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5:参与式预算——浙江温岭模式温岭市是浙江东南沿海的一个县级市,从1999年以来,持续不懈地推行以公民参与为特点、以公共事务的公开决策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民主形式——“民主恳谈”。
2005年,温岭市将乡镇的财政预算编制和审查列入“民主恳谈”的内容,在新河镇率先开始探索,温岭模式的参与式预算由此产生。
参与式预算在新河镇施行3年后,2008年,温岭市把新河镇的做法和经验推广到薯横、泽国、滨海、大溪4个镇,并且在前三年的基础上又作出了颇有价值的新探索。
温岭市的“参与式”公共预算改革曾高票入选“十大地方公共决策实验”;2010年1月荣获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提名奖。
5月和7月,省人大常委会先后来温岭调研参与式预算,6月14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在《关于温岭市参与式预算做法的调查》专报上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温岭市实施参与式预算的做法,是扩大公众有序政治参与,推进公共财政规范化建设的有益探索,对于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希望温岭市认真总结完善。
各地乡镇基层可结合实际加以借鉴,省人大要多加关注,加强指导,使之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温岭模式溯源2007年4月4日,温岭新河镇公开政府“钱袋子”的做法再次吸引了外界的关注。
人大代表围绕财政预算调整问题大大方方地参与讨论并投票表决,这个曾经在中国绝大多数乡镇基层群众中遥远而神秘的事情,现在在当地人看来已经是很平常的一件。
从借鉴巴西榆港市的地方参与式预算改革经验,到新河“民主恳谈会”,中国乡镇在预算过程中引入民众的参与,已经称不上是新鲜事。
但从1999年在温岭开始的民主恳谈到现在每年要做的参与式预算,思路来自哪来?如何能不断发展到今天,这当中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
“民主恳谈”第一次温岭市是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的一个城市,根据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指标,温岭在全国百强县中分别位于第32和15位。
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建立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地方,创新和尝试一直是温岭人引以为豪的事。
在温岭做了7年民主恳谈的陈奕敏已经算得上是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从1999年的民主恳谈最初尝试,到现在的参与式预算和其他重大项目决策的民主恳谈,陈奕敏不光是一个见证人,还是民主恳谈的开创人、实践者,他经历了这当中的所有曲曲折折。
陈奕敏是温岭市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温岭市民主恳谈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由于为人诚恳、善于交际,熟悉他的人都管他叫老陈,“官一点都不大,可认识他的人和他认识的人,来头都不小。
”一位当地基层代表对记者说。
谈到温岭的民主恳谈,陈奕敏已经滔滔不绝。
而温岭为什么会成为民主恳谈的试验田,还得从1999年浙江省委发文要求各地开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教育开始。
陈奕敏说,我们当时就想到,单纯搞灌输式的教育可能效果不好,能不能搞得有点新意。
要让老百姓愿意参与而且积极参与,就要形成互动,就要有老百姓关心的话题。
“按照这个思路,我就想到了这个学习一定要搞成双向的,”陈奕敏说,这样一来,其实就偏离了当初的学习班,成了和群众的对话。
