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期中考试试题百度文库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期中考试试题百度文库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期中考试试题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环渤海城市群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A.水资源丰富 B.位于湿润气候区 C.矿产资源丰富 D .水陆交通便利2.人类活动的明显差异是在哪个基础之上产生的()A.文化环境B.经济环境C.政治环境D.自然环境3.下列界线不与秦岭—淮河一线基本一致的是()A.1月0℃等温线B.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C.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D.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4.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黄土高原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列关于黄土高原居民现代生活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居民的食物发生变化,如今黄土高原的人们以海鲜为主要食材B.越来越多的居民离开窑洞,住进宽敞明亮的四合院C.黄土高原上修建了许多公路,老百姓的出行以马车为主,逐渐方便起来D.居住在黄土高原深处的人们通过电脑及手机上网,与外界保持密切联系5.黄土高原地区的特色剧种是A.二人转 B.黄梅戏 C.越剧 D.梆子、秦腔6.下列不属于东北三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的是()A.哈尔滨 B.沈阳 C.长春 D.鞍山7.造成西北地区植被由东向西从草原变为荒漠草原和荒漠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的东西差异 B.降水量的东西差异C.地形的东西差异 D.河流的东西差异8.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A.澳门重要的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B.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是英国C.澳门被誉为“购物者的天堂”D.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深圳以南9.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来源()A.风成说B.河流冲积而成C.人为因素堆积而成D.沙漠移动形成10.关于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干旱 B.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C.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高寒 D.港澳地区与大陆联系密切,地广人稀11.下面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B.长城、故宫、颐和园和秦陵兵马俑等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C.北京的气候是华北平原气候的缩影,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窑洞是北京传统民居的代表12.读图,回答问题: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A.澳门被称作“购物天堂”B.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C.澳门位于珠江口东侧,与广州相邻D.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与深圳市相邻13.下列选项符合台湾岛内地理概况的是()A.阿里山、日月潭是著名的旅游胜地B.基隆是台湾最大城市C.水果之乡,盛产苹果、香蕉和芒果等D.位于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14.关于北京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②全年温和湿润,气候适宜③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④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⑤北京胡同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④⑤15.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下面关于三江源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部分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B.雪山、冰川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C.被誉为“世界水塔”D.地广人稀,不存在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16.下列关于北京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②北依燕山,向西可联系黄土高原③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④南水北调东线、西线调水线路的终点⑤地势特征东南高、西北低⑥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A.①②④B.①④⑤C.①②⑥D.①②③④17.下列关于长江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长江为本地区提供灌溉水源,利于农业发展B.长江为本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C.长江为本地区提供丰富的水力资源,有利于重工业的发展D.长江的泥沙淤积形成滨海平原,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18.我国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B.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C.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D.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19.图为秦岭某地南北向剖面及气候资料图。

下列判断正确是()①甲为南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②甲为北坡,是冬季风的迎风坡③乙地植被多为常绿阔叶林④乙地土地资源多为旱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0.干旱是新疆突出的区域特征,下列与该特征无关的是( )A.深居内陆,距海遥远B.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上的湿润气流C.植被稀少,荒漠广布D.油气资源丰富二、选择题21.读我国沿106°E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地形区是()A.内蒙古高原B.四川盆地C.塔里木盆地D.长江中下游平原2.关于秦岭的描述正确的是()A.秦岭以北地区降水量大B.秦岭以南河流结冰期长C.秦岭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D.秦岭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22.纬度较高地区,冬季降雪禁锢在陆地上,春季气温升高,积雪融化就会形成春汛。

下图是我国东北地区松花江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的时间变化图,图8示意松花江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的径流量变化,体现了松花江水量的()A.日变化B.季节变化C.空间变化D.年际变化2.每年4月该水文站形成较为明显的春汛,影响此时水量大小的主导因素是()A.冬季积雪量大小B.冬季雨水多少C.上游地下水多少D.夏季气温高低23.“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歌曲《天路》节选)。

完成下面小题。

1.歌词所描述的地形区是()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D.山东丘陵2.该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A.朝鲜族B.藏族C.满族D.傣族24.黄河下游有世界闻名的地上悬河,被称为“地上河”。

