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前准备1、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审核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全面、细致研究、分析和审查,特别对机头类型,主千斤顶、管材强度与接口形式、洞口构造、中继环设立、压浆孔布置,稳定土层办法、环境监测及工程保护办法等内容进行了重点审查。
并加强了如下方案审查(1)各个工作井和各段顶管单项施工方案;(2)工作井封底办法和方案;(3)洞口、地基加固办法方案;(4)顶管穿越地下管线、顶管穿越地上构筑物,顶管穿过河道专项保护方案。
在工程施工阶段,这些方案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顶管穿越高压线杆施工时,由于办法和方案健全,使沉降量控制在误差范畴以内,保护了高压线杆安全。
2、工程材料和顶管设备核验材料是工程质量控制关健因素,对进场每种材料,严格检查其规格、型号、核对进货单及质保书中该材料规格、型号、数量与否符合设计规定。
对成品管等关健材料,要到生产厂家进行现场制作考察。
在施工前,重点检查管道承插口与否完好无损槽口尺寸与否准,钢套环与否按设计规定进行防腐解决,刃口有无疵点,焊缝与否平整,肋板与环形钢板与否垂直,钢套环尺寸与否精确且无变形,橡胶圈有无裂缝、变形、老化、变质等现象,对不符合规定材料,禁止进入施工现场。
顶管设备进场前应检查其与否通过维修保养,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施工前应对全套设备及各类机具均应进行单。
整机联动及模仿操作,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
3、测量复核测量工作贯穿于顶管施工全过程,测量复核是保证顶管施工质量重要手段。
对测量成果复核,重点要控制如下内容;(1)对业主提交测量桩点进行复测;(2)对施工单位测放工作井,管道轴线和标高进行定位复测;(3)对顶管机导轨轴线和标高进行复核;(4)对出洞标高和轴线进行复核。
只有上述复核内容符合规定后方可批准施工进入下道工序。
4、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在施工阶段,控制要点就是严格按照审批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土方案”进行施工控制,并做好核心工序工程,隐蔽工程验收,闭水实验及涂装施工质量检查工作。
由于顶管工艺特殊性,在施工过程中,重点做好如下内容控制;4.1工作井工作井作为顶管机工作场地,须满足顶管过程中构造稳定安全,且截面设计须满足顶管千斤顶、后背尺寸规定。
在沉井施工过程中,重点监控沉井终沉阶段,特别是在地质条件不好状况下。
对施工过程中,浮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分析和纠偏,保证沉井下沉和干封底质量。
4.2顶管顶进在顶管施工前,要作好扎夯实实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工作。
让所有施工人员除了掌握顶管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外,还应掌握处置涌水、流砂等突发事件办法。
在奇峰管施工时,必要按照设定管道中心线与顶管工作井、接受井建立地面与地下测量控制系统。
测量纠偏是顶进控制核心,必要贯彻“勤勤纠”原则,并做好详细记录。
当顶管顶进长度较长时,必要保证通风机械正常运转,以保证管内通风良好,避免安全事故。
接口顶合时,应保证平整对中顶入,橡胶止水圈应均匀挤压到位,接口钢套环或承插口管壁密贴,木垫板无松动脱落,接口间隙均匀一致。
