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的特色历史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
我的家乡廊坊位于河北省中部偏东,地处京津两大城市之间,被誉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
早在公元前4300年,廊坊人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聚居耕种,创造和延续着人类的文明。
廊坊历史悠久。
据史书记载,4000年前“黄帝制天下以立万国始经安墟”,“安墟”即在现安次区常道村附近。
现境域在春秋战国时期为燕国封疆,秦朝时分属渔阳郡、广阳郡、巨鹿郡管辖,汉朝、唐朝时属幽州管辖。
解放初期隶属天津专署,1968年天津地区行政中心迁至廊坊,1974年改称廊坊地区,1988年9月,国务院批准廊坊地区改为省辖地级廊坊市,实行市领导县的行政新体制。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廊坊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发展基础,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成为中外客商投资置业的理想场所。
我的家乡廊坊也曾有一段辉煌的历史!那就是发生在庚子年初夏的廊坊大捷,是中国近代史上撼人心魄的一次重大战役,是整个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件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大事。
在这次战斗中,中国人民敢于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勇气概震惊了世界。
近百年来,“廊坊大捷”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一直鼓舞着廊坊人民。
1900年6月10日,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国拼凑2064名官兵组成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出发,原计划当天下午到达北京,但是在廊坊一带遇到了义和团的奋力阻击。
上述帝国主义列强,以“救援北京使馆”为借口,组织了一支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
尔为司令、美国海军上校麦卡加拉为副司令、俄国上校沃嗄克任参谋长2千多人的联军。
西摩尔和他的联军,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惯了,认为此趟北京之行,从天津到北京有铁路之便利,对一支有枪炮武装的外国军队来说,乃是朝发夕至、瞬息可成的事情。
这支由现代化的枪支、火炮和装甲列车组成的侵略军遭到惨败,不得不于6月18日退回杨村,在义和团的追击下,再败回天津西站。
这支队伍从天津老龙头出发时以军乐队壮行,最后变成一支长长的担架队沮丧地败回。
义和团在廊坊抗击八国联军这出色的一役,不仅阻止了洋兵更多地进入北京,而且也大大坚定了天津人民的抗战决心。
从而使得天津和北京没能遽然陷入帝国主义列强手中。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这一震惊中外的廊坊大捷史实永传佳话。
廊坊大捷一役,从11日开始到18日结束,共打死八国联军62人,负伤332人。
义和团、清军、平民群众死伤近千人。
西摩尔事后回忆说:“如果义和团所用武器是近代枪炮,那么,我率领的联军必定会全军覆灭”。
再说说我们的自然资源,廊坊自然资源丰富,有平坦肥沃的土地,四季分明的气候,类型多样的植被,蕴藏丰富的矿产。
良好的自然条件,为廊坊经济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土地资源:廊坊土地资源比较丰富,除北部有76平方公里的低山丘陵外,98%的土地为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地层深厚,土壤类型多样,适宜种植多种作物。
水资源:廊坊处在海河流域中下游,水系发达,流经本市的大小河流有20条,一般平均每年可拦蓄地表水3.33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7.74亿立方米。
图灯”、“计划生育灯”等,造型新颖,别具一格。
胜芳花灯曾多次参加全国性的大型民间工艺美术展览,影响很大。
自清中叶以来,胜芳扎制花
玉石雕刻王泊村于20世纪60年代末,从天津引进玉雕技术,开始时仅雕葡萄、瓜、果、梨、桃之类的小型玉件,后逐步掌握了磨雕大、中型玉件的技术,相继生产出仕女、套佛、玉如意、花熏、玉环炉和大型佛人、卧马、怪兽等,工艺精细、惟妙惟肖,产品直接参加广交会,远销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家,被外商视为珍宝,重金购求。
陶瓷彩绘1984年,靳家堡村引进仿古瓷彩绘技术,主要仿制明、清两代的绣墩、瓶罐、鱼缸、花盆及人物等产品,其中瓷板画《清明上河图》、《百骏图》、《百美图》、《八骏图》等,在广交会上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好评,产品行销海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经过这次调研我对家乡有了更多的了解,我深爱我的家乡,这片生我育我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