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经济地理
湖南省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
5.物流业发展环境逐步改善。省委、省政府出台 了《关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和《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 见》、《湖南省物流业振兴与实施规划(20092011)》等文件,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协 调机制,大力推广现代物流理念,物流业发展的 环境逐步改善。
湖南省现有通航河流373条,全省通航里程达到1.19万公里,约占中 国内河通航里程的十分之一,居中国第3位,次于江苏、浙江。
航空
湖南拥有长沙黄花、张家界荷花2个国际机场和 常德桃花源、永州零陵、怀化芷江3个国内机场。 在建衡阳南岳机场、邵阳武冈机场,并且规划了 岳阳机场。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现已开通定期航线 80条,包机航线4条,可通往中国56个(包括台 湾、香港)大中城市和日本、泰国、韩国、新加 坡、越南等地,成为湖南对外开放的主要门户和 中国民用航空干线的重要枢纽。长沙黄花国际机 场客运量2009年达1280万人次,是中部6省首个 过千万人次的机场。
对外开放
截至2012年底,湖南省实现进出口总额251.6亿 美元,增长14.7%。其中,出口148.2亿美元,增 长17.6%;进口103.4亿美元,增长10.7%。出口 产品中,机电产品增长13.4%,高新技术产品增 长20%;加工贸易产品增长17.4%,占出口的比 重为30.4%。湖南省新批利用外资项目572个,新 签外资合同76.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7亿美元, 增长19.6%,同比加快1.2个百分点。湖南省新批 省外境内引资项目5136个,实际到位资金2883.9 亿元,增长17%
湖南省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
1.物流业规模快速扩张。初步测算,2010年末, 全省社会物流总额27066亿元;实现增加值 946.03亿元,比2005年的498.47亿元增加了 447.56亿元,增长89.79%,年均增长13.67%; 社会物流总费用2962亿元,增长1.42倍;完成货 运周转量2958亿吨公里,增长78.1%;港口完成 货物吞吐量26267.16万吨,增长3.97倍;物流行 业从业人员135万人,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重要 产业之一。
综合实力
截至2012年底,湖南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7.3%,占 规模工业的比重为9%;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23.2%, 所占比重达13.1%;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35.5%。 1—11月,湖南省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739 亿元,增长12.7%;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270亿元,增长 15.8%,同比加快8.1个百分点。全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 能耗下降有望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四是财税质量得到提高。 湖南省公共财政收入3307.3亿元,增长12.6%;地方财政 收入2023.6亿元,增长13.5%。税收收入增长13.9%,占 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8.1%,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工业发展状况
截至2012年底,2013年,湖南省工业实力增 强,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规模工业主营 业务收入超过3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 模工业比重上升1.3个百分点,电子信息、新材料、 汽车等优势产业加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 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7%;盈亏相抵后实现利 润1585.06亿元,增长19.2%,增幅比1-11月高3.4 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1.70 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01%,比1-11月高 0.43个百分点,同比提升0.23个百分点。
湖南省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
2.综合运输体系初具规模。到2010年末,全省公 路总里程227998公里,高速公路在建和通车总里 程6450公里,其中已通车里程2386公里;公路密 度105.8公里/百平方公里,增长1.82倍;铁路通 车里程4893公里,增长1.74倍;内河通航里程达 11968公里,居全国第3位,千吨级航道达到607 公里,建成千吨级泊位87个;形成了以长沙黄花 国际机场为中心、5个机场相互配合、辐射全国的 航空运输网络。
贸易
截至2012年底,湖南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8381.4亿元,增长26.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 28.1%,生态环境投资增长44.9%;基础设施投 资增长25.6%,同比加快9.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 增长29.9%,占湖南省投资的比重达62.4%,同 比提高0.8个百分点。湖南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8940.6亿元,增长13.8%。
公路
截至2011年底,湖南省已有公路总里程232199公里,有国道15条、 国家高速公路8条、省道152条。至2013年12月底,湖南高速公路通 车里程已达到5084公里[19] 。省会长沙与湖南省13个市州全部实现 高速公路相连,洞庭湖区国省道主要渡口一律改渡为桥,形成了以长 株潭、衡阳、岳阳、常德、怀化等地为中心,联络湖南省各地99%以 上的乡镇公路网。 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长株潭、衡阳、邵阳、岳阳,常德、郴州、 怀化
