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大学《企业战略管理》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企业战略管理》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0779)《企业战略管理》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企业形象2、企业愿景3、外部环境4、宏观环境5、行业环境6企业核心能力7、SWOT 分析8、一体化战略9、纵向一体化战略10、横向一体化战略11、跨国经营战略12、多国本土化战略13、全球化战略14、并购15、兼并16、成本领先战略17、差异化战略18、集中化战略19、职能战略20、战略的前导性21、结构的滞后性22、企业战略控制二、多项选择题1. 企业战略的特点A全局性B长远性C层次性D竞争性2.企业战略分为三个层次为A公司战略B业务战略C职能战略D跨国战略3. 企业愿景的特征A清晰性B独特性C现实性D综合性4. 企业使命的内容包括A企业战略B企业存在的目的C企业经营的哲学D企业形象5. 战略目标的制定过程的阶段为A战略目标分析B实践战略目标C拟定战略目标D评价和确定战略目标6. 战略环境的特点A复杂性B不确定性C动态性D唯一性7. 企业内部环境包括A企业员工B企业文化C企业管理者D企业经营条件。

8. 宏观环境包括A经济环境B政治法律C社会文化D科学技术9. 竞争对手一般分为A行业竞争对手B直接竞争对手C间接竞争对手D潜在竞争对手10. 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特征A用户价值性B异质性C扩展性D价值可变性11. 收缩型战略的类型A选择性收缩B抽资转向战略C放弃战略D清算战略12.常见的企业战略类型A发展型战略B稳定型战略C收缩型战略D混合型战略13. 一体化战略内容A纵向一体化战略B相关一体化战略C横向一体化战略D交叉一体化战略14. 纵向一体化战略的缺点A难于平衡生产能力B降低经营灵活性C加大管理难度D加剧财务紧张15. 出口类型A间接出口B直接出口C正向贸易D反向贸易16. 出口形式A通过国外公司、机构驻本国的采购处、分公司、分支机构销售。

B通过大型贸易公司出口。

C通过出口管理公司出口。

D利用已具有外贸自主经营权的出口。

17. 跨国经营战略的控制包括A所有权控制B人员控制C信息控制D财务控制与评价18.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有A出口进入方式B贸易进入方式C合同进入方式D直接投资进入方式19. 按照行业关系,企业并购的类型分为A横向并购B纵向并购C混合型并购D直接并购20. 按照是否通过中介机构,企业并购类型分为A混合并购B直接并购C间接并购D横向并购21. 按照并购的意图,企业并购类型分为A善意并购B直接并购C间接并购D恶意并购22. 按照并购的支付方式,企业并购类型分为A现金支付收购B零成本收购C换股收购D债权支付收购23. 按照并购的动因,企业并购类型分为A善意并购B恶意并购C战略并购D财务并购24. 企业战略联盟的特点A组织的松散性B合作的平等性C理的复杂性D伙伴的学习性25. 企业基本竞争战略包括A多元化战略B成本领先战略C差异化战略D集中化战略26. 动态竞争战略的特征A竞争具有高强度和高速度B竞争对手间的战略互动明显加快C竞争优势具有暂时性D 竞争战略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竞争能力。

27. 动态竞争战略的影响因素A竞争行动的类型B竞争者的声誉C竞争者对市场信息的依存度D竞争者的资源状况28. 战略实施的原则A统一领导B目标的适度合理性C沟通与反馈D权变29. 战略实施的模式A 指挥型B变革型C合作型D文化型E增长型30. 职能战略具有的特点A全能性B专业性C从属性D具体性31. 市场细分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来考虑A地理因素B人口因素C心理因素D行为因素32. 企业财务战略可以分为A资本筹措战略B资本运用战略C资本周转战略D利润分配战略33. 企业的组织结构的变化趋势A多极化B扁平化C柔性化D网络化34. 业务流程再造的原则A全面性原则B一致性原则C广度性原则D深度性原则35. 企业文化的结构分为几个层次A精神层B制度层C物质层D管理层36. 战略控制特征A渐进性B交互性C强制性D系统性37. 控制主体的状态来看,战略控制可以分为A避免型控制B开关型控制C事前控制D事后控制38. 战略控制的基本要素A 确定评价标准B 衡量实际业绩C反馈D控制39. 战略控制方法有A追踪控制B预算C审计D目标管理40. 战略控制系统的构成要素A职能控制B战略控制C业务控制D作业控制41. 基于价值的评价方法有A经济附加值B平衡计分卡法C、PIMS评估D市场附加值法42. 平衡计分卡的衡量指标有A财务指标B顾客指标C内部经营过程指标D学习与成长绩效指标43. 以战略变革的演变态势划分,战略变革的类型有A渐进式变革B平和式变革C激进式变革D混合式变革44. 以领导变革主体的行为方式划分,战略变革的类型有A强制式变革B理性变革或自利式变革C感性变革D教育或交流式变革45. 战略变革时机的选择有A内部变革B提前性变革C反应性变革D危机性变革。

