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水北调水进京后北京市地下水利用与保护

南水北调水进京后北京市地下水利用与保护

另一方面, 在外调水源的同时, 北京市还将充 分挖掘内部潜力, 大力利用再生水, 逐步实现循环
20
水务。根据 《北京市水资源综合规划》, 2010 年和 2020 年北京市全市再生水利用量将分别达到 6 亿 m3 和 8 亿 m3 , 主要用于农业、生态环境和城镇工 业生活。
通过对北京市平原区水资源供需分析表明, 南 水北调工程通水后, 在地下水按多年平均可开采量 供水的条件下, 虽然在偏枯水年北京市平原区存在 一定缺口, 需要超采部分地下水, 但超采量大大减 小; 在平水年会有一定的水量富余。因此, 南水北 调来水后, 北京市的水资源供求形势将大为改善, 这就为有效地遏制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持续下降的 局面, 恢复涵养地下水源, 改善地下水环境提供了 有力的水源保障。
根据 《南水北调中线 一期工程项目建 议书》, 2010 年中线一期分配给北京市的口门水量为 12 4 亿 m3 , 入境水量为 10 5 亿 m3 。远期, 中 线工程 的规划调水分配给北京市的入境水量为 14 亿 m3。
作为快速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 北京市将优先 利用南水北调水来保证市区和部分新城生活和工业 用水, 直接供水控制面积约 3247 km2 ; 通 过与官 厅、密云水库供水系统联合调度, 总受益范围将达 到 5876 km2, 占平原区面积的 90% 。
年~ 2004 年的系列年型, 则预测地下水位将在现 有的基础上继续下降, 城区地下水埋深将达到 35m 左右; 郊县地下水平均埋深 28m 左右。 4 2 地下水储量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 ( 如地表渗漏增加、降 水补给增大等) 的前提下, 仅考虑地下水的限采效 应, 在偏枯水年, 由于地下水总补给量小, 须动用 部分地下库存, 因此地下水储量仍持续减少; 平水 年, 地下水储量将得到补充, 年增加约 3 亿 m3。
3 南水北调水进京后地下水利用保护方案
目前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区主要分布 在北京市区、城近郊区、顺义、大兴、昌平的部分 区域, 除昌平、顺义外, 上述严重超采区也是南水 北调工程的直接受水区。因此, 南水北调来水后应 充分利用南水北调水, 替代部分地下水, 减少地下 水开采量, 尤其是对严重超采区应严格控制地下水 开采, 加强地下水的保护和涵养。通过对南水北调 来水后平原区水资源供需分析和地下水的替代水源 分析, 在南水北调来水 10 5 亿 m3 条件下, 北京市 平原区地下水可在现状年均 24 亿 m3开采量的基础 上压减 4 0 亿 m3。其 中城 八区 地下 水 年均 压采 1 8 亿 m3 , 郊区县压采 2 2 亿 m3 , 基本上实现不 超采。具体方案为: 3 1 城八区
联合调度形成的不同量级洪水组合规律及对河道危 害程度是十分有益的。在暴雨洪水分析的基础上, 需对科学预报调度过程进一步深入总结, 在理论上 也需要深入探索。如河库联合调度的水文模型, 洪 峰演进及组合, 洪水量级的变化, 以及防洪效益评 估等等, 都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 上接第 21 页)
35 6% 。 由于辽河流域水库预泄调度的实施和库群联合
调度、河库联合调度, 水库错峰、削峰作用十分突 出, 大大减轻了下游河道防洪压力, 实现了水库防 洪减灾效益的最大化。
河流 浑河
辽河
站名
沈阳 黄腊坨 邢家窝堡
铁岭 马虎山 平安堡
辽中 六间房
表 2 辽浑太河干流主要控制水文站洪水预报精度统计表
洪峰预报值
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为 22 87
亿 m3 , 可开采量 19 6 亿 m3。1999 年以来, 北京 市遭遇连续干旱, 年降水比多 年平均减少 22% ~ 37% 。连续干旱导致地表可供水量减少, 相应的地 下水开采量增大, 平原区年均地下水实际开采量达 24 亿 m 3 左右。
持续的地下水超采, 导致地下水环境的恶化, 主要表现在: 1 1 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 地下水储量减少
水文水资源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06 年第 5 期
采地下水量。南水北调工程除向中心城供水外, 还 供给通州、大兴、房山、门头沟等新城工业和生活 用水。与此同时, 由于中心城利用南水北调水源, 将使北京市北部密云、昌平等新城可以利用部分密 云水库水。因此这些新城现有的以地下水作为水源的 供水厂开采量下降, 可压减地下水开采量 0 7 亿 m3。
根据城八区目前的供水格局, 未来地下水压采 的重点应首先是自备井, 其次是地下水厂水源。南 水北调工程通水后, 随 着城区自来水 供水率的提 高, 城市生活和工业自备井供水量在现状基础上可 压采 1 5 亿 m3 。再考虑到未来海淀山后和丰台河 西农业用水量的减少和再生水的利用, 压减农业灌 溉开采量 0 3 亿 m3 。 3 2 郊区县
截至到 2005 年底, 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埋深 已达到 20m, 与 1980 年相比, 地下水位平均下降 14m, 地下水储量累计减少 71 亿 m3。
目前北京 市平 原区地 下水 超采面 积达 5659km2, 占平原区面积的 88% 。其中严重超采区 2186 km 2, 占全部超采区面积的 39% 。地下水超 采区分布如图 1。 1 2 地下水降落漏斗扩大
99 40
1550
1650
- 100
93 94
预见期 ( 小时)
