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潜意识发现未知的自己

潜意识发现未知的自己

Page 28 2014-9-21
心理学上用这个故事命名 了一个心理定律——皮格马 利翁效应,指热切的期望能 使被期望的人达到期望者的 要求。
Page 29
2014-9-21
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被开除 了,老师说他太笨了。但爱迪生的妈妈坚信自己的孩 子绝对不笨,她经常对爱迪生说:“你肯定要比别人 聪明,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疑的,所以你要坚持自己读 书。”并且亲自辅导爱迪生的学 习。 在母亲的鼓励和教导下,爱迪 生经 过不懈努力,成为伟大的发明 家。
2014-9-21
Page 10
生理潜能的发挥 也离不开心理 素质,要想达到 人体所蕴藏潜能 的极限,必须具 备良好的心理素 质。稳定的人格, 没有偏激、猜疑, 拥有积极向上的 生活态度 和心态,都是开 发人体潜 在力量的前提。 人们通过提高认识、学
Page 11
习技巧、培养感受力和 领悟力、坚强意志等方 法,在积极开发人的 心理潜能的同时,才 能带动生理潜能 的共同开 发。因此, 从广义角 度,任何的潜能 都属于心理潜能。
2014-9-21
同样,正常人也有很多心理能力是自己体察 不到的。例如科学家发现,人类贮存在脑内的 能量大得惊人,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普遍只 开发了大脑的5%,约有95%的大脑潜能尚待 开发与利用,即使像爱因斯坦这些科学精英的 大脑的开发程度 也只达到13%左右。 要是能够发挥一 半的大脑功能, 就可 以轻易地学会 40种 语言,背诵整本百 科全 书,拿12个博士学 位。
Page 18
2014-9-21
xu
人类的基本需要是相互联系、相 互依赖和彼此重叠的,他们排列 成一个由低到高逐渐上升的层次 xu 只有低级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 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只有前 面几种需要相继得到满足,才会 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占优势 的需要将支配一个人的意识,并 组织有机体的各种能量来满足此 需要,而不占优势的需要将被减 弱。层次较高的需要发展后,层 次较低的需要依然存在,但对行为的影响则减弱了。 生理需要是直接与生存有关的需要。在人类各种基本 需要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力量的需要,是 其他一切需要产生的基础。如果这些需要中有一种不能满 Page 19 2014-9-21 足,就会严重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
Page 20 2014-9-21
如何才能永远保持一个进取的心呢?你要能够 不断地在尝试中找到乐趣,甚至要学会冒险。人们 常说: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同样,任何一个可以 衡量人的价值的指标都是没有上限的。就像100米 跑的世界记录,虽然每次纪录被打破的时候人们总 是以为这个纪录是很难超越的了,但是仍无法阻止 它一次次的被打破。所以,要是自己的进取心不被 消磨就要抛弃名利的衡量,而学会欣赏超越本身的 乐趣。
Page 25 2014-9-21
得分在97~107分的人正走在成功大道上,你会善加 利用对自己有利的形势,并鞭策自己去创造机会。得分 略高的人企图心更强,并且清楚自己的方向,工作态度 认真,会做长期计划。你的自信和精力来自于不变的目 标和对行业基本知识的深入了解。 得分在108分以上的人要小心了,因为你已经沦为 “工作狂”。获得成功并不是问题,但你的问题是追求的 东西永远不嫌多,并且成癖上瘾。你追求更多钱、更多 权、更多势。切记,真正的成功在于满足自己是怎样的 一个人,没有必要的成就并不代表真正的成功。
潜意识:发现未知的自己
礼冰
Page 2
2014-9-21
什么是潜意识?
• 你是否有过下面的经历?
• 偶然见到的场景似曾相识,细一想是自 • • • •
己梦见过的。 带着眼镜找眼镜、拿着手机找手机。 莫名其妙不想做一件事 在思考时挠头发、摸鼻子 而不自知
Page 3 2014-9-21
Page 4
Page 23 2014-9-21
计分表:
完全不像我 不太像我 1 5 2 4 很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3 很像我 4 2 完全像我 5 1
01~13题 14~25题
Page 24
2014-9-21
得分在25~51分之间的人要想成功会面临两难的困境; 希望成功,却不愿意工作。这样的态度会被视为不正常。 你应该决定你是否愿意做些该做的事去完成任务。害怕 成功的感觉可能会使你退缩,对行业不够熟悉也可能使 你兴趣平平,没有安全感。但是,除非你克服欲望低下 的缺点,否则成功的机会微乎其微。 得分在52~77分之间的人追求成功的动力稍高,但还 不到可以为成功而打算加倍努力的程度。得分略低者倾 向于“守株待兔”,宁愿枯坐等待成功的来临。 得分在78~96分之间的人秉持“有多少做多少”的哲学, 不会为了成功而努力过度,但他们会在容易做到的范围 内尽量去做。得分中等的你是实用主义者,顺着形势决 定动机强弱程度。你最好想想增强成功欲望的好处。把 握机会、豁达乐观、工作努力的人才是赢家。
Page 17 2014-9-21