紧接着老陈开始设计方案,在方案中陈奕敏特别强调三个要求:“第一,开会前5天发出通知,把确定的主题告诉大家;第二,全镇干部要参加;第三,群众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回答并及时处理。
”这也成为温岭民主恳谈的第一个方案。
刚好,当时有一个小区居民反映每户交了100元修路钱,结果路一直没有修。
于是大家就决定把这个事情拿出来讨论。
“没想到,效果非常好,群众畅所欲言,一些提出的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落实。
”陈奕敏说。
虽然这样的对话会经常被争论的农民代表搞得乱哄哄的,但群众还算满意,因为能解决问题。
于是,这种对话的方式开始在温岭市蔓延,不少乡镇都搞了类似的对话,但名字还不叫民主恳谈。
财政预算“恳谈”试水“大家都在搞,五花八门的,所以就急需把名称统一起来,”陈奕敏说,原来叫论坛,但农民说搞的像专家教授在开国际研讨会一样,一点也不贴切,这其实就是老百姓发出自己的声音,决策自己的事情,后来就取名为“民主恳谈”。
在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家刚看来,“民主恳谈”作为一种民主形式,意味着政府和公民之间围绕公共事务的平等、自由、公开的对话和讨论。
不仅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合法性,还为公民参与基层公共管理提供了渠道。
“民主恳谈还增强了决策的透明度,有助于防止违背大多数人意愿的决策。
类似‘暗箱决策’、‘拍脑门决策’、‘少数领导决策’的传统决策模式已经逐渐转变为充分吸收民众智慧的‘阳光决策’。
”陈家刚说。
民主恳谈在基层得到了肯定也迅速引起媒体和专家的注意,台州有关领导也认为这种做法也值得尝试和推广。
于是,1999年,台州专门召开了一个关于基础民主的研讨会,不少大学教授和专家来到温岭后就对民主恳谈产生了极强的兴趣,有的教授甚至就留在温岭,放手开始做起了研究。
群众的满意和专家的肯定让陈奕敏做基层民主恳谈的信心倍增,“下一步就是如何完善、深化,如何让这种做法更加制度化。
”陈奕敏说,那次研讨会后,他就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尽管作为一种初创的民主形式,他已经发现了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他相信,只要不断总结经验,虚心向专家学习,就可以通过实践逐步完善起来。
曾经有一个案例,牧屿镇要修建一座牧屿山公园,镇政府思前想后,觉得这么大一件事情,应该听听群众的意见,把镇政府的难处和想法都拿出来给群众沟通一下,搞个恳谈会,就即便是以后公园没搞好,也事先让群众参与,以免留下口实。
“万万没想到的是,熟悉当地情况的群众提出了很多很好的主意,包括路从哪里开始修,公园开几个门,这些主意比镇政府此前请的武汉专家的方案还要好。
”陈奕敏说。
集体的智慧让民主恳谈充满了活力,也让民主恳谈顺利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就是“重大的项目、事务都要搞民主恳谈。
”不过,随着民主恳谈的深入发展,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怎样将民主恳谈与发挥乡镇人大的作用结合起来;二是怎样保证民主恳谈结果的有效实施。
公开的招待费专家的介入给民主恳谈带来了新的活力。
世界与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李凡给记者讲述了这当中的一个故事。
“2004年以前的时候有人给我说过,让我来看看这里搞得究竟怎么样,我说我没兴趣。
”李凡说,后来,陈奕敏和他们的宣传部长到北京去,和他们见了面以后,我发现这两人是很开明的人。
但是,限于各种体制的原因,当时的民主恳谈有些限于僵持状态,继续深入一时没有抓手。
2004年10月份,李凡正好在宁波开会,我在温岭转了一个礼拜,跑了七八个镇,实地了解情况。
“我一直在考虑,拿什么问题来作为基层民主改革的突破口,我就在各个镇里和他们领导交换意见,我和他们谈,你原来的恳谈是在民主体制外,能不能把体制外搬到体制内。
”“再就是你选一个什么样的题目,让所有的人都感兴趣,而不是政府感兴趣的东西就拿出来谈,不感兴趣的就不谈。
