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拜金主义影响下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浅谈拜金主义影响下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浅谈拜金主义影响下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发表时间:2009-05-19T14:51:20.670Z 来源:《中华现代教育》总第36期供稿作者:高德英[导读] 本文分析了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进一步阐述了当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并就如何抵制拜金主义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拜金主义日益盛行,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也深受拜金主义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进一步阐述了当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并就如何抵制拜金主义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拜金主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此同时,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西方一些消极腐朽的思想也随之而来,正逐渐影响着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职业道德状况,关系到我国教育质量和广大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系到教育兴国的千秋大业,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成败。

然而,受西方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当前我国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一、当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现状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的教师,数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人才,同时也为维护和发扬高尚的师德传统做出了不懈努力。

总体上看来,当前我国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是很好的:他们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为人师表,恪尽职守,尽职尽责,表现出了优秀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然而,在市场经济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尤其是在当前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背景下,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一些教师胸无大志,唯利是图,道德败坏,物欲至上,道德水准严重下降,难以为人师表的情况。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教师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异化。

在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下,有些教师把物资、金钱看成是实现人生价值根本保证,忘记了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辜负了人民的重托。

2.部分教师职业意识淡薄。

教师职业意识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师的身份,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自己言行举止在学生中产生的影响和认识。

有些教师不把自己当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是作为进行等价交换的商人。

学生支付了多少学费就会得到相等价值的知识。

这种现象在时下流行的各种辅导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他们那里,知识往往被明码标价,完全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3.部分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

部分教师仅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看作是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

由此,有的教师为了追求物质利益,对教学敷衍塞责,放松本职工作,热中社会兼职,出现随意调课、停课、请人代课等现象,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有的教师对科研急功近利,学术浮躁,科研论文到处摘抄。

4.部分教师难以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而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这是对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

学生的良好行为和优秀品质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的高尚品行来熏陶。

目前,部分教师忽视了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不能很好地在学生中起到表率作用。

有的教师纪律松懈,随意迟到、早退甚至旷课。

5.部分老师对学生漠不关心。

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

目前仍存在着部分教师对各方面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采取讽刺、挖苦等。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根本保证。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教师的道德示范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对于一个正处在生长和发育阶段的学生来讲,在他的道德信念形成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鉴别能力,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往往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

所以,教师的道德水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水平。

为了保证未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教师既是人才的培养者,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示范者,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施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人们的行为、心理和思维方式在不同文化和思想的交流中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这些变化一方面为我们吸收西方有益的科学文化成果,更好的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也会使腐朽的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长驱直入,弱化国民的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造成思想观念的剧烈冲突。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就能更好地引领社会文化思想潮流,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
1.加强要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

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坚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共产主义信念。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教师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

2.加强教师的师德基本理论学习与开展先进典型教育相结合。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教师伦理学》等法律法规使教师在理论上了解师德的原则、规范和意义,为教师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提供内在动力。

先进典型是教育目标体系的生动描述和形象显现。

先进典型教育摆脱了理论教育的枯燥,可以使师德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健全监督机制,完善奖惩制度。

学校要成立德育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德育建设规划和活动,针对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要通过听课制度,教学评估制度,对教师的教学纪律,教学效果进行检查,严肃教育教学纪律。

奖惩制度为教师加强道德修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种机制的良好运行不断推动师德建设。

建立师德工作奖励制度和师德一票否决制。

经过考评,对师德优秀者大力表彰和奖励。

4.不断自我激励,变他律为自律。

自我激励就是教师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鼓励自己为达到更高的师德水平而努力的过程。

自我激励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重要保障。

他的作用和目的在于激发教师进行自我修养的内在动力,强化和磨练克服各种障碍和阻力的毅力。

一个人要始终保持一种清晰的理性自觉的职业道德意识,并来指导自己的职业行为,关键在于把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意志,实现他律到自律的转变,成为自身道德生活的主人。

教师是特殊的劳动者,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教师所创造出的产品价值是其他任何产品都不能比拟的。

作为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身师德水平。

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在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上;要进一步提高师德认识,坚定师德信念,充分认识履行师德对教书育人的深远意义,从而激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道德情感,按照师德的评判标准,主动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教书育人的业务能力,使师德建设切实有效,变他律为自律。

【参考文献】
[1]龚乐进等.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范茂盛.也谈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J].世纪桥,2007(7).
[3]张运霞.如何推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J].社会主义研究,2003(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