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问答题汇总(自己整理)

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问答题汇总(自己整理)

一、抗震概念设计考虑的因素:1、选择对抗震有力的场地,避开不利的场地。

2、建筑物的形状力求简单、规则,平面上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尽可能的靠近,避免地震时发生扭转和应力集中而形成薄弱部位。

3、选择技术先进又经济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地震力的传递线路合理明确,并有多道抗震防线。

4、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并使结构和连接部位具有良好的延性。

5、选择抗震性能好的建筑材料。

6、非结构构件应与承重结构有可靠的连接以满足抗震要求。

二、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1、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减少墙身的破坏,并改善其抗震性能并提高延性。

2、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连接起来增加房屋的整体性。

3、加强墙体的连接,楼板与梁应有足够的支撑长度和可靠连接。

4、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

三、框架结构的震害集中部位及抗震构造措施:1、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及填充墙处,一般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重于柱底,角柱重于内柱,短柱重于一般柱。

1、把框架设计成延性结构。

2、遵守强柱、强节点、强锚固,避免短柱,加强角柱。

3、框架沿高度方向上不宜突变,避免出现薄弱层。

4、控制最小配筋率,限制钢筋最小直径。

5、构造上受力筋锚固适当加长,节点处箍筋适当加密。

四、混凝土碳化的危害:1、碳化使混凝土的碱度降低,削弱了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可能导致钢筋锈蚀。

2、碳化显著增加混凝土收缩,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大,但是可能出现细微裂缝使抗拉和抗折强度降低。

五、施工平面控制测量的步骤:1、建立场区控制网。

2、建立建筑物的施工控制网。

3、以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点为基础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

4、根据主轴线进行建筑物的细部放样。

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六、需要在建筑物的施工和使用期间进行变形观测的有: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

2、复合地基和软弱地基上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

3、加层或扩建的建筑。

4、受临近深基坑开挖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

5、需要积累经验或进行设计结果论证分析的建筑。

七、建筑物变形观测发生下列情况需要,立即报告委托方并同时及时增加观测次数或调整变形观测方案。

1、变形量或变形速率出现异常情况。

2、变形量达到或超过预警值。

3、周边或开挖面出现坍塌、滑坡情况。

4、建筑物本身、周边建筑及地表出现异常。

5、由于地震、暴雨、冻融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其他异常变形情况。

八、已知长度的测设方法:1、将经纬仪安置在直线的起点上并标定直线的方向。

2、陆续在地面上打入尺段桩和终点桩,并在桩面上刻画十字标志。

3、精密丈量距离,同时测定量距时的温度及各尺段高差,经尺长、温度及倾斜改正后求出丈量的结果。

4、根据丈量结果和已知长度的差值,在终点桩上修正初步标定的刻线,若差值较大,点位落在桩外,则需要换桩。

九、验槽时必须具备的条件和资料:1、勘察、设计、建设、施工等单位有关负责和技术人员到场。

2、基础施工图和结构总说明。

3、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条件良好的基槽。

十、无法验槽的情况:1、基槽地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

2、基槽地面坡度过大,高差悬殊。

3、槽底有明显的机械车辙痕迹,槽底土扰动明显。

4、槽底有明显的机械开挖、未加人工清理的沟槽、铲齿痕迹。

5、现场无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基础施工图和结构总说明。

十一、推迟验槽的情形:1、设计所使用的承载力和持力层与勘察报告所提供不符。

2、场地内有软弱下卧层而设计方未说明相应的原因。

3、场地为不均匀场地,勘察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而设计方未进行处理。

十二、验槽的主要内容: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槽开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检查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开挖深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观察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核查基坑土质和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

3、检查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基础、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

4、检查基槽边坡外沿与附近建筑物距离,基槽开挖对建筑物稳定是否有影响。

5、检查核实分析钎探资料,对异常点位进行复核检查。

十三、进行轻型动力触探的情形:1、浅部有软弱下卧层。

2、持力层明显不均匀3、有浅埋的古墓、洞穴、古井直接观察难以发现。

3、勘察报告设计文件规定必须进行轻型动力触探的。

十四、混凝土二次振捣的作用:1、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和水平钢筋下部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2、防止混凝土沉落而出现裂缝。

3、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

十五、混凝土中掺入矿物掺合料的作用:1、代替部分水泥,改善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2、掺入磨细的矿物掺合料可以起到降低温升,改善和易性,增进后期强度,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提高耐久性,代替部分水泥,节约资源的作用3、抑制碱骨料反应的作用十六、施工缝的留置位置:留置在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1、柱留在基础、楼板、梁的顶面,梁和吊车梁牛腿,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2、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高度超一米,宜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有梁托的留置在梁托的下部。

3、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意位置。

4、有主次梁之分的楼板,留置在次梁跨中三分之一的范围内。

5、墙留置在门窗洞口过梁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6、双向受力板、大体积混凝土、拱、穹拱、薄壳、蓄水池、斗仓、多层钢架及其他复杂结构等按设计要求留置。

十七、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的处理:1、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1.2N/mm2。

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清除松动石子和水泥薄膜及软弱的砼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不得有积水。