46. 战略目标的可接受性是指A.能反映企业的使命B.易于为企业成员理解C. 有实际含义,不产生误解D.目标要成体系47.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主要包括A 宏观环境B.微观环境C 地理环境D.竞争环境48. 稳定型战略的主要类型有A.无变化战略B.维持利润战略C 暂停战略D.谨慎前进战略三、简答题1、比较战略管理与经营管理的区别2、简述企业愿景的构成要素3、简答经济效益的来源4、波士顿矩阵法的局限性5、简述差异化战略的优势与劣势6、简述集中化战略的优势与劣势7、业务流程再造的步骤8、企业战略控制的意义9、简答战略控制系统与业务控制系统的区别与联系10、简答企业愿景的设计步骤四、论述题1、论述战略变革的五阶段2、论述企业文化变革的策略3、跨国经营战略的风险分析4、论述跨国经营战略组织结构的新趋势5、结合现实,论述企业如何应对环境不确定性6、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0779)《企业战略管理》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企业形象:是指企业以其产品和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给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所留下的印象,或者说是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整体的看法和评价。

2、企业愿景:是企业在未来期望达到的一种状态,是建立在组织及其成员价值和使命一致基础上的共同愿望,是组织及其成员共同勾画出的组织未来发展的蓝图,概括了企业未来目标、存在的使命及核心价值,企业与其所处社会环境及其竞争者之间的关系和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或实务指南等内容。

3、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于企业外部,影响企业经营活动及其发展的各种客观因素和力量的总和。

企业的外部环境具有很强的波动性,其变化难以预测且不受单个企业的控制。

4、宏观环境:又称为一般环境,是指可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但其影响是间接或者潜在的各种因素,包括政治法律因素、经济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科学技术因素。

5、行业环境:又称为微观环境,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直接或者明显的影响的各种因素,包括消费者、供应者、竞争者、替代产品生产者、潜在加入者等。

6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能力理论的核心概念。

所谓企业核心能力,又称为核心竞争力、独特能力,是指企业获取、整合资源并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

具体而言,它是以企业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企业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的相互作用,获取企业所必需的各种资源,并进行有效整合,以开发企业的独特产品和市场营销手段的能力,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的互补体系,这种体系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7、SWOT分析:将宏观环境、产业环境和企业的状况结合起来进行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的分析。

8、一体化战略:又称为企业整合战略,是指企业充分利用自己在产品、技术、市场上的优势,根据企业的控制程度和物资流动的方向,向经营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战略。

9、纵向一体化战略又称为垂直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将生产与原料供应,或者生产与产品销售联合在一起的战略形式,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

10、横向一体化战略又叫做水平一体化战略,企业常采用适当延长产品线和兼并收购的方式来实现,具体将在第八章进行讨论,本章只详细讨论纵向一体化的问题。

11、跨国经营战略,是相对于国内经营战略而言的,是指企业打破主权国家在地域上对其经营活动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对其生存与发展的长远的、总体的经营活动的谋划12、多国本土化战略就是将战略和业务决策权分权到各个国家的战略业务单元,由这些单元向不同国家的差别化的市场提供更能够满足当地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13、全球化战略是由总公司制定和协调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对公司的战略行动进行统一和协调,在不同国家市场销售标准化产品或服务。

全球化战略的目标是取得全球性的领导地位。

全球化战略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比较优势、产品的规模经济、购买的规模经济、全球化经验和专有产品技术优势。

14、并购(Merger and Acquisition,缩写为“M&A”)是企业实施一体化战略、多元化战略的常用方法。

企业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合称,指公司通过各种产权交易获得其他公司的产权,以控制另外一个公司的经营权为目的的一种企业资产重组行为。

通过并购,企业能得到规模上的扩张和业务上的发展。

15、兼并是指一个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企业产权和经营管理控制权的经济行为。

狭义上讲,是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这些企业法人资格丧失,并获得他们控制权的经济行为。

广义上讲,是指在市场机制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产权,并企图获得其控制权的经济行为。

16、成本领先战略又叫低成本战略,是指企业明确以低成本获得优势这一目标的前提下,企业在环境、竞争对手和自身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总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

核心:建立持久的、不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低成本优势。

17、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向顾客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与其他竞争者相比具有标新立异、独具特色、别具一格的特色,这种区别于其他的产品或服务的特点使企业建立起独特的竞争优势。

18、集中化战略是通过满足特定消费者群体的特殊需要,或者集中服务于某一有限的区域市场,来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其市场地位,中小型企业比较适合采用此战略19、职能战略是企业为实施总体战略和业务战略而对各项职能活动的方向、目标、政策和指导原则进行的系统谋划。

它包括研究与开发战略、供应战略、生产战略、营销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财务战略等内容。

20、战略的前导性指企业战略的变化快于组织结构的变化。

当企业意识到外部环境的变化给自己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时,首先会在战略上做出反应,以谋求经济效益的增长。

但新战略的实施需要新的组织结构或者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的原有的组织结构相适应或匹配,否则新战略的实施就失去了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