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传输线输入阻抗是指传输线上该点的( B ) 入射电压与电流比 B •电压与电流之比 入射电压波之比D •入射电流波之比传输线的无色散是指( C )与频率无关。
波的速度 B •波的能量流动的速度 波的相速D •波的群速当传输线处于行波工作状态时,传输线的反射系数为( C ) 1 B . -1C .0D .无法判断面哪一种不能构成纯驻波状态的传输条件是( D )Z L =O B . Z L =X C . Z L =jX 驻波系数p 的取值范围是(D )。
p =1 B . 0< p < 1 C . 0< p< 1 在史密斯圆图中坐标原点表示( C )。
开路点 B .短路点 C .匹配点均匀无耗传输线终端开路时对应于史密斯圆图的( A ) 右端点 B .左端点 C .原点 D .上顶点无耗均匀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 50?,终端负载阻抗为32 ?,距离终端入/4 处的输入阻抗为( D ) ?。
50 B .32C .40D . 78.125当终端反射系数为 0.2时,传输线的驻波比为( B )。
2 B .1.5 C .0.67D .无法判断微带传输线传输的电磁波是( B )。
TEM 波 B .准 TEM 波 C . TE 波 D . TM 波判断题无耗均匀传输线上各点的电压反射系数幅值都相等。
对 已知无耗均匀传输线的负载,求距负载一段距离的输入阻抗,在利用史密斯 圆图时,找到负载的归一化电抗,再顺时针旋转对应的电长度得到。
错 当均匀无耗传输线终端接感性负载时,传输线工作在行驻波工作状态下。
错 在史密斯圆图上左半实轴部分是电压的波节点。
对 为了消除传输线上的反射,通常要在传输线的终端进行阻抗匹配。
对 微带线可以作为传输线,用在大功率传输系统中。
错 在无耗互易二端口网络中,S l2=S 21。
对二端口转移参量都是有单位的参量,都可以表示明确的物理意义。
错1. A . C .2. A . C .3. A .4. A .5. A .6.A .7. A . 8. A . 9. A . 10. A . 二、11.12.13. 14. 15. 16. 17. 18.Z L = Z 0D . 1W p<x D .无法判断19. 均匀无耗传输线工作在行波状态时,沿线各点的电压和电流均不变。
错20. 传输线可分为长线和短线,传输线长度为3cm,当信号频率为20GHz时,该传输线为短线。
(错)21. 无耗传输线只有终端开路和终端短路两种情况下才能形成纯驻波状态。
(错)22. 由于沿smith圆图转一圈对应2入4入变换等效于在图上旋转180°,它也等效于通过圆图的中心求给定阻抗(或导纳)点的镜像,从而得出对应的导纳(或阻抗)。
(对)23. 当终端负载阻抗与所接传输线特性阻抗匹配时,则负载能得到信源的最大功率。
(错)24. 互易的射频网络必具有网络对称性。
(错)三、填空25. 在射频电路中,对传输线的分析采用—集总 _______ (集总,分布)参数方法。
26•传播常数丫是描述传输线上导行波的衰减和相移参数。
27. 长线和短线都是相对于波长而言的:对长线的分析一般采用分布参数电路,而短线是集中参数电路。
28. 传输线上任一点的输入阻抗是指该点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29. 均匀无耗传输线上相距为入/2 处的阻抗相同。
30. 传输线上任一点的反射波电压与入射波电压的比值称为传输线在该点的电压反射系数,已知某段均匀传输线上的反射系数为0.2,贝够段传输线上的驻波系数为 1.5 。
31. 从传输线方程看,传输线上任一点的电压或电流都等于该处相应的入射波和反射波的叠加。
32. 当负载为纯电阻R L,且R L >Z0时,第一个电压波腹点在终端:当负载为感性阻抗时,第一个电压波腹点距终端的距离在范围内。
33. 射频传输系统的阻抗匹配分为两种:无反射匹配和_______ 。
34. 若一两端口射频网络互易,则网络参量[Z]的特征为Z12=Z21;网络参量[S]的特征为S]2=S21。
35. 表征射频网络的参量有阻抗参量、导纳参量、转移参量、散射参量、传输 ____量。
36. 波速随着频率变化的现象称为波的色散。
37. 传输线上发射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1];电压驻波比p的取值范围为—[!X ]。
38. 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0,负载阻抗为Z L,当Z L=Z0时,传输线工作于行波状态;当Z L=0或X时,传输线工作于驻波状态:当Z L=R+jX(R M0)时,传输线工作于行驻波状态。
39. 同轴线的内外半径比为4:1,当中间填充;r=2.25的介质时,该同轴线的特性阻抗为55.45 _______ ?。
40. 在工程中,常用的同轴线的特性阻抗是(50 )?和(75 )?。
二、简答题41. 提示:是使系统无反射,载行波或尽量接近行波状态对负载进行调配。