经济发展状况
农业概况
2012年,湖南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04.1亿元,比上年增长3%。 其中,农业产值2651.7亿元,增长2%;林业产值260亿元,增长5%; 牧业产值1488.6亿元,增长4.7%;渔业产值279.9亿元,增长5.5%。 湖南省粮食播种面积490.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6%;棉花种植面 积20.2万公顷,增长5%;糖料种植面积1.4万公顷,下降0.3%;油料 种植面积132.2万公顷,增长2%;蔬菜种植面积123.9万公顷,增长 3.8%。 湖南省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长2.3%,棉花产量增长10.5%,油料产 量减少3.5%,茶叶产量增长1.9%,水果产量增长4.7%,蔬菜产量增 长4.3%,烤烟产量增长1.3%。猪、牛、羊肉类产量增长5.1%,禽蛋 产量增长1.8%,牛奶产量增长4.9%,水产品产量增长10%。
铁路
湖南铁路交通较为发达。京广线(2009年12月26日开通)、沪昆线、 湘桂线(2013年12月28日开通)、石长线、洛湛线、焦柳线、渝怀 线等铁路共7大干线,澧茶、资许、韶山等支线,衡茶吉铁路开通货 运列车。包括沪昆客运专线、娄邵铁路扩能改造、石长铁路复线等数 个铁路新项目正加快建设,怀邵衡铁路于2014年上半年动工建设。届 时,湖南的铁路交通将进一步顺畅。 干线贯穿湖南省东西南北,进出省通道8个,境内铁路营运里程 3840.7公里,其中客运专线604公里,铁路复线率51.3%、电气化率 59.1%,路网密度为1.81公里/百平方公里,人均网密度为0.58公里/ 万人 。形成了“三纵二横”铁路运输网,在路网中担负着承东启西、 沟通南北的功能。铁路路网布局的改善,大幅提升了我省运输能力, 充分发挥了铁路作为综合交通主骨架、大通道的功能。已形成了长沙、 株洲、衡阳、怀化4大铁路中心。
物流经济地理
物管1班 组长:李格 组员:邱景 薛霜 杜倩 李文隆
湖南省
湖南省
地理位置
湖南省位于江南,属于长江中游地区,地处东经 108°47′~114°15′,,北以滨湖平原与湖北接 壤。省界极端位置,东为桂东县黄连坪,西至新 晃侗族自治县韭菜塘,南起江华瑶族自治县姑婆 山,北达石门县壶瓶山。东西宽667公里,南北 长774公里。
湖南省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
3.物流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到2010年底,全省 法人物流企业3100多家,注册资本金千万元以上 的170多家,有62家物流企业通过国家A级标准评 估,其中2家5A级企业,15家4A级企业。湖南一 力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通物流有限公司、湖南 金霞粮食产业有限公司物流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 亿元,长沙金霞现代物流园被列为全国物流示范 基地
湖南省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
4.物流业集聚化发展趋势明显。从全省看,
交通、物流设施和物流活动呈现向以长沙 为中心的大城市集聚态势;从城市内部看, 物流设施和物流企业出现向物流园区集中 趋势。随着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等交 通网络的逐步完善和长株潭“3+5”城市群 城际交通一体化,物流企业和设施等要素 逐步向长株潭综合交通枢纽汇集的趋势愈 加明显。
经济作物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自古以来就享有“九州粮仓”、“鱼米之乡” 的美誉。 湖南农林特产丰富多彩,盛产湘莲、湘茶、油茶、辣椒、 苎麻、柑桔、湖粉等。湘莲是有3000多年历史的著名特产,产量历来 居中国首位。湖南为中国四大产茶省之一。岳阳是中国黄茶之乡其中 最著名的茶叶品种“君山银针”,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岳阳君山独 产。另有著名的茶中奇珍(贡茶)——三叶虫茶。湖南的主要农产品 在中国占有重要位置,粮食产量居中国第7位,稻谷产量居中国第1位, 苎麻产量居中国第1位,茶叶产量居中国第2位,柑桔产量居中国第3 位。著名土特产有黄花、湘莲、生姜、辣椒等。畜牧业和养殖业产量 也位居中国前列。在家畜家禽中,以宁乡猪、武冈铜鹅、湘东黑山羊、 临武鸭等,最为著名。湖南水产品生产的天然条件较好,鱼类资源共 160种,经济价值较大的水生植物有莲、菱、席草、蒲草和芦苇等。
水运
湖南水资源丰富,内河航道条件优越。水运是湖南省传统的运输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的水运业得到长足发展,通航条件明显改善, 初步形成了以洞庭湖为中心,以长沙、岳阳为湘江枢纽,湘、资、沅、 澧四大干流为主干,沟通湖南省、通达长江及沿海的航道网。通航里 程11968公里,约占中国内河通航里程的十分之一。湖南省有1个吞 吐量1亿吨以上的国际贸易口岸——岳阳港,也是中国内陆省市最大 的国际航运港口,是长江溯流而上最后的一个海运港,省内唯一直航 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的港口;并唯一过亿吨吞吐量、入围全球50 强的港口。岳阳是湖南国际航运中心。长沙、株洲、衡阳、湘潭、益 阳、津市等港口年通过能力均在100万吨以上。
湖南省物流现状分析
湖南省物流业发展起步晚,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物流企业竞争力不强,普遍存在散小弱差的状况,服务功能单 一,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大多数物流企业仅能提供简单的运输 和仓储服务,缺乏流通加工、信息服务、库存管理、成本控制等物流 增值服务能力,低端物流市场恶性竞争,高端物流服务不能满足市场 需求。 二。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企业物流外包比重低,生产、商贸企业 物流服务内部化。据测算,全省企业自营物流占整个物流市场的60% 以上。 三。是物流基础设施衔接不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起点低、规模小, 公路、铁路、航运等缺乏有效衔接,多式联运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四 是影响物流业发展的税收、收费、融资等方面问题比较突出,支持物 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