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知识点、教案及练
习题
在四川省南部,有一条从北向南流的大河,叫岷江。岷江水流湍急,波涛汹涌,常常 掀翻江上的航船,淹死过往的行人。传说在1200多年前,有个叫海通的和尚,想借神的力 量保护航船的安全, 于是发起修造一座大佛。 从那时起, 无数石匠在乐山岷江岸边的石壁上 一凿凿、一锤锤,整整敲打了90年,终于凿出了一座大石佛。这就是我国的一尊石佛 —— 乐山大佛。
一凿一锤
江风
呼叫
江水
水流湍急
安安稳稳
艺术
珍品 你也来勾画自己喜欢的词语,读读记记吧。
3、认真读课文第二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1)找出总写乐山大佛 “大”的句子,抄写下来。
(2)读句子,填空。
•它身高71米,头长14.7米,眼睛长3.3米,垂着两只长6.2米的大耳朵,每个耳朵 眼里都可以钻进两个人。
这句话抓住了乐山大佛的()以及() 、()、()的长度,写出了()的特点们是怎么凿成乐山大佛的?
c、课文是怎样具体写出乐山大佛的大,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d、为什么说乐山大佛是祖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2、检查自学效果 理解石匠、凿、世界奇景、情不自禁、赞叹在课文中的意思。
3、检查指导课文朗读。
三、学习生字
扩充词语:拂尘奴隶
3、能找出写乐山大佛的句子读一读。 教学重点:由衷赞叹祖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时间: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通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老师纠正字词的读音 乐山一尊石匠凿成雕像脚趾端坐
情不自禁赞叹智慧
3、齐读全文
二、自学课文
1、小组自学讨论,回答问题
•它斜披垂挂的衣衫下,露出两只大脚,脚宽8.5米。如果让人们一个挨着一个地排
坐在它的大脚上,每一只都可以坐上100来人。
这句话抓住了乐山大佛()的宽度,用()来举例子,说明()的特点。
字词: 岷江、湍急、波涛汹涌、掀翻、修造、石壁、一凿凿、一锤锤、巍巍端坐、侵犯、咆 哮、威严、石雕、珍品、石匠、美观、安安稳稳
重点句子: 这座头顶蓝天、足踏大地的石佛,不管从哪个方向看过去,都是那么凛然不可侵犯。
越是江风呼叫、江水咆哮的时候,大佛越能显出它的威严,似乎天塌下来它都能擎得起。 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四、延伸学习
1、除了乐山大佛,我国还有很多驰名中外的古迹,你能说出几个吗?
2、口头描写他们的雄伟和特点。
3、按照本文的样子也写一篇有关的小文章。 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练习题
1、读拼音,写汉字。
qinfan
jiyi
pohuai
bimian
chongshua
hongda
yans1
2、读读记记。
凛然
“山是一尊佛, 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背山面水, 巍巍端坐。 它身高71米,头长14.7米,眼睛长3.3米,垂着两只长6.2米的大耳朵,每个耳朵眼里都可以钻进两个人。斜披垂 挂的衣衫下,露出两只大脚,脚宽8.5米。如果让人们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坐在它的大脚上, 每一只都可以坐上100来人。 这座头顶蓝天、足踏大地的石佛, 不管从哪个方向看过去, 都 是那么凛然不可侵犯。越是江风呼叫、江水咆哮的时候, 大佛越能显出它的威严, 似乎天塌 下来它都能擎得起。
在大佛的头颈和两耳后面, 开凿了许多条纵横的排水通道, 不管多大的雨水, 都能很 快地从这些人们难以发现的通道排走, 既没有破坏大佛的美观与完整, 又避免了雨水对大佛 的直接冲刷。
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拼读课文,和表达课文主要内容的句子。
2、说出海通和尚和石匠们凿乐山大佛的经过。
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 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在大佛 的头颈和两耳后面, 开凿了许多条纵横的排水通道, 不管多大的雨水, 都能很快地从这些人 们难以发现的通道排走,既没有破坏大佛的美观与完整,又避免了雨水对大佛的直接冲刷。 就这样,乐山大佛安安稳稳地坐在这里,已经有1100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