阻抗匹配使信号源给传输线和负载的功率最大,功率损耗最小。
42. 提示:先归一化Z L,得到Z L,再求得导波得工作波长入,由d/入求得电长度d i,在圆图上找到归一化负载阻抗Z L,以原点o为圆心,OZ L为半径画等反射系数圆,沿着等反射系数圆顺时针旋转d i得到对应的阻抗值,将求得的阻抗值乘以特性阻抗,得到d处的输入阻抗。
43. 解答:如图所示,I I I先i £匸R+jX先把阻抗R+jX作为特性阻抗为Z o的传输线的终端负载,选择该传输线的长度l,输入端为波腹点或波节点(设其输入阻抗为Z L ';把该输入端连接到一段特性阻抗为Z°1二..Z°Z L '的的终端;四分之一传输线上的输入端接到待匹配的传输线上。
44. 解答:无耗传输线工作于行波状态时:电压、电流的振幅均匀分布,且它们的振幅比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电压、电流同相位且均匀分布;输入阻抗均匀分布且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45. 解答:归一化电阻电压波节线短路点容性平面葩压波腹钱开路点在该阻抗圆图上,某点以原点为中心顺时针旋转时,传输线上相应位置向 信号方向移动;逆时针旋转时, 46. 略 三、计算题 47•解答:c 3 108 8 = 1.5mf 2 10848•解答:后级传输线的输入阻抗作为前级传输线的负载,来计算前级的输入阻抗对传输线2所以 Z 远(0+22) = 37.97 - ;4 L88Q它的=Z jn2(0^) = 37.97 - J41.SSQ所以 Z 祜](Q.2Jl240d0 + ;46.29Q49.解答:终端短路无耗传输线的输入阻抗可以写为传输线上相应位置向负载方向移动。
(1) (3)(4)Z^Z L =40 j30w C 0Z L Z 。
,J LI L J3 二 /24 ■:_ 40 j30 - 50 _40 j30 50=2I max4'1I maxA. 1. J. 4 二 48广Z ;%100 + /?0对传输线1乙=#0 ^11(—/) X得到300Q的感抗.则乙=;300 o所以,taii(-^/) = 4XO—l = 0A22^A/ = 0.211Z50.解答:I = 0.731m51.解窖弟—'段传输线上于匹配状态.故AB处黑二段传输我的艳入岷抗为fft AE处/发牛反射.憩求花一战怜输线在AB处凹配■蚩未j 二一=Z = 600Q十R所以^2100052.解答:T 二S21= 0.98e 厂-0.98 _ 1飞11 _|Sn|』"51-0.253.解答:Z e 二Z o/2 Z d =Z o Z e =Z12一Z L=4Z o乙丽二Z e =4Z°Z inb2 齐2Z0e Z b -Z inb14〃乙nb2jZ in=Z^Z b 43Z0 Z a - Z0 I W Z b - Z0 = 1Z b - Z°7 ?abZ c -Z0 =3Z c Z0 51「a _4— a _3p,beZ d - Z1 _ 1Z d -z 玄4仏—e 4 Cd-Z01『=2 be3—255.解:(1)终端反射系数为:_ 75 + /100-100 _75 + J100+100二 0.51 严因此,驻波系数为:i+rJp-——i-N= 3.08(2)已知信号频率为3GHz 则其波长为:所以,离终端10c m 处,刚好等于一个波长,因此 「⑷=n= 031严b i 54.解答:S11a 1a? zz0Z 02 - Z 01ZZ,其原因:Z 02Z 01S11是端口 负载时,参考面 2接匹配负载时,端口 1的电压反射系数。
当端口 2接匹配 T 的输入阻抗为Z 02。
根据反射系数与阻抗的基本关系式 厂 Z in-Z 0Z in +Z °可得S 1的最终结果。
同理可得: b 2 S 22 = a =oa 2Z 01 - Z 02Z 01 Z 02而 S 12 = ba 2»1亠 a 22Z02(其原因是 b 1=a 2-b 2)Z 01 Z 02同理可得:$21=里aa2”3a1 2Z oia2 =0=1 - S ii =Z 01 ' Z 02^12「1r ; 丿⑶由于2.5呦节,根据传输賓的变换性,即益(严=Z :所以,可以得到56.解:由人=1 QOOAHk t 得到人)=0.3m由P = 得到『』=由£ =30fnm-得到爲二务-合二3亦 因此得到竝二L4托 所以紂到r, =「g 用二o 澳八" z -z 旦 '°i-r,I A ?夕丿】4刃 1 — 0.2严57.由题意可以得到此二端口网络的转移矩阵为:由转移矩阵和散射矩阵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I002 75 + ;100= 48-;64Q由于网络外接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0,因此,得到归一化转移矩阵为:a】i + 4】十冬1 + ^22 一£7口十口匚—u21十<7?2十存口十61十口2)听以:a w十口垃2a因此得到网络输入驻波比为:卜、二G] + 口口 + Cl r + 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