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小故事
这是一部献给九岁到十三岁小学生的书,是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撰写的,内容新颖,情节感人至深.凡是读过这部书的人,都将无法抗拒它的魅力,是无可争议的"爱"的典范.它所激荡的情节无不使人流下动情的泪水。
此书充满了儿童情趣的幽默语言和十九世纪意大利引人入胜的习俗风尚,描写了发生在学校、班级和家里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父母对儿女的一片挚爱之心和殷殷期盼,师生、朋友、同学之间的爱和友谊,对祖国神圣的爱无不溢流于纸上,动人心魂,其中的"每月故事"在意大利和许多国家早已家喻户晓,成了教育和鼓励孩子们的积极进取的名篇佳作。
此书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孩子的眼光来写孩子的生活和思想,更贴近孩子的
内心世界,也更能被孩子们接受,是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为人子女者一生必读的教育经典,学习范本部分情节概括(带号为重点情节)旁边为另一个名字十月:1开学的第一天(无概括)
2 我们的老师
配巴尼先生叫我们默写,他看见有一个脸上生着红粒的学生,就问他有没有发热。
一个学生乘着先生没注意,跳上椅子玩起洋娃娃。
默写完了先生教育我们要用功,要规矩。
放学后,那个跳上椅子的学生请求饶恕,先生原谅了他。
2、灾难(一个不幸事件)
一个叫洛佩谛的学生,上学时在街上看见一个一年级的小孩在路上摔倒了。
此时,有一辆马车向他驶来,于是洛佩谛大胆地跳了过去,把他拖救出来。
不料自己的脚被车子轧伤了。
大家都称赞洛佩谛是个勇敢的孩子。
3、格拉勃利亚的孩子
有一个来自格拉勃利亚的意大利男孩来到班级里。
老师告诉同学们不管在哪所学校,同学们都应该亲如一家,不应该因为来自不同地区的孩子就歧视他。
因此,在班长德罗西的带领下,同学们纷纷赠送礼物给那位新生并和谐相处。
4、宽宏大量的品德()
一天,班级里的三四个小孩正在取笑家庭贫穷有残疾的同学克洛西。
克洛西大怒,将墨水瓶向弗朗蒂掷去,却打着了老师。
卡罗纳怕克洛西受罚便替他顶罪。
但最后克洛西承认了错误,老师批评教育了那些欺负克洛西的同学。
安利柯由此看出卡罗纳的美好品德。
5、在阁楼上
母亲带安利柯去看望报纸上登载的穷妇人。
在她住的阁楼里,安利柯发现原来她是残臂穷困的克洛西的母亲。
阁楼里的物品简陋,克洛西连读书的灯也没有但仍然刻苦读书。
母亲由此教育安利柯要像克洛西一样刻苦用功。
★6、帕多瓦的爱国少年(每月故事)
一位帕多瓦的少年被父母卖给了戏法班子,饱受困苦。
又辗转法国、西班牙,后来逃出来,得到意大利领事馆的帮助,登上回家的船,船上的一些旅客给了他一些铜币,少年起初很高兴,后来他听到那些人辱骂他的祖国,他毫不犹豫地将钱砸还给他们,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十一月:
7、清扫烟囱的孩子
一个清扫烟囱的孩子因为不小心弄丢了自己挣来的三十个铜币,因害怕师傅打他而哭泣。
几个三年级女生知道后,号召大家募捐,结果许多人都掏出钱赠给孩子,没带钱的女孩便送给孩子一些鲜花。
孩子高兴地擦干了眼泪。
8、万灵节
万灵节――一个祭祀所有死者的日子。
在这一天,安利柯的母亲写了一封信给他,告诉他应该向所有的死者寄托哀思,特别是那些所有为少年儿童死去的人。
9、卖炭者与绅士
绅士的儿子诺比斯在与烧炭工的儿子倍梯争执时,气急败坏的辱骂了倍梯的父亲,绅士知道后,逼着儿子向烧炭工和他的儿子道歉,又要求老师将他们安排坐在一起,绅士与烧炭工亲切握手,诺比斯和倍梯友好拥抱,老师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
10、我的同学可莱谛
我在散步时遇到可莱谛。
他正忙着搬运木柴,还一边复习功课。
随后,我跟着他到他家做客。
可莱谛到家后还是忙个不停,做作业、卖木柴、为妈妈煮咖啡、照顾妈妈。
当货车来了,他又忙着搬木柴。
我很羡慕可莱谛的幸福――既学习,又劳动,为父母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