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司法文书写作

司法文书写作


古代的差别极大。但在文书的语体风格方
面仍然采用文言,直到建国后才得到根本
改变。
2013-8-12 27
民 国 时 期 民 事 传 票
2013-8-12 28
二、建国以后
(一)传承建立时期
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于1951年制定了一套《诉讼用 纸格式》,借鉴了原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文书 格式,但基本上沿用民国时期和革命根据地的格式。同 时废除了文言,改直排为横排。 为当时巩固政权、统一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基础。 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司法文书的作用愈加突
司法文书的结构图
司法文书
首部
正文
尾部
制作单位、文种名称、 编号
案情事实
处理(请求)理由
处理(请求)意见
交代有关事项
当事人身份事项
签署、日期、用印
案由、审理经过等
附注说明
第三节
司法文书的语文表达和特色
一、司法文书的语文表达
(一)定义:指运用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反映司法文书的
内容,即使用规范汉字表述司法文书的内容。 (二)案件事实记述方法:案件事实的记述即对案件事实 的表达。指运用语言文字把案件的真实情况记述的一清 二楚,准确无误。
填 空 类 文 书
2013-8-12
17
表 格 类 文 书
2013-8-12
பைடு நூலகம்
18
笔 录 类 文 书
2013-8-12
19
叙 述 类 文 书
2013-8-12
20
司法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文书
民事部分:调解书;起诉状;民事判决书。 刑事部分:代理词;附带民事诉讼起诉状; 附带民事诉讼判决书;起诉书;不起诉决 定书;公诉词;裁定书;辩护词;判决书; 自诉状;上诉状;抗诉书。
主体内容概览
司法文书总论
第一章 司法文书概述
第二章 司法文书的历史沿革
第三章 司法文书的制作要求
第四章 侦查文书 第五章 检察文书 第六章 审判文书 第七章 律师业务文书
司法文书总论
课程性质
司法文书是具体实施法律的工具, 是各种法律知识综合运用的文字形式, 是为培养和提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和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法律专门人才的 业务能力而开设的一门具有法律专业性 质的应用写作课。
43
(二)词语规范
使用规范词语。使用国家对现代汉语明 文规定的标准或者约定俗成的词语。 避免忌用词语。避用方言土语、行话、 黑话、污言秽语、生僻字词、模糊词 语,不得滥用文言、滥用繁体字、自 行简化汉字、出现错别字。 多用中性词语。
(三)句式规范
词句要求完整
主动被动分明
词语搭配得当
(四)文风朴实
正确使用数字。除发文字号、统计表、计划表、序号、 百分比、专用术语和其他必须使用阿拉伯数码者外, 一般用汉字书写。 数字要真实、慎用、准确。 正确使用量词。 一般量词(通常的量词)。例如:只、个等。 全称量词。主要有一切、所有、每个等 。 特称量词 。 主要有有些、有的、一些、不少。
2013-8-12
司法文书不是大学的普通基础课。 既非文学写作课、亦非法学理论课, 它是将诉讼法、实体法与文章写作学、 语法修辞和语体学综合运用的交叉学 科。属于应用法学范畴。
二、先修课程: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
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婚姻法、各类民商法和经济 法。
三、课程学时:理论学时26,实践学时4,共计30学时 课程性质:必修 上课时间:1—7周 课堂作业:≥4次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无重点与非重点。 四、纪律要求:一般不点名、手机调为振动或静音、
(三)判决理由的阐明 • 认定证据准确 • 推理论证正确 • 结论合法合理 (四)判决主文的表述 文字精当准确 表述明确全面
2013-8-12
41
二、司法文书的语文特色
(一)字词精当(精确、恰当)
准确使用法律术语。比如:故意、过失、既 遂、未遂、正当防卫、防卫过当、犯罪嫌 疑人、罪犯等。 准确使用近义词。比如:伏法、服法;强 制、强迫;权利、权力等。 正确使用简称缩语。首次出现名称时须用 全称,简称必须简洁明晰,涉外司法文书, 不应使用简称。
司法文书
民意调查——长大以后你有何职业规划?
• 你是否准备参加司法考试? • 你是否“咬牙切齿”、痛下决心必须通过司法 考试? • 以后你有什么打算?法官、检察官、一般 公务员、律师、企业法律顾问、法务 人员 „„? • 你是否要继续深造——读研读博?
为何要学《司法文书》?如何学习?
通过司法考试所需 从事法律实务之所需 本书概介:课程名称之说;主体内容概览 讲授方法与学习路径:以法理为导引,以 司法考试为核心
