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主要形式,中国履行国际公约的情况。
2.环境管理中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3.结合案例,分析不同类型国家在国际合作中应承担的责任。
一、环境管理必须进行国际合作1.国际合作的原因(1)许多环境问题是多个国家共同影响的结果。
(2)有些环境问题在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
(3)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到全球的后果。
2.国际合作的原则:公平原则。
3.国际最高层次的环境合作:联合国三次环境与发展会议。
二、中国认真履行国际公约和国际合作1.批准国际一系列环境公约和议定书。
2.与联合国机构和组织进行积极合作。
3.与多国签署环保文件:备忘录、行动计划、公报、声明、议定书等。
1.环境污染没有国界,很多环境污染事件影响到全球。
(√)2.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履行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
(√)3.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而区域性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则没有必要进行国际合作。
(×)4.不属于环境保护国际合作重要原因的是( A )A.环境保护只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B.环境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决定了各国必须进行国际合作C.由不同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存在着很多的利益冲突D.国际合作是国际环境立法和国际环境法实施的必要条件5.关于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我国已经签署《京都议定书》B.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与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有关C.“三北”生态防护林的建设,无助于大气中CO2的减少D.制定《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是能源措施环境污染没有国界,许多环境污染事件超越本国国界,甚至影响到全球。
造成污染的国家应当根据形成污染的份额承担其消除影响的责任。
因此,环境管理必须进行国际合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拓展延伸] 环境保护中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大的责任由于发达国家工业化起步早,人均消耗的资源远比发展中国家多,人均排放的污染物也比发展中国家高很多,而且发达国家还拥有治理环境的经验、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学技术。
根据公平原则,发达国家有义务率先采取环境保护,承担治污费用,并将环保技术无偿或以优惠条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这是发达国家应负的责任。
[对点演练]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台湾、朝鲜、韩国、日本和中国内陆硫沉降来源。
(1)从材料可知,朝鲜硫沉降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和地区。
以上问题说明某些环境问题具有________、________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对这些问题应加强________。
(2)为控制硫沉降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以下措施中我国政府应采取的有(多选)( )A.履行国际环境公约B.研究煤炭中硫的回收利用技术C.改善能源结构D.提高能源的利用率E.增加废气排放高度,减少本国硫沉降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比例大小可分析朝鲜硫沉降的来源。
当代环境问题大都是全球性的问题,问题的出现大多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局部地区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没有国界。
第(2)题,硫沉降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跨越了国界,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来共同解决,应履行国际环境公约,同时在国内还要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答案:(1)朝鲜中国内陆韩国跨国跨地区国际合作(2)ABCD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哥本哈根会议和坎昆会议上,世界上近200个国家的代表,就二氧化碳排放配额进行了多轮磋商,其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态度有很大差异。
材料二下面三幅图示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较。
材料三下图为漫画《请你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材料四下图示意全球气温上升3 ℃后,世界部分区域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
(1)哥本哈根会议和坎昆会议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________。
这一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该环境问题对材料四图示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在空间上呈现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众多国家与会就减排问题进行磋商,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原则。
材料三漫画反映的焦点是可持续发展中的________原则。
(3)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发达国家在减排中要承担更多的义务。
解析:第(1)题,全球气候变暖是全球关注的因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其形成既有自然体现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从材料四图示中,可以直接看出在高纬度地区主要表现为粮食增产,在低纬度地区主要是粮食减产。
第(2)题,众多国家与会就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进行磋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
材料三的漫画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争议,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第(3)题,一方面,发达国家工业化起步早,经济发达,但是人口较少,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远大于发展中国家,而且人均排放量远大于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发展阶段,经济不发达,在资金、技术等方面远落后与发达国家。
同时发展中国家多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从全球气候变暖对世界粮食生产的影响看,发展中国家农业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减产较发达国家多。
因此发达国家在减排中要承担更多的义务,才能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答案:(1)全球气候变暖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森林破坏减产地区主要分布在低纬度地区,增产区域集中在中高纬度地区(2)共同性公平性(3)发达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远大于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发达国家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远大于发展中国家;图示地区发展中国家农业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减产较发达国家多。