”李凡说,但不管如何,恳谈一旦形成多数,结果就必须算数。
不能说100个老百姓参加恳谈,99个持统一意见,政府觉得不对,就耍老百姓。
由于省县之间特殊的财税关系,浙江省的乡镇在控制财政方面一般都有相当大的自由度,新河镇也不例外,而预算恰恰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同时,把预算通过乡镇人大来恳谈,就能把体制外的东西搬到体制内。
”李凡说,后来大家一合计,“干!就这个意见了。
”“在搞之前还有一个小插曲,”李凡说,有人还问我,预算能拿出来谈吗?“行政开支、农业、工业,大家看来看去觉得都可以,就一项不行:招待费。
一年100多万的招待费,这个拿到人大去不被骂死嘛,有人坚决不同意把招待费也公开。
”“后来我就死磨硬泡,我说其他都可以了,这个有什么不能啊。
后来还找到镇书记去征求意见,书记也很开通,说,要公开就全公开,”李凡说,得到同意后,大家就照着做了,结果在招待费这个问题上,老百姓没有任何人有意见,其实大家都理解,因为在一个1亿多元的预算中,招待费才100万元,其实是非常少的。
其实能帮老百姓解决问题,招待费他们是不会介意的。
限制了谁权力?“我们不是简单地为了做预算而做预算,是想通过人大代表参与公共预算,真正唤起基层人大对预算的监督作用,同时,也让温岭的民主恳谈有了法律的保障。
”陈奕敏说。
但是在刚开始的时候,陈奕敏还不敢向市里面汇报。
“他们都不知道我们在做这项工作,我们也没有汇报,为什么了,因为怕汇报后,他们一研究时间就拖长了,事情就拖在那里。
”“但是同样的问题是,如果没有市里面的命令,就只能靠我到下面镇上去说服,这个难度就大了,”陈奕敏说。
但并不是所有的乡镇都能理解这样的做法。
“就在温岭也有一些乡镇不愿意做,他们连民主恳谈都不愿意做,”陈奕敏说,“后来市里面发了文件,要求每个乡镇每年至少要搞4次民主恳谈,有的乡镇就应付了事。
”“比如,他们把不需要决策的事情拿出来,搞虚的,像什么文化发展恳谈会啊、理论研究恳谈会啊,完全是在应付。
”陈奕敏说。
“有的乡镇不愿意做,完全是出于怕自己的权力被约束,”陈奕敏说,正如河南、安徽有些市县过来观摩,听了我们的事情后,他们也感慨万千,但他们说,“这套东西在我们那里做不成,镇上哪里愿意放权。
”“原因就在于参与式预算能限制镇长的权力,”陈奕敏说。
还有一个原因,李凡说,“现在中国各地的地方政府有一个行为模式,做事就做第一位的东西,决不抄别人的。
所以你温岭搞民主恳谈、参与式预算,即使你搞得再好,也没有人愿意去直接抄回来。
要做就要做天下第一。
”二、温岭模式的主要分类温岭市的“参与式预算”,是指公民以民主恳谈为主要形式参与年度预算方案讨论,人大代表审议政府财政预算并决定预算的修正和调整,实现实质性的审查监督。
温岭各地以民主恳谈为基础形成了不同特点的做法。
主要有:1、以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为主的新河做法。
其特点是围绕人代会前初审、大会审议和会后监督开展工作。
会前初审。
在镇人代会前,召开预算初审民主恳谈会,分工业、农业、社会事业三个专门小组进行讨论,除人大代表外,各协会、社会团体、各界代表和公民自愿参与,会后各小组形成预算初审报告。
大会审议。
人代会期间,代表进行预算报告集中审议,镇政府负责人回答代表提出的询问。
随后,镇人大主席团和镇政府召开联席会议,根据代表提出的意见形成预算修改方案,再经代表分组审议后大会表决。
5名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预算修正案,若大会票决时获得全体代表半数以上支持,则通过成为预算的一部分。
会后监督。
人代会闭会期间,镇人大财经小组作为财经监督常设机构,对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实行监督,并参与下一年的财政预算编制。
2、以公民协商建设项目为主的泽国做法。
其特点是用协商形式,公民直接参与城镇建设项目资金预算安排的决策过程。
一是讨论提出建设项目资金预算草案。
政府首先选出一批属于本级行政范围且事关民生问题的城建项目,组织专家组对项目可行性进行研究,提出各项目的资金预算,编印预算项目民意调查问卷。
二是就项目进行民主恳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