1、民事案件事实的记述方法:自然顺序法(最常用)、突出重点 法、突出主责法、综合归纳法。 民事证据的表述方法:边述边证法、集中举证法。 2、刑事案件事实的表述方法:自然顺序法、突出主犯法、突出主 罪法、综合归纳法、先总后分法、罪名标题法。 刑事证据的表述方法:集中举证法、边述边证法、分别举证 法、逐人逐罪举证法。
(三)恢复发展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 实行改革开放,加强法制建设,制定了 刑法、刑事诉讼法等重要法律,恢复了 司法部和检察机关,要求规范司法文书 再度受到重视并得到了发展。 随着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 政诉讼法的制定和修订,司法文书也不 断增删,日益完备。
三、港澳台司法文书
香港和大陆地区相差最远,澳门、台湾与大陆 地区比较相近。
第三节
司法文书的种类
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法院诉讼文书样式(试行)》 有314种,共分为刑、民、行政裁判文书;决定、命令; 报告、批复;笔录;证票;书函;通知;公告;布告; 书状;涉外专用文书等十四大类。 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人民检察院司法文书格式 (样本)》,分为三大类,即刑事司法文书;民事、行 政司法文书;通用司法文书,共有159种。 公安部制定的《公安机关刑事司法文书格式(2002 版)》,共分立案、破案;强制措施;讯问、侦查终结 等7大类文书,92种。
香港:承袭英美法系特点,重视判例。格式要求不严格, 比较灵活,没有固定格式,判词是裁判文书的主体和核 心。 澳门:属于大陆法系,司法文书是大陆法系模式,与祖 国大陆的司法文书比较接近。 台湾:极具德国裁判文书的风格,裁判文书重叙事、论 证,沿袭民国时期风格,裁判书分主文、事实和理由三 部分。
2013-8-12
13
第二节
司法文书的特点
(一)主旨的鲜明性;司法文书都有明确的目的。 (二)材料的客观性;材料必须是绝对客观真实。 (三)内容的法定性;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制作,内容必须 符合实体法的规定。 (四)形式的规范性;司法文书的形式结构要求规范化。 主要特点有“四固定”,包括结构固定、事项固定、称 谓固定、用语固定。 (五)用语的准确性; (六)使用的实效性; (七)效力稳定性; (八)执行强制性; (九)程序连环性。
2013-8-12
24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
(一)古代司法文书发展 古代司法文书的萌芽阶段——先秦时期
熊先觉:我国最早的司法文书是在夏代。 陈卫东:我国最早的司法文书是在周代。
古代司法文书的形成阶段——秦汉时期 古代司法文书的成熟阶段——唐宋时期 古代司法文书的完善阶段——明清时期
清末变法修律,由沈家本编写的《考试法官必要》 一书对司法文书的格式和内容作了统一规定,启动了 现代司法文书。
(二)古代司法文书的特点
首先,跟古代司法体制分不开;司法从属于行政。
第二,跟古代法律体系分不开,诸法合体、刑民不 分,实体法和程序法不分,重刑轻民。 第三,跟古代审判方式分不开。纠问式,审判不独 立、不公开、不公平、刑讯逼供等。
(三)民国以来,基本上沿用清末的司
法文书格式,同时仍注意吸取日本、德国 等的文书格式。按照民事、刑事诉讼法的 规定制作各类诉讼文书,其文书格式已与
二、司法文书的形式结构
形式结构又称结构形式,包括首部、正文、 尾部三个部分。 (一)首部,司法文书的开头部分。一般包括: 文书名称、文书编号、当事人的身份事项,案由 或事由、案件来源和处理经过。 (二)正文,司法文书的核心部分,是文书要 解决的问题及其法律事实和法律根据。包括事实、 理由和结论。 (三)尾部,司法文书的结束部分。一般包 括签署、日期、用印,有的还有告知事项、附录 说明等项。尾部用语固定,程式严格,不能随便 取舍,否则文书无效。
第二节
司法文书的结构
司法文书的结构包括内容结构和形 式结构两种。内容结构是实质结构,是 司法文书的内核和灵魂,形式结构是司 法文书的形式、外壳。
一、司法文书的内容结构
司法文书的内容结构即实质结构,由以下 三部分组成: (一)事实:案情事实或称案件事实。不 是“写作材料”更不是“创作要素”不能 任意取舍。 (二)理由:包括认定事实理由和适用法 律的理由,事实是依据,法律是准绳。 (三)结论:即主文,是指司法文书制作 的目的。例如:判决书的结论就是判决结 果,诉状的目的就是诉求。
出,如50年代对震惊全国的刘青山、张子善一案的审判,
便充分发挥了司法文书的特点,从而显示了社会主义法
制的威严。
(二)严重破坏时期
1957年下半年开始的“反右”运动开始 ,极 左思潮泛滥成灾,法律虚无主义猖獗肆虐,否 定司法程序和司法文书规格。 1959年司法部被撤销后,司法文书质量日益 下降。特别是在“文革”的十年浩劫里,随着 “彻底砸烂公、检、法”的狂潮,司法文书格 式也被“彻底砸烂”了,荡然无存。
直笔记事论理
文辞精炼庄重
力戒夸张渲染
章法因文而异
2013-8-12 45
第四章
侦查文书
第一节
一、侦查文书的概念


国家侦查机关在刑事案件的侦查活动 中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所形成的文字材料 的总称。 在我国,侦查机关主要包括公安机关、 国安机关、海关缉私局,人民检察院和监狱 也拥有一定的侦查职能。我们主要讨论的是 公安机关的侦查文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