4.2.1顶管穿越地下管道在顶管穿越地下管道时,应保证顶管在穿越过程中不影响或尽量少影响这些管道使用功能。
因此,在顶管穿越之前,应结合原始资料,进一步调查各类管线与顶管交叉处垂直距离,土质状况,分析也许产生影响限度,依照不同状况采用下列控制办法。
(1)对局部土体进行加固;(2)加强对顶管周边环境和土体内应力监测,用信息化指引施工;(3)恰当放慢顶进速度,依照土体中应力变化,随时调节工具管或机头正面土压力、注浆压力及推动速度等施工参数,减少对周边土体拖带;(4)在某些核心部位附近预先打入中100mm注浆管,配备好注浆设备,并作好预案。
当发生较大土体沉降变形时,及时进行跟踪注浆以减少和控制土体沉降和变形。
4.2.2顶管穿越地面建(构)筑物在顶管穿越地面建(构)筑物时,要密切注意顶进参数,做好地面沉降监测分析,及时依照现场状况,调节施工办法,保证地面沉降监测分析,及时依照现场状况,调节施工办法保证地面沉降量控制在容许范畴内。
在本工程施工中顶管需穿越高压铁塔,铁塔基本离顶管外壁近来处0.9m。
为保证高压铁塔安全,提出了采用铁塔基本预注浆办法,使顶管顺利穿越高压铁塔,沉降量控制在5mm以内,保障了设施安全。
4.3顶管出洞顶管出洞前,必要进行如下控制,保证顶管顺利出洞。
(1)对顶管整个系统安装,单机调试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设备联运调试。
(2)检查洞口橡胶止水圈安装与否牢固,尺寸与否精确,与否能完全封堵机头与洞口空隙。
(3)检查洞口前方土体与否正采用了加固办法,洞口前方与否建立了沉降监测。
机头出洞时,顶进操作应谨慎平稳匀速推动,首节管出洞口后应及时开始均匀压注触变泥浆。
在管节出洞10—20m范畴内,检查并督促施工员将切土、出泥、顶速、土压、轴线、标高等施工参数逐渐调节至正常状态。
二、顶管施工应注意问题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沿管线土层变化频繁,因此在顶管施工前必要理解土层变化状况;此外对于要通过回填土地段,需要提前加固解决,以防顶管施工后地表有过大下沉。
2、有毒气体检测与防护顶管施工地层普通会通过淤泥层,腐烂动、植物体会在地下形成有毒气体汇集体,危害施工人员健康和生命。
因此有人员在顶管内操作状况下,需要定期监测管内有毒气体含量,采用通风装置予以解决。
3、超前探查地下管线尽管先进顶管设备具备在施工时探查迈进路线不远距离管线能力,但是采用在地面提前查明地下管线仍是值得开展,这对于保证通讯、电力、上水、排水、煤气等其他管线安全运营,保证公众正常生活很有必要。
4、穿越建筑时对基本探查顶管在建筑物基本下施工时,需要明确施工路线上所遇到基本类型,对于某些基本在顶管顶进前可采用托换、加固办法。
(1)汛期施工问题。
汛期施工,应做好防汛防台工作,特别是要防止井内进水,机头被淹、停电等状况发生,以免影响正常工程进度。
应做好已施工沉井顶部预留筋防潮工作减少不必要人工投入。
(2)管材供应问题。
管材质量,必要虽时抽查,防止在施工期有不合格管材进场。
在施工期间,应保证管材持续供应。
否则,不但影响施工进度,同步因主千斤顶顶力太大,对设备、对后座都会带来不良后果,易产生安全隐患。
三、危险源辨识(1)、物体打击1.顶管工作井、接受井施工过程中独脚吊杆起吊重物时绳断、脱钩、井上物体放置不当跌入井下导致物体打击。
2.顶管施工过程中吊车向工作井内下管挂管方式不当及钢丝绳卡头连接不当,钢丝绳断裂导致物体打击。
3.顶管过程中顶铁放置不当导致蹦铁产生物体打击。
4.开槽埋管施工过程中沟槽边物体放置不当跌入沟内导致物体打击。
5.顶管管材放置不当导致滑管产生物体打击。
6.顶管机高压油管脱落,高压油产生物体打击。
(2)、土方坍塌1.开槽埋管施工中支护不及时导致沟槽坍塌。
2.开槽埋管施工中砼路面下形成神仙土导致土方坍塌。