4 9 84 32 38 44 93 93
5 结语
对辽河流域 05 8 暴雨洪水进行科学防控, 是我们从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 转变的一次大 胆实 践, 通过暴雨洪水规律及洪水预报分析, 对于掌握 该流域暴雨洪水形成的条件和变化规律, 掌握河库
引言
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 是一个正在快速发 展的国际大都市。但北京又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 的地区, 人均水资源量不足 300m3。为了满足日益 增长的用水需求, 在地表水资 源严重不足的 条件 下, 不得不依靠大量开采地下水来保证供水。目前 北京市地下水供水量在总供水量中的比例已由八十 年代的 57% 上升到了 77% 。
水文水资源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06 年第 5 期
南水北调水进京后 北京市地下水利用与保护
李会安1 窦艳兵2
( 1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 100044; 2 北京市水文总站 北京 100039)
【摘要】 南水北调工程为北京市地 下水环 境改 善提供 了水 源条件。 本文针 对北 京市 地下水 环境 现状及 存在 问 题, 分析了南水北调后北京市水资源形势, 提出了南水北调来水后北京市地下水 开发利用方 案和相应 保障措施, 预测了地下水开发利用和保护效果。 【关键词】 南水北调 北京市 地下水 保护 利用 【中图分类号】 T V 211 1+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2469 ( 2006) 05- 0019- 04
长期过量的开采地下水, 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地下水环境恶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在大大 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紧缺局面的同时, 也将改变北京 市水资源配置格局, 为缓解地下水超采问题, 改善 地下水环境提供了水源条件。
1 北京市地下水环境现状
北京 市 总 面 积 16800K m2 , 其 中 山 区 面 积 10400K m2, 占总面积的 62% ; 平原区 ( 不包括延 庆盆地) 面积 6400km2, 占 总面积的 38% 。北 京 市平原区在行政区域上包括市中心四区、朝阳、大 兴、通州、顺义的全部和海淀、丰台、石景山、昌 平、怀柔、密云、平谷、房山的部分地区, 是北京 市主要经济社会活动区, 也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受益 区。因此, 本文主要对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环境进 行分析。
需要指出的是, 对于像北京市这样城市生活和 工业用水占较大比重的国际化大都市, 地下水压采 并非要废除现有的开采井, 而是减少开采井的开采
量或在一段时期内停止部分开采井开采, 但仍需保 留这些井以作备用。尤其是对城区自备井, 必须保 留适当的备用能力, 以应对突发的供水事件, 确保 首都供水安全。
4 效果分析
( 下转第 26 页)
21
水文水资源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06 年第 5 期
由于主要大型水库在 05 8 洪水发生前预泄 了 14 13 亿 m3/ s 迎洪水量, 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大 伙房、观 音 阁、清 河、 柴 河 4 座 水 库 预 泄 水 量 8 33 亿 m3 / s, 占总预泄量的 59% , 其中大伙房水 库预 泄 水 量 为 5 03 亿 m 3/ s, 占 总 预 泄 量 的
5 结论与建议
南水北调来水后, 通过地下水限采可以有效遏 制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状况, 从多年平均看, 北京 市平原区地下水位将得到一定回升, 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改善北京市地下水环境, 缓解由于地下水超采 带来的负面效应, 对增加北京市战略储备水源、建 设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具有积极的作用。
从 1955 年到上世纪末, 北京市地面累积沉降 量大于 100m m 的面积为 1826 km 2, 最大累计沉降 量 722mm。
图 1 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超采区分布
2 南水北调水进京后北京市水资源形势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北京市需 水量逐步 增 加。据预测, 2010 年北京市平原区在平水 年和偏 枯水年, 用水需求将 分别达到 37 8 亿 m3 和 39 3 亿 m3。在没有外来水源的情况下, 即使考虑再生 水的利用, 同期可供 水量仅有 36 2 亿 m3 和 33 1 亿 m3 , 分别缺水 1 6 亿 m3 和 6 2 亿 m 3 。到 2020 年, 如果没有外来水源, 则平原区平水年和偏枯水 年的缺水量将会达到 7 4 亿 m3 和 11 7 亿 m 3 。缺 水主要出现在城区和近郊区。
实际出现值
预报偏差
预报精度
( m 3/ s)
( m3 / s)
( m3/ s)
(%)
3700
3690
10
99 7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