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税收筹划基础
避免成为纳税人:案例1 避免成为纳税人:案例1﹙续4﹚
筹划方案: 柳铁机床厂将杨某聘用为本企业职工, 将房产以承包形式委托杨某经营,上缴100 将房产以承包形式委托杨某经营,上缴100 万元的管理费用,并由杨某自负盈亏,且 杨某不领取任何类型的营业执照,则该厂 的经济行为不属于服务业——租赁行为, 的经济行为不属于服务业——租赁行为, 而属于企业内部的分配行为。
避免成为纳税人:案例1 避免成为纳税人:案例1
柳铁机床厂是广西柳州市一家生产与维修火 车专有机床设备的铁路国有企业。该厂在柳州市 靠近市中心的位置拥有多套厂房、仓库等房产。 近年来,依据中国铁道部企业改革发展规划, 柳铁机床厂将主要的制造基地迁移到城市郊区。 在和柳州市政府多次协商后,柳铁机床厂仍然持 有价值1000万元的原有房产,但搬迁后一直闲置。 有价值1000万元的原有房产,但搬迁后一直闲置。 因此,该厂决定充分利用这些房产的地段优势, 将房产改造成体育、娱乐、餐饮用场地用于出租。 通过招标,该厂和本市个体经营者杨某达成协议, 以每年100万的价格将改造后的场馆出租给杨某。 以每年100万的价格将改造后的场馆出租给杨某。
三、税负转嫁
税负转嫁含义
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纳税人通 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或压低商品购进价格的方法, 将税收负担转嫁给商品购买者或商品供应者的行 为。 从纳税形式上看,纳税人缴纳的税收额度并 没有发生改变,但从经济收益上看,纳税人承担 的税收负担有所减少,所以我们将税负转嫁也作 为一种税收筹划的策略。
税负转嫁
税负转嫁基本形式 后转 后转也称为逆转, 后转也称为逆转,是指纳税人通过 压低购进商品(劳务 的价格, 劳务)的价格 压低购进商品 劳务 的价格,将其缴 纳的税款冲抵部分价格, 纳的税款冲抵部分价格,逆着商品运 动方向, 动方向,向后转移给销售者承担的过 属于由买方向卖方的转嫁。 程,属于由买方向卖方的转嫁。
税负转嫁:案例﹙ 税负转嫁:案例﹙续2﹚
方案一:税负后转
把公司进项税额减少额平摊到原材料中,向 原材料供应商相应压价,将全部进项税额减少额 转嫁给原材料供应商。
方案二:税负前转
把公司进项税额减少额平摊到产品中,向购 买者提高销售价格,将全部进项税额减少额转嫁 给产品购买者。
税负转嫁:案例﹙ 税负转嫁:案例﹙续3﹚
在缴纳税收时,因为税款具有时间价值, 所以通过改变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等税制 要素来延迟纳税也可以产生降低税收负担 的效果。 每个税种中基本都规定了针对特殊情况 的减免政策,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税收优 惠政策,使自己的税收负担得到最大幅度 的减免也是税收筹划的重要方面。
税收筹划基本策略的依据
税收筹划的六种基本策略: 规避纳税义务 税负转嫁 缩小税基 适用低税率 延迟纳税 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二、规避纳税义务
企业纳税义务如何确定 任何税种的纳税义务都是通过对纳税人 和征税对象的同时确认而构成的。
规避纳税义务
途径1 途径1:避免成为纳税人
纳税人是构成纳税义务的必要要素,如果能 够避免为某个税种的纳税人,则无需缴纳该税种, 自然会降低税收负担。在税法中,每个税种都对 纳税人的确认做出了明确规定,如果能使自身的 条件不吻合这些规定,就不会成为纳税人,
规避纳税义务:案例2 规避纳税义务:案例2﹙续4﹚
结论与选择: 采用第二方案时,三位总经理虽然不拥 有小汽车的所有权,但共可少缴个人所得 税48万元,规避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 48万元,规避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 此外,10年中每年还可为企业获得抵税 此外,10年中每年还可为企业获得抵税 的税收利益11.29万元。 的税收利益11.29万元。
税负转嫁:案例﹙ 税负转嫁:案例﹙续1﹚
2005年 2005年1月18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国税 18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国税 函【2005】54号文件,规定增值税纳税人支付的 2005】54号文件,规定增值税纳税人支付的 包括运费、代理费及其它所有费用在内的国际货 物运输代理费用不得作为运输费用抵扣进项税额。 此文件出台后,公司的效益立即受到负面影响。 深知税务筹划重要意义的董事长陈勇,要求财务 经理尽快做出税务筹划方案。财务经理提出了如 下两套初步方案:
税负转嫁
税负转嫁基本形式 散转 散转也称为混合转嫁,是指纳税人 将其缴纳的税款一部分前转,一部分 后转,使税负分散转嫁给多人负担, 属于纳税人分别向卖方和买方的转嫁。
税负转嫁
税负转嫁主要影响因素 供求弹性 需求完全无弹性 、需求缺乏弹性 、需 求富有弹性 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与完 全垄断市场 税种性质 课税范围
避免成为纳税人:案例1 避免成为纳税人:案例1﹙续2﹚
问题与讨论: 由于柳铁机床厂是改制企业,企业负担 较重,该厂法人代表罗光毕对企业的每分 钱看得很重,自然他也很想降低企业税收 负担。你认为该如何操作,才能降低该厂 的税收负担呢?