3、在浇筑砼前宜在施工缝处涂刷一道水泥浆或铺一层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4、混凝土应细致振捣密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5、养护。

十八、不得留置脚手眼的部位:1、120墙、料石清水墙、独立柱。

2、过梁上和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二分之一的高度范围内。

3、宽度小于一米的窗间墙。

4、门窗洞口两侧200,转角处450.5、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

6、设计不允许留设脚手眼的位置。

7、轻质墙体,夹心复合墙外叶墙。

十九、加气混凝土砌块不得用于以下位置:1、建筑物室内地面标高以下。

2、长期浸水或经常受干湿交替的部位。

3、受化学环境侵蚀的或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

4、砌体表面经常处于80度以上高温环境。

二十、焊缝产生热裂纹的原因:1、母材抗裂性能差。

2、焊接材料质量不好。

3、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当。

4、焊接内应力过大。

二十一、冷裂缝的原因:1、焊接结构设计不合理。

2、焊缝布置不当。

3、焊接工艺措施不合理,焊前未预热,焊后冷却快。

处理办法:在裂缝两端钻止裂孔或铲除裂缝处的焊接金属然后补焊。

二十二、产生气孔的原因:1、焊条药皮损坏严重。

2、焊条和焊剂未烘烤。

3、母材有油污、锈和氧化物。

4、焊接电流过小,弧长过长。

5、焊接速度太快。

处理方法:铲除气孔处的焊接金属然后补焊。

二十三、弧坑缩孔的原因:1、焊接电流过大且焊接速度太快。

2、息弧太快,未反复向息弧处补充填充金属。

二十四、固体夹渣的原因:1、焊接材料质量不好。

2、焊接电流太小。

3、焊接速度太快。

4、熔渣密度太大,阻碍熔渣上浮,多层焊时熔渣未清除干净。

二十五、未熔合、未焊透的原因:1、焊接电流太小。

2、焊接速度太快。

3、坡口角度间隙太小,操作技术不佳。

二十六、产生咬边的原因:1、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当,电流过大,电弧过长。

2、操作技术不正确,焊枪角度不对,运条不当。

3、焊条药皮端部的电弧偏吹。

4、焊接零件的位置安放不当。

处理方法:轻微咬边可以机械方法修锉使平滑过渡,严重的进行补焊。

二十七、产生焊瘤的原因:1、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当。

2、操作技术不佳。

3、焊件位置安放不当。

二十八、厚涂型防火涂料宜在涂层中设置与钢结构连接的铁丝网的情况:1、承受冲击、震动荷载的钢梁。

2、涂层厚度大于等于40mm的钢梁和桁架。

3、涂层粘结强度小于等于0.05mpa的钢结构。

4、钢板墙和腹板高度超过1.5m的钢梁。

二十九、幕墙工程施工前对主体进行复测的项目有:1、轴线位置。

2、各层标高3、垂直度4、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局部偏差和凹凸程度。

三十、幕墙节能工程需要对以下材料性能进行复验:1、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2、幕墙玻璃的可见光透视比、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中空玻璃露点。

3、隔热型材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

三十一、幕墙工程需要进行隐蔽验收的项目:1,预埋件和后置埋件2、构件的连接节点包括构件与主体的连接节点3、变形缝及墙面转角处的构造节点4、幕墙的防雷装置、防火构造5、幕墙四周、内表面与主体之间的封堵。

6、隐框玻璃幕墙玻璃板块的固定7、单元式幕墙的封口节点。

8、幕墙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节点构造。

三十二、流水施工的特点:1、科学利用工作面,争取时间,合理压缩工期。

2、工作队实现专业化施工,有利于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3、工作队、工人和机械设备连续作业,同时使相邻专业工作队的开工时间最大限度的搭接,减少窝工和费用支出降低建造成本。

4、单位时间内资源的投入量较均衡,有利于资源的组织和供给。

三十三、施工段的划分原则:1、同一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工作量大致相等,相差不超过10%。

2、每个施工段内有足够的工作面,以保证工人的数量和主导施工机械的生产效率,满足合理劳动组织的要求。

3、施工段的界限尽可能的与结构界限相吻合,或设在对结构整体性影响小的部位,以满足建筑结构的整体性。

4、施工段的数目满足合理组织流水施工的要求。

5、对于多层建筑物和需要分层施工的工程,应既划分施工段又划分施工层,确保施工队在施工层和施工段之间,连续均衡有节奏的流水施工。

三十四、无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1、各个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不全相等。

2、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不尽相等。

3、各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

4、各专业工作队能够在施工段上连续作业,有的施工段间可能有时间间隔。

三十五、等节奏流水施工特点:1、所有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均相等。

2、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相等,等于流水节拍。

3、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

4、各个专业工作队能够在施工段上连续作业,施工段间没有间隔时间。

三十六、等步距异节奏流水施工特点:1、同一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相等,不同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不等,其值为倍数关系。

2、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相等,且等于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

3、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全部或部分施工过程按倍数增加相应工作队。

4、各专业工作队在施工段上能够连续作业,施工段间没有间隔时间。

三十七、异步距异节奏流水施工特点:1、同一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均相等,不同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节拍不尽相等。

2、相邻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步距不尽相等3、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