数,两两 互助,具体根据班容量而定) (2)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优势互补”。(也有缺点,容易一边倒, 组内同质) (3)小组成员定期交流。男女交流、职位 交流。(可以一个月) 努力做到每个小组都成为全班的缩影。
②科学排列座次 (1)马蹄式座次(2)插秧式座次(身高、男女) (3)方阵式座次 ③组内合理分工 (1)围绕小组的建设给组员设置分工。 即在小组内设常务组长、记录员、检察员、汇报员各一名。 (2)根据学科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 即每个小组根据学科的学习任务分别设立语文组长、数学组 长、英语组长、政史地生组长。 (3)根据班级日常事务分工 如:设立纪律组长、卫生组长、作业组长、宣传组长等。 (4) 根据需要进行混杂分工设置。 即在设置学科组长的同时,也设置各常务组长。如一个学生 可以既是语文学科组长,也是卫生组长等。 无论是哪一种分:设置,各分工组长都要职责明确。 (坚持地位低的先发言,底层优先原则)
分为四级管理 (1)小组长管理(常务小组长对全组进行全面管理,从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到思
想教育,小组长都要对全组负责。小组长应对全组同学的一天表现进行定性或 定量记录,如课堂表现,发言、展示次数等,并及时鼓励督促帮助后进生,使 之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及展示中来,小组长在放学前把签名的记录表交至值日 班长处。 ) (2)值日班长管理(值日班长由各组常务小组长轮流担任,每天管理班级日常 事务,对各组进行检查管理、考核评价,根据各小组长反馈上来的记录表第二 天课前,将小组积分公布在教室评价栏内。 ) (3)常务班长管理(常务班长对全班进行整体管理,履行班主任的部分职责。 每周对各组学习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上交到班主任处,并 在每周班会课上公布一周各小组总积分,并组织小组长探讨班级内存在问题, 给班主任提供班级管理的积极建议。对班级内各组出现的矛盾或问题进行处理 。) (4)班主任及课任教师管理(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班主任的管理理念、管理 热情直接影响着班集体的发展。班主任应善于调动班干部的管理积极性,支持 班委的工作,公平公正的评价各组的学习展示活动,对月优秀小组进行精神或 物质上的奖励。班主任还应协调好课任教师,经常到班级听课,对存在问题提 出宝贵建议,对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联合教师进行整改。课任教师也应支持配合 班主任的管理评价工作,课堂教学过程中或结束时可以让学生组内自评、组际 互评,教师也可综合评价。)
谢谢大家!
6、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则
(1)操作要规范。(自学—讨论—记录(不一致 意见)—全班讨论——得出结论) (2)分工要合理。(不同人不同对待,题目要有 梯度,用人之长) (3)效果要共赢。(不能“少数学生争台面,多 数学生做陪客。小组间评比、小组“发言人”要 轮换) (4)形式要多样。(分别发表意见、抽签发表意 见、互相提问、变换小组成员) (5)角色要转换。(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促 进者、合作者
3、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 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有三层含义: • 第一是小组合作分工学习。即将某一大问题或大任务分割 成一定数量的小问题或小任务,小组成员各自承担一定量 的小问题或小任务,在各自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总 结。 • 第二是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即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问题展 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后达成共识,解决问 题。 • 第三是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即针对某一问题,小组成员在 各自研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相互学习,互相 帮助,共同发展。
5、小组合作学习的一般作法
• “12345” • 一个面向:面向全体 两个基础: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小组交流是全班汇报 交流的基础。 三种形式:同伴交流;小组交流讨论;全班交流讨论。 四个策略: “一个声音策略”: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交流,发言时一人发 言,其他人注意倾听,同自己的见解比较分析、修正、补充、 质疑。两分钟策略”:提前组织语言、发言简明、有条理,时 间不得超过两分钟。“互不干扰策略”:组内交流时,交流发 言的声音要适中,以本组同学能够听清为准。(自主学习默默 无语;合作学习轻声慢语;展示学习开言透语)。 “部分组长轮流坐庄策略”:部分组长要小组成员轮流担任。 五点明确:明确完成学习任务的对象;明确完成学习任务的目 标;明确完成学习任务的内容;明确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组精神文化建设
(1)设计彰显特色的组牌(含组号、成员 名单、学习口号、组员分工)。 (2)设定小组口号,形成小组文化精神。 (3)制定奋斗目标,明确奋斗方向。(周 目标,月目标) (4)创设温馨环境,营造合作氛围。 “板面”文化建设、墙面文化建设、开辟专 门阵地,量化小组成绩。
⑤科学管理学习小组
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培训主要内容
1、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背景 2、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精神实质 4、实施的具体策略 5、小组合作学习的一般做法 “12345” 6、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1、相关背景
• “小组合作学习”于1970年兴起于美国, 1980年起在世界范围取得实质性进展, 1990年起在我国部分地区和学校进行了实验 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是以4-6人组成的小组 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把一 个班的学生按照学业成绩、思想品德和心理 素质等因素平均分成若干个“组间同质、组 内异质”的小组,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都以 小组活动为核心。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能使 学生学会怎样与别人合作,同时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2、存在的主要问题
• (1)“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 。走进课堂, 合作学习似乎成为一种时尚,流于形式的较多。比如:有 些合作小组一看就知道是为公开课而临时凑合的,在合作 学习时,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 效的互动交流; • (2)学生参与度不均衡。有些小组的合作学习则成了学 优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相对而言的 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 机会; • (3)课堂管理混乱。有些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之前缺乏 必要的前提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次序混乱,学 生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 • (4)问题设置简单,没有意义。有些小组合作学习的问 题、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学生 在合作时无所事事,浪费课堂时间等等。
⑥小组竞争评价机制
(1)学习(作业、课堂表现、考试)60%。 (2)纪律(校规校纪、文明礼貌、先进红旗 、师生反馈)20%。 (3)大型活动(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完成 班级任务情况、学校各种教学教研活动的 选拔情况)20%。 (4)坚持周小节,月总结。在班级合适位置 列出具体评价得分情况。 (5)小黑板必须利用上,不能闲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