避免成为纳税人:案例1 避免成为纳税人:案例1﹙续3﹚
分析思路: 柳铁机床厂出租房屋,属于《 柳铁机床厂出租房屋,属于《营业税暂 行条例实施细则》 行条例实施细则》所规定的 服务业——租 服务业——租 赁行为,应征收营业税。如果企业事先进 行运作筹划,使企业的行为不符合该项税 法规定,则柳铁机床厂可以避免成为营业 税纳税义务人,从而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规避纳税义务:案例2 规避纳税义务:案例2
计西科技发展为了适应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 公司董事会决定给一名总经理、两名副总经理 (三人均为公司股东)在2007年12月各配一辆价 (三人均为公司股东)在2007年12月各配一辆价 值80万元的高档商务车。 80万元的高档商务车。 该高档商务车预计可使用10年,残值按原价的 该高档商务车预计可使用10年,残值按原价的 10%估计,按直线法计算折旧。公司为增值税一 10%估计,按直线法计算折旧。公司为增值税一 般纳税人,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般纳税人,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此外,预计每辆汽车1年的固定使用费用为2 此外,预计每辆汽车1年的固定使用费用为2 万元,1年的油耗及修理费含税价为4 万元,1年的油耗及修理费含税价为4万元(均可 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四、缩小税基
缩小税基的方法 减少应税收入 增加扣除项
缩小税基:案例1 缩小税基:案例1
沿海某企业欲兴建一座花园式工厂,计 划除厂房、办公用房外,还包括厂区围墙、 水塔、变电塔、停车场、凉亭、游泳池、 喷泉设施、花坛等建筑物,总计造价为 8000万元。其中,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的 8000万元。其中,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的 造价为3000万元。如果8000万元都作为房 造价为3000万元。如果8000万元都作为房 产原值的话,该企业自工厂建成的次月起 就应缴纳房产税,每年应纳房产税(设当 地房产余值扣除比例为30%)为: 地房产余值扣除比例为30%)为: 8000× 8000×(1-30%)×1.2%=67.2(万元) 30%) 1.2%=67.2(万元)
规避纳税义务:案例2 规避纳税义务:案例2﹙续2﹚
采用方案一:
三位经理应纳个人所得税: 240× 240×20%=48 万 元 每年支付日常费用= 2+4) 每年支付日常费用=(2+4)×3=18 万元
规避纳税义务:案例2 规避纳税义务:案例2﹙续3﹚
采用方案二: 折旧额:(80-80×10%) 10× 折旧额:(80-80×10%)÷10×3=21.6 万元 费用抵税额:(2+4÷1.17) 3=16.26万元 费用抵税额:(2+4÷1.17)×3=16.26万元 减少企业所得税额:(21.6+16.26 减少企业所得税额:(21.6+16.26)×25% 21.6+16.26) 25% =9.55 万元 增加进项税额:4 1.17×17%× 增加进项税额:4÷1.17×17%×3=1.74 万元 总税收收益:9.55+1.74=11.29 总税收收益:9.55+1.74=11.29 万元
规避纳税义务:案例2 规避纳税义务:案例2﹙续1﹚
该公司有以下两种方案可以选择:
方案一:公司将车辆的所有权办到三位总经 理个人名下,购车款240万元由公司支付。 理个人名下,购车款240万元由公司支付。 方案二:公司将车辆的所有权办到公司名下, 作为 企业的固定资产,但购进的三部高档车固定 由三位总经理使用。
第三章 税收筹划基本策略
• 一、税收筹划基本策略的依据 • 二、规避纳税义务 • 三、税负转嫁 • 四、缩小税基 • 五、适用低税率 • 六、延迟纳税 • 七、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一、税收筹划基本策略的依据
(一)税制要素构成: 税制要素构成: 税收制度由纳税人、征税对象、 税收制度由纳税人、征税对象、 税率、税目、计税依据、纳税环节、 税率、税目、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 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与加征、 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与加征、违章 处理等税制要素组成。 处理等税制要素组成。
问题与讨论:
如果作为公司领导层成员,你的意见是采用 方案一,还是方案二,请提出你意见的理由。还 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建议呢?
缩小税基
计税依据两种类型 计税依据分为从价计征与从量计征两种类型。 从价计征的税收,以征税对象的自然数量与单位 价格的乘积作为计税依据;从量计征的税收,以 征税对象的自然实物量作为计税依据。 其中从量征收时,由于征税对象的实际计量单 位是难以变化和压缩的,所以税收筹划的空间比 较小。而对于从价征收,由于价格由纳税人自行 决定,税收筹划的空间也相对较大。
(二)降低企业税收负担的思路: 降低企业税收负担的思路: 首先考虑是否能规避纳税义务,即通过 避免成为一个税种的纳税人或征税对象来 规避该税种的纳税义务 当某种税的纳税义务难以规避时,可以 考虑通过税负转嫁的方式达到实际上未负 担或少负担税负的目的 计算税收时,由于应纳税额是由计税依 据和税率相乘得来,因此可以分别从缩小 税基和适用较低税率两个角度来降低应纳 税收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