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版,可自由编辑!】目录第一章综述 (5)1.1 编制依据 (5)1.2 编制指导思想 (5)1.3 编制内容 (6)1.4 工程特点及工艺措施 (6)1.5 项目成果目标 (6)第二章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 (7)2.1 工程概况 (7)2.2施工用水电条件2.5 对外交通条件 (7)第三章施工现场规划与总平面布置 (7)3.1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说明书 (7)3.2 砼拌和系统 (8)3.3 砂石料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模板及钢筋加工场 (8)3.5 预制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大型机械布置 (8)3.7 土方机械停车场 (8)3.8 弃土区及堆土区 (8)3.9 临时用房 (8)3.10 施工供水、供电 (9)3.11 场内施工道路 (10)3.12 通讯与办公自动化 (10)第四章施工总进度计划与工期保证措施 (10)4.1 施工进度安排原则 (10)4.2 工期目标 (11)4.3 施工总体布署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11)4.5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11)4.6 工期保证措施 (11)第五章沉井施工方案 (12)5.1 概述 (12)5.2 沉井地基处理 (14)5.4 沉井下沉 (17)5.5 沉井封底、底板施工 (21)第六章顶管施工 (23)6.1 顶管总体施工方案 (23)6.2 钢管制作 (25)6.3 顶管施工工艺及设备选择 (28)6.4 特殊情况的处理 (31)6.5 防渗墙基础加固 (31)第七章引水管与取水头总体施工方案 (32)7.1 概述 (32)7.2 施工工艺流程 (32)7.3 水下基槽开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 水上打钢管桩 (33)7.5 取水头安装 (33)7.6 水下沉管敷设 (33)7.7 沉管段和取水头区域保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房建工程施工 .. (34)9.1 概述 (34)9.2 框架柱梁施工 (34)9.3 墙面、顶板涂料 (37)9.4 地面 (37)9.5 油漆工程 (38)9.6 回填 (39)9.7 内部结构施工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39)9.8 特殊气候下的施工措施 (39)9.9 循环水泵房上部结构及电气室、热工室、检修场地施工 (40)第十章砼夏季、冬、雨季施工措施 (49)10.1 夏季施工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 雨季施工措施 (49)10.3 冬季施工措施 (50)第十一章施工组织体系 (51)11.1 主要人员配备 (53)11.2 施工组织体系 (53)第十二章主要资源需求计划 ............................................ 5512.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 5512.2 劳动力进场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主要材料需求计划 ................................................ 57第十三章质量保证措施质量组织体系. (58)13.1 质量目标 (58)13.2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4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59)13.5 设备及周转材料保证措施 (61)13.6 建立工地试验室及QC小组 (61)13.7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63)13.8 沉井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64)13.9 顶管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65)13.10 灌注桩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四章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 (67)14.1 安全管理总则 (68)14.2 安全施工措施 (68)14.3 安全管理措施 (68)第十五章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70)15.1 组织管理措施 (70)15.2 现场管理措施 (70)15.3 环境保护 (71)15.4 施工合理化建议 (72)第一章综述1.1 编制依据1.1.1 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及招标单位有效法律文件;1.1.2 国家及行业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0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建筑给水排水及暖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建筑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给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 141-90);《砼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92);《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9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等现行有关技术标准或验收规范。
1.1.3 编制的《质量保证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1.1.4 现场踏勘资料及标前答疑;1.2 编制指导思想1.2.1 以满足发包人对施工工期、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以及国家有关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法规为前提;1.2.2 以深化细化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设备配备、保证措施的先进性、合理性、可靠性为关键,力求经济合理。
把保证工期、创优质工程及文明施工建立在科学可行的技术基础之上。
1.2.3 以“精”和“严”为准则,对施工全过程的各种活动进行高标准控制,即方案上“精益求精”、工艺上“精雕细刻”、配合上“精诚合作”,管理上“严格要求”、“严格监督”、“严格奖惩”。
1.3 编制内容我公司认真研究了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并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明确了指导思想,据此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分别对工程施工条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进度、主要工程及关键部位施工方案、保证砼外形美观措施,以及主要材料、劳动力、设备计划、施工组织体系、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4 工程特点及工艺措施1.4.1 工程特点(1)、本工程包括取水泵房、变配电间、顶管、引水管、取水头部工程;(2)、本工程为工业厂房,在马鞍山市郊。
紧靠长江大堤,水陆交通发达。
施工时在保证内在质量的同时,必须抓好泵房及其他管理设施的装饰工作。
(3)、取水泵房包括地面以下的沉井和地面以上的主体工程,地面以下采用沉井施工。
沉井施工与引水管顶管施工紧密联系。
(4)、顶管、引水管及取水头部项目为取水管穿越长江大堤的管道制作、顶管、引水管敷设以及江中取水头部。
引水管顶管与泵房沉井和上部结构施工紧密联系。
因受长江水位约束,顶管、引水管项目必须在2005年汛前施工完毕。
1.4.2 工艺措施(1)模板采用1.22×2.44m钢框覆面竹胶合板,支撑全部采用Φ48钢管扣件支撑体系;(2)沉井及底板等大体积砼采用泵送砼,并加缓凝剂;1.5 项目成果目标如果我公司中标,将响应招标文件的全部条款,把马鞍山市第四水厂水源工程作为我公司的重点工程,施工中将集中我公司的项目精华,按照“建精品工程、创文明工地”的总要求,确保实现以下管理目标:1.5.1工期目标:总日历工期135天,比指令工期提前10%。
1.5.2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目标必须全面达到国家部颁布的标准,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整体质量评定承诺达到省优“黄山杯”。
施工全过程严格执行初检、复检、终检三级自检制度,即:班组初检、施工员复检、专职质检员终检。
1.5.3安全目标:确保本工程不发生重伤以上的安全事故,年千人轻伤率小于8‰。
1.5.4文明施工:本工程承诺创“市级安全文明建设工地”。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2.1 工程概况马鞍山市第四水厂水源工程是马鞍山市重点工程,工程位于长江岸边的马鞍山市效,紧靠长江大堤,水陆交通发达,厂址区域地势开阔,厂址地貌属长江漫滩地貌。
工程占地119亩,设计规模20万吨/日,一期建设10万吨/日,工程包括钢管顶管、沉井、取水泵房、沉管、取水头部、工艺管道安装,电气埋管等项目。
工程建设单位是马鞍山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是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
2.2施工用水电条件2.2.1施工及生活用水:施工及生活用水根据甲方提供的接口,然后接至各用水地点。
2.2.2施工用电:该工程用电根据甲方提供的变压器,然后引至各用电地点。
2.3 对外交通条件安徽马鞍山第四水厂水源工程紧靠长江大堤,施工场地内和场外道路相通,水陆交通发达,交通条件相对优越。
第三章施工现场规划与总平面布置3.1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说明书3.1.1. 总体原则以既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又符合创建文明建设工地为前提。
3.1.2. 施工总平面布置根据现场勘察及实地测量、比较,施工机械和材料堆场拟布置在泵房工程附近,以减少材料的水平运距,施工场地内和生活区外道路连接段采用泥结石路面,具体布置详见总平面布置图(附图一)。
3.2 砼拌和系统本工程砼采用商品砼,砼搅拌车运输及机械泵入模仓。
3.3 模板及钢筋加工场3.3.1.模板加工包括平面、曲面圆头模板均由我公司采购优质模板或租赁,按设计图纸组合成定型模板,现场加工场只承担模板拆卸后储存、整修和深隔离剂以及零配件的储存与整修。
木工场布置二台圆锯机,二台木工刨床,二台车丝机,场地面积300 m2,其中木工房100 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