环境管理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这是大势所趋。
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关于环境管理进行国际合作必要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目前重大的环境问题,大多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局部地区造成的,而是多个国家共同影响的结果B.有些环境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普遍存在于地球上C.某些国家或地区的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到全球的后果D.根据公平的原则,全球所有国家应承担相同的责任2.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环境问题是( )A.危险废物越境转移B.核事故或辐射事故C.臭氧层的破坏D.海洋污染解析:1.D 2.C 第1题,A、B、C三项都是环境管理进行国际合作的原因。
根据公平的原则,造成全球环境污染份额大的国家,应承担更大的责任,而不是所有国家承担相同责任。
第2题,臭氧层的破坏是各国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
3.我国需加强环境管理国际合作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是世界上CO2排放量最大的国家B.没有国际支持,我国不能进行任何环境保护工作C.我国是造成环境污染份额最大的国家,应承担最大的责任D.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履行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解析:选D 我国是世界大国,有加强环境管理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
4.我国参与的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领域有( )A.环境宣传教育B.与澳大利亚合作开采铁矿C.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厂D.东风汽车集团与日本本田公司合资组建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解析:选A 中国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领域包括水资源研究与保护、大气质量研究与保护、有害废弃物研究与管理、动植物研究与保护、环境宣传教育、环境保护技术合作等。
5.下面是我国已经签署的一些国际协定,读后回答问题。
①《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②《关于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③《关于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④《干预公海油类污染突发事故国际公约》⑤《国际捕鲸管制公约》⑥《生物多样性公约》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⑧《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1)这些公约的签署说明我国积极参加________环境保护活动。
对于气候________、________蔓延等跨国问题,必须进行________合作,同时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以上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性原则。
(2)上述公约中,属于保护生物资源的是________;保护大气的是________;保护海洋的是________;防治固体污染物的是________。
(3)保护生物资源种类,体现了人与生物之间的______________性原则。
解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以积极、负责而又慎重的态度参与国际合作,参加或缔结了若干个保护环境与资源的国际公约,表明了我国在参与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方面的积极态度。
答案:(1)全球变暖酸雨国际共同(2)①⑤⑥②⑧④③(3)公平(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关于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是CO2的排放大国,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B.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与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无关C.“三北”生态防护林的建设,将有助于大气中CO2的减少D.截至2003年底,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解析:选C 我国于1998年5月29日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人口增加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中温室气体上升的本质原因,计划生育使我国10年内少生了2亿人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释放O2;至2003年底,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4%。
读全球CO2浓度变化图,回答2~3题。
2.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CO2浓度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类消耗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加②地震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③森林毁坏,其面积大量减少④人类填海造陆面积过大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①②3.为延缓和减轻由于CO2浓度增加而导致的气候变化与危害,各国政府应( )A.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B.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削减CO2排放量C.采用固碳技术,增加新能源污染税费D.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解析:2.A 3.B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消耗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加,释放出大量的CO2,再加上森林破坏,面积大量减少,其吸收的CO2大大减少,从而使全球的CO2浓度明显增加。
为延缓和减轻由于CO2浓度增加而导致的气候变化与危害,必须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CO2的排放量,如使用新能源等,天然气的使用也会排放出CO2并且天然气数量有限。
4.下列地区的环境问题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的可能性最小的是( )A.澳大利亚化学肥料、欧洲的耕作方式引起农田土壤的明显退化B.巴西森林大规模被砍伐,野生动物受到威胁C.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D.泰国在湄公河岸边建大型化工厂解析:选A 澳大利亚化学肥料、欧洲的耕作方式引起农田土壤的退化不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森林的砍伐,会引起世界气候的变化及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核电站的泄漏随着大气的运动,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湄公河是国际性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