3.顶管工作井及接受井逆作法施工中砼井壁灌注不及时导致土方坍塌。
4.顶管工作井及接受井施工中随意变化井壁构造导致土方坍塌。
5.顶管施工中,顶进人工回填卵石地层及其他不稳定地层掘进过长导致土方坍塌。
(3)、高空坠落1.顶管工作井及接受井施工过程中,井边围栏不围护或围护不当导致高空坠落;上下人爬梯安装不当导致高空坠落;独脚吊杆操作人员不系安全带导致高空坠落。
2.工作井进场及转场施工中,搭设龙门吊,拆、装简易出土龙门吊,工作人员不系安全带导致高空坠落。
(4)、触电1.工地施工用电及生活用电、配电线路不符合安全规定导致漏电。
2.电缆线老化、与使用功率不匹配导致漏电。
3.线缆接头未用绝缘胶布包扎,接头处设搭接导致脱落。
4.各种电器没有防雨、防潮办法导致漏电。
5.穿越各路口明设电缆没加设防护套管产生漏电。
6.无上岗证擅自上岗作业导致事故。
(5)、有害气体危害1.顶管及开槽埋管施工过程中挖断不明管道导致气体泄露。
2.进入现状给水井及排水检查井不留排气时间,导致气体危害。
(6)、交通事故1.顶管工作井、接受井、开槽埋管施工作业面未按规定围护防护栏。
2.施工作业现场未按规定设立安全警示牌、限速牌、禁止通行牌、夜间警示灯或警示灯夜间不亮导致交通事故。
(7)、公用设施破坏1.地下给水管、排水管在施工中破坏。
2.地下燃气管道在施工中破坏。
3.地下光缆、电缆在施工中破坏。
4.地上路边电杆在施工中破坏。
5.地上空中电线在施工中破坏。
四、危险源防止(1)、物体打击防止1.顶管工作井、接受井施工过程中独脚吊杆主吊钢丝绳连接处卡头每处不应少于2个;钢丝绳每两天检查一次;吊土麻绳直径不应不不大于20mm,每天检查两次。
起吊块状物体应装框或用吊布;吊勾应有防脱落装置;井上物体放置应距井边2米以外。
圆形易滚动物体应设片塞;堆集物体高度不应不不大于1.5米。
2.顶管施工下管时应使用专用起吊设备,改用其他装置时应通过关于人员准许。
吊杆钢丝绳卡头连接不应少于2个,挂管工具应使用专用工具。
主吊钢丝绳每3天检查一次。
3.顶管使用顶钢应使用专用圆形顶钢,当使用其他长形顶钢时应有防蹦铁装置。
4.沟槽边1米以内不准堆放物体;管材应分散放置,不准堆码。
5.顶管管材在井边放置不准堆码,管材应用卡塞固定。
6.顶管机高压油管接头应联接牢固,每3天检查一次,有问题及时更换。
(2)、土方坍塌事故防止1.开槽埋管施工中钢板桩及支撑杆设立现场技术人员施工前应按施工规范及技术规定进行交底。
钢板桩之间土方挖除后应立即安装横支撑,无支撑时沟槽内禁止下人。
2.沟槽开挖禁止掏挖神仙土。
如因地质问题导致塌方形成神仙土,悬空砼路面板应及时清除。
3.顶管工作井及接受井逆作法灌注砼井壁时分层高度不应不不大于1.2m。
4.顶管工作井及接受井如地层构造发生变化,确需变化原设计井壁构造时应告知有关人员,批准后方可变化。
5.采用人工掏土顶管施工,机头工具管刃脚应始终保持在土体之内。
(3)、高空坠落事故防止1、顶管工作井及接受井边围栏应使用国标脚手杆,禁止使用薄壁不合格材料做围护杆。
围护立杆应进一步砼井壁不不大于200mm,井边围栏详细搭设尺寸应按设计图纸施工。
不得随意更改。
井内上下人爬梯要焊接全封闭护栏。
独脚吊杆操作人员要系安全带。
2、工作井、接受井进场、转场、搭设简易龙门吊、拆除简易吊脚手架杆时现场技术人员应进行安全交底,交代搭、拆顺序,施工作业人员需带安全带。
(4)、触电事故防止1.工地施工用电及生活用电配备应由专业电工按《施工现场暂时用电安全技术交底规范》有关规定进行配备。
2.电缆线有效期限应进行登记标记,年久老化与使用功率不匹配电线、电缆禁止使用。
3.各种电器应设立防潮办法,所有线、缆接头应、打结,并用绝缘胶布包扎。
4.所有穿越各路口明设电缆必要加设钢管防护套。
(5)、有害气体事故防止1.顶管施工应安装送风装置向工作面送风,顶进过程中发现不明管道时应告知关于人员,禁止擅自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