欲望,在心理学上称为“需要”,它是人脑对 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反映,是个体心理活 和行为的基本动力。需要和人的活动紧密联 系,是行为积极性的源泉,正是这样 或那样的需要推动着人积极地活动。 比如饥饿时寻找食物, 孤独时寻找伙伴,都 是在相应需要的推动 下进行的。 需要永远带有动力性,它并不会 因暂时的满足而终止。有些需要 带有明显的周期性,如对饮食和 睡眠的需要;有一些需要满足后,会 产生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推动 人们去从事新的活动,在活动中不 断满足已有的需要,又不断产生新的 需要,从而使活动不断向前发展。
Page 5
2014-9-21
Page 6
2014-9-21
一天晚上,一个人走近路穿越墓地,一不留 神栽进刚刚挖好的墓穴中。因为墓穴很深,泥 土又湿滑,他几经努力还是没能够爬出来。筋 疲力尽之后,他只好在角落里蜷缩成一团,昏 昏沉沉地睡着了。巧的是又有一个家伙也不幸 落入其中,在耗尽了每一分企图爬出墓穴的力 气之后,同样得出了无法逃出墓穴的结论。 就在这位老兄四处折腾的时候,睡着了的那 位被惊醒了。他隐藏在墓穴的黑暗的角落中, 用一种低沉而焦躁的声音说道:“你永远无法 逃出这里。”猛然听到“空荡荡”的墓穴中发 出的地狱般的声音,第二位仁兄大受惊吓。他 几乎没有迟疑,便纵身跳出了墓穴,一路飞奔 跑回了家。
Page 22
2014-9-21
心理测验——成功欲望
14.很少把工作带回家。 15.尽可能减少工作时间。 16.对你而言,工作只是生活中的极小部分。 17.觉得“多做无益”,很多人怨恨你,因为你多做事让他们显得差 劲。 18.如果可能,根本不想工作。 19.你的职位可以更上一层楼,但你不想卷入职位竞争中。 20.如果打打零工就可以糊口,是最好不过了。 21.你觉得休假很轻松,你喜欢尽情享受,什么事也不做。 22.碰到好天气,你偶尔会放下工作,到郊外玩玩。 23.相信“爬的越高,跌得愈重”。 24.相信懂得花钱就可以不必辛苦工作。 25.认为整天工作的人非常乏味,不把工作看得太严重的人大都比 较有趣。
2014-9-21
• 涵义:弗洛伊德说,冰山浮在海平面可以看到的
一角,是意识;而隐藏在海平面以下,看不见的 更广大的冰山主体便是潜意识。 • 与潜意识相对的是意识:根据现代心理学理论, 所谓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反映客观现实的高级形 式。而潜意识,是指人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 • 发现经历: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在治疗 癔病时发现,患者不能意识到自己的一些情绪经 验,但是在催眠状态中,却能够回忆起自己的有 关病症的经验,并且感到心里舒畅。
Page 7 2014-9-21
尽管可以通过实验定性测量人体的极 限,但无法定量。也就是说,人的潜能 具有不确定性,要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极 限,是无法定量的。譬如以前跑100米 时,有人预测极限是10秒,但现在田 径场上百米赛跑记录达到了9.58秒, 同时还有很多运动员在为突破这个纪 录而努力。
Page 8
发挥潜能,取得成就需要人在 不同的需要等级上都保持强烈的 欲望。如果欲望的强度相同,那 么需要的等级越高,所得到的 成功就越大。比如说对于生理 需要而言,成功很可能只代表着 拥有很多金钱,那么其结果是 成为一名普通的商人;对于尊 重需要而言,成功就要代表着 拥有令人景仰的地位,结果可 是成为教授或政治家;而对于自我 实现的需要而言,成功就意味着不断 自我超越,其结果是无论在那种行业,都会 成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人。
2014-9-2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Page 12
2014-9-21
Page 13
2014-9-21
Page 14
2014-9-21
阻碍自我实现的内部原因
• (1)自我概念缩减。对自己的潜能看法
保守。“我不行,不能。” • (2)固执于现有的自我概念。“我就这 样了。” • (3)不愿意离开安全地方。 • (4)成功恐惧。
Page 9 2014-9-21
• 根据心理学家测定,潜意识的力量是有
意识力量的3万倍。人脑兴奋时,只有 10%~15%的细胞在工作,可存储多达 10个信号,而留在记忆中的却只有少部 分。所以正常人的阅读速度为每小时 30~40页,经过训练的人却能达到每小 时300页。可见,通过发掘隐藏在人体 内的潜在能量,人类可以克服许多遗传 性的弱点。
Page 15
2014-9-21
强烈的欲望促进潜力爆发
• 任何成功者都不是天生的,成功的根本
原因是开发了人的无穷无尽的潜能。每 个人都具有很大的潜能,然而我们很难 意识到它的存在。那么,如何才能将潜 能释放出来呢?心理学家认为,能够发 挥潜能的人都有强烈的欲望。
Page 16
2014-9-21
z 退伍军人史蒂文在战争中脊柱受伤,失去了行走的 能力,靠轮椅代步20年。他整天坐在轮椅上,觉得此生 已经完结。有一天,他不幸碰上三个劫匪抢他的钱包。 他拼命呐喊反抗, 激怒了劫匪,他们就放 火烧他的轮椅。 看到轮椅着火,史蒂文 好像忘记了自 己的双腿不能行走, 立刻站起来逃 走。求生的欲望竟 使他一口气 跑了一条街。 事后, 史蒂文说:“如果 当时我 不逃走,就必然 被烧伤, 甚至被烧死。 我忘了 一切,一跃而起, 拼命逃走, 以致停下脚步, 才发现自己会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