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三地理周测试题
班级姓名
澳大利亚威廉湾国家公园绿水潭以其碧绿的海水和花岗岩巨石环绕的海滩而享有盛名。
下图为“绿水潭景区局部景观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图示景区的岩石
A. 多气孔构造
B. 可能含有化石
C. 多层理构造
D. 质地较坚硬
2. 图示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大致是
A. 岩浆喷发→地壳下沉→变质作用
B. 岩浆喷发→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C.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D. 岩浆侵入→地壳下沉→变质作用
3.板块的相对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下列地貌中由图所示的板块运动而形成的是
A. 阿尔卑斯山脉
B. 安第斯山脉
C. 菲律宾群岛
D. 大西洋中脊
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在四川成都、德阳、资阳等地实现了成功预警。
4.有关此次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所在区域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附近
B.震源位于岩石圈中
C.地震发生时人们先感到强烈的左右晃动,而后是上下颠簸
D.在现代科技条件下,每次地震都能准确预警,能够有效的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
读北半球中纬度平原地区某河段示意图(图示比例尺为1:10000),完成
5.关于该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水大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河水大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左岸堆积,右岸侵蚀
D.侧蚀作用减弱,下蚀作用增强
6.下列关于该河流地貌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叙述,正确
的是
A.该区域聚落多位于北岸,呈带状分布
B.河漫滩平原处有利于港口建设
C.河流弯曲易形成严重洪涝灾害
D.南岸的陆地地势低,不能利用
读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7.图中Q自然带对应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
C.温带草原
D.亚寒带针叶林
8.与图示自然带分布变化相似的地区是
A.珠穆朗玛峰南坡
B.从上海到乌鲁木齐
C.马达加斯加岛西岸
D.南美洲低纬度大陆西岸
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主峰海拔5199米,是赤道上唯一雪山。
读肯尼亚山降水蒸发量及植被垂直分带剖面示意图。
9. 肯尼亚山西北坡最大降水量出现的海拔
大约是
A.500米
B. 3000米
C. 2200米
D.1000米
10. 关于该地降水和湿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逐渐增加
B. 西北坡降水量比东南坡丰富
C. 山下高原的湿度大于山坡
D. 东南坡湿度大于西坡
11. 图中甲处的植被是
A. 热带荒漠
B. 山地雨林
C.常绿硬叶林
D.落叶阔叶林
菲律宾薄荷岛中部为丘陵,丘陵上的草在雨季时为绿色,旱季时则被炎热的太阳晒干变成咖啡色,酷似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
图1为菲律宾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为薄荷岛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2. 能够欣赏到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时间是
A. 2-4月份
B. 6-7月份
C. 7-8月份
D. 9-10月份
13. 2017年11月21日,印度尼西亚著名旅游圣地巴厘岛的阿贡火山发生小规模喷发,随后持续喷发大量火山灰,对航空安全造成威胁。
印度尼西亚火山众多,有“火山国”之称,其原因与下列哪块板块无关
A.太平洋板块
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
三峡工程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建设项目之一,根据预测,其永久船闸货物通行能力到2030年将达到饱和。
经统计,2011年其实际货物通行能力已经达到极限值。
三峡水利枢纽的配套工程三峡翻坝疏港专用铁路(见下图)已开工建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 建设三峡翻坝疏港专用铁路的主要目的是( )
A. 促进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文化交流
B. 发展三峡库区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
C. 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畅通长江运输通道
D. 加快三峡库区居民向宜昌迁移
15. 两条翻坝疏港专用铁路分别建设在长江南北两岸的原因是( )
A. 实现宜昌江北、江南均衡发展
B. 节约建设资金,缩短工期
C. 合理布局交通网,便于出行
D. 提高物资运输能力
1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石漠化是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喀斯特地区,地表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严重破坏、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过程。
贵州省目前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程度最深、危害最严重的省份。
材料二:贵州省是我国主要食辣省份之一,其辣椒生产规模和加工规模居全国第一位。
按加工层次,辣椒加工业划分为以干辣椒制作、油辣椒生产为主的初级加工和以辣椒红色素提取、辣椒碱研发、生物制药为主的深加工。
(1)根据图中信息,说出乌江的水文特征。
(2)分析贵州石漠化的原因及其对贵州省农业生产条件的不利影响。
(3)简述贵州省发展辣椒加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
17. 物种生长的范围和生长条件的研究,日益为地理学界研究所重视。
“红石滩”景观,是橘色藻附着于岩石上呈现的景观,主要分布在川西、滇西北、藏东南等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里,它的形成必须要满足有大量原生的石头(即表面干净、没有任何其他植物生长)。
下图示意四川西部贡嘎山“红石滩”景观分布(注: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重要指标)。
(1)说明“红石滩”景观形成需要的条件。
(6分)
(2)分析“红石滩”景观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海拔较高的原因。
(4分)
(3)简述“红石滩”景观多分布在郁闭植被分布区上限附近的原因。
(6分)
(4)指出贡嘎山郁闭植被东、西坡分布上限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4分)
16【答案】
(1)径流量较大,径流量季节变化显著;落差大,流速快;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10分(2)地势起伏大(地表崎岖);降水丰富;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耕地面积减少;部分地区气候恶化,旱涝灾害频发;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水资源不足。
14分
(3)原料辣椒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劳动力成本低。
6分
17(1)温度较低的气温条件;潮湿干净的环境;大量裸露的原石环境;丰富的矿物等。
(每点2分,不超过6分)
(2)山地为主的地形,地形复杂多样;纬度较低,但平均海拔较高,山体上部气温较低,满足“红石滩”景观形成的条件等。
(4分)
(3)相比较高的流石滩郁闭植被分布区海拔较低,温度适宜;(2分)郁闭植被分布区多河谷,湿度大,构造活跃及大量泥石流发育的途经区,为“红石滩”景观提供了较多的原石;(2分)相比海拔较低处,郁闭植被分布区上限附近人为破坏较少等。
(2分)共8分(4)差异:西坡分布的上限高于东坡。
(1分)主要原因:贡嘎山西侧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水热组合状况好,植被生长茂密,郁闭度高。
(6分)共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