下图为黄河“地上河”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地上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盘古开天辟地所致B.多条支流汇入形成C.下游河道泥沙沉积而升高D.人们大量倾倒废弃物2.下列关于“地上河”的治理措施合理的是( )A.在上游加固河堤,修筑堤坝B.抽取河沙,拓宽河道C.开挖河堤,引流改道D.中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25.下图示意北京年降水量极值,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图上信息反映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季节变化大,B.温度年际变化大C.降水空间分布不均D.降水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水旱灾害1.造成北京降水极值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A.所处纬度较高B.夏季风强弱不稳C.距离海洋较远D.周围山脉阻隔26.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图中阴影区黄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A.黄土是由风从沿海湿润地区吹到黄土高原堆积而成的B.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水质清澈、含沙量小C.黄土高原自然植被保存好,森林覆盖率高D.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1.下列属于“黄土风情”的是()①窑洞②稠房③信天游④京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退耕还林还草B.植被遭到人为破坏C.黄土土质疏松D.降水集中,多暴雨27.下图示意我国秦岭地区1月份0℃等温线分布及南北两侧河流分布,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秦岭是我国东部重要地理界线,它是()A.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B.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界线C.季风、非季风区界线D.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界线1.南北两侧的M、N两河相比()①M河的结冰期长②N河的含沙量大③M河流量大④N河汛期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结合图例看,M河的R1和R2支流相比,正确的是()①流速:R1>R2②流速:R1<R2③流量:R1>R2④流量:R1<R2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8.读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和草方格沙障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近几十年来,塔里木盆地荒漠化速度加快的最主要原因是()A.大量开采矿产,破坏天然植被B.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C.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D.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沙漠广布1.在西北地区经常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草方格沙障。

其主要生态功能是()①改变植被类型②截留水分③改变气候类型④削减风力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29.读“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区的“白山黑水”分别指的是()A.长白山黑龙江B.大兴安岭松花江C.长白山鸭绿江D.太行山乌苏里江1.该地区东面和北面的邻国分别是()A.哈萨克斯坦印度B.朝鲜俄罗斯C.俄罗斯哈萨克斯坦D.俄罗斯蒙古1.该地区地表结构叙述正确的是()A.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B.外围是山地和丘陵C.中间是广阔的平原D.内部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1.我国位于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有松嫩平原和()A.成都平原B.洞庭湖平原C.三江平原D.太湖平原30.读北京市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北京相邻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冀、辽B.冀、津C.津、辽D.晋、鲁1.北京不是我国的A.国际交往中心B.文化中心C.边境贸易中心D.政治中心1.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是A.以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B.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发展四合院特色住宅D.大力发展重化工业1.下列人文景观中,位于北京的是A.B.C.D.【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D【解析】“环渤海工业带”狭义上是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工业带.①邻海沿边的优越地理区位.②便捷的海陆空交通现代化的交通网络.③环渤海工业带内煤、石油、铁矿、海盐资源丰富.④密集的骨干城市群。

目前,环渤海工业带的发展主要存在许多问题:①国有经济比重高,市场意识相对淡薄.②工业产品结构单一,技术落后.③区域发展缺乏明显的产业分工,内部经济联系不足,低水平竞争导致资源浪费.④淡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近岸海域污染日趋严重、范围不断扩大。

根据题意选CD。

点睛:考查环渤海城市群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要理解记忆。

2.D解析:D【详解】人类活动的差异是由自然环境这个基础之上产生,自然环境较优越的地方,文明文化起源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进而影响政治环境。

人类活动中,也一直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也在体现出自然环境的基础性。

故选D。

【点睛】3.C解析:C【详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1月0℃等温线经过,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大致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根据题意,故选C。

【点睛】4.D解析:D【解析】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黄土高原位于内陆地区,主食是面食.故A不符合题意;黄土高原的居民,挖窑洞居住,既可节省建筑材料,又有冬暖夏凉的优点.四合院是北京的典型民居.故B 不符合题意;黄土高原上修建了许多公路,汽车已经走向千家万户,交通逐渐方便起来.故C不符合题意;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居住在黄土高原深处的人们通过;电脑及手机上网,与外界保持密切联系.故D符合题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