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化学试题

中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化学试题

化学试题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负责主导这一年的纪念活动。

国际化学年的主题是()A.“化学,改变世界的创新”B.“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C.“化学,改变今天的世界,创造未来的生活”D.“化学照耀世界”2、下列选项中,不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的是A、自主学习B、探究学习C、自由学习D、合作学习3、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H4NO3,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5B. 1:9C. 1:8D.2:54、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Ba2+、SO42-、I-、S2-。

分别取样:①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②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

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A.Na+B.SO42-C.Ba2+D.NH4+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金属钠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少量水B.可用溴水除去苯中含有少量的苯酚C.可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少量的乙酸D.可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6、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 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7、25℃时,向10mL 0.01mol/LKOH溶液中滴加0.01mol/L苯酚溶液,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A.pH>7时,c(C6H5O-)>c(K+)>c(H+)>c(OH-)B.pH<7时,c(K+)>c(C6H5O-)>c(H+)>c(OH-)C.V[C6H5OH(aq)]=10mL时,c(K+)=c(C6H5O-)>c(OH-)=c(H+)D.V[C6H5OH(aq)]=20mL时,c(C6H5O-)+c(C6H5OH)=2c(K+)8、短周期元素X、Y 、Z 和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元素Z的一种单质常温常压下为白色蜡状固体,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元素W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W2B. 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C. 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D. 元素X 、Z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9、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无机物A、B、C、D、E、X存在如右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Na CO,C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则A一定是氯气,且D和E不反应A.若X是23Fe OB.若A是单质,B和D的反应是OH—+HCO3—==H2O+CO32—,则E一定能还原23Na O,其电子式是C.若D为CO,C能和E反应,则A一定为22D.若D为白色沉淀,与A摩尔质量相等,则X一定是铝盐10、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OH数目为0.2N AA. 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B. 0.1molFe 与0.1mol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 AC. 室温下,21.0 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1.5N AD. 标准状况下,22.4L 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 A二、非选择题11、(8分)高中化学新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个课程模块组成,其中必修包括化学1和化学2,选修包括6个模块,分别是、化学与技术、、、和实验化学。

12、(8分)现行高考考试大纲(大纲版)指出: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和、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五个方面。

13、(10分)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的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并开发出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

已知H2(g)、CO(g)和CH3OH(l)的燃烧热△H分别为—285.8kJ·mol-1、—283.0kJ·mol-1和—726.5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太阳能分解10mol水消耗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kJ;(2)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在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由CO 2和H 2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查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注:T 1、T 2均大于3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温度为T 1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CH 3OH)=AA t n mol·L -1·min -1②T 1> T 2③该反应为放热反应④处于A 点的反应体系从T 1变到T 2,达到平衡时23()()n H n CH OH 增大(4)在T 1温度时,将1molCO 2和3molH 2充入一密闭恒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O 2转化率为a , 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 ;(5)在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负极的反应式为 。

14、(8分)图中X 、Y 、Z 、 W 是地壳含量排在前四位的元素组成的常见单质,其它为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单质Y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R的化学式是。

(2)写出A与W反应转化成X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A和D的稀溶液反应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4)向含4mol D的稀溶液中,逐渐加入X粉末至过量。

假设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请在坐标系中画出n(X2+)随n(X)变化的示意图,并标出n(X2+)的最大值。

15、(10分)固态化合物A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可与水发生反应,甲组同学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进行探究实验。

(1)试验中,Ⅱ中的试纸变蓝,Ⅳ中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并有M生成,则Ⅲ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乙组同学进行同样实验,但装置连接顺序为Ⅰ——Ⅲ——Ⅳ——Ⅱ——Ⅴ——Ⅵ,此时Ⅱ中现象为,原因是。

(3)经上述反应,2.5g 化合物A理论上可得0.56L(标准状况)M;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16、(10分)透明聚酯玻璃钢可用于制造导弹的雷达罩和宇航员使用的氧气瓶。

制备它的一种配方中含有下列四种物质:(甲)(乙)(丙)(丁)填写下列空白:(1)下列试剂能与甲反应而褪色的是(填标号)a. Br2/CCl4溶液b.石蕊溶液c.酸性KMnO4溶液(2)甲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其中一种不含甲基的羧酸的结构简式:(3)淀粉通过下列转化可以得到乙(其中A—D均为有机物):写出A转化成B的化学方程式。

(4)已知:利用上述信息,以苯、乙烯、氯化氢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合成丙,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化合物丁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10。

丁与FeCl3溶液作用显现特征颜色,且丁分子中烃基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

则丁的结构简式为。

17、(6分)请谈谈旧大纲教材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编排有什么特点?18、(6分)谈谈您对习题讲评课的认识,习题讲评课要注意哪些问题?平时教学您是怎么做的?参考答案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A C C D D A B11、(每空2分)化学与生活、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12、(每空2分)基础理论、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化学计算13、(每小题2分)(1)2858;(2)CH3OH(l) +O2(g)=CO(g)+2 H2O(l) △H=-443.5kJ·mol-1;(3)③④;(4)1-a/2;(5)CH3OH-6e-+H2O=CO2+6H+14、(每小题2分)(1)第二周期第ⅥA族H2SiO3(H4SiO4)(2)8Al+3Fe3O4=9Fe+4Al2O3(3)3Fe3O4+28H++NO3-=9Fe3++14H2O+NO↑(4)15 (每空2分)(1)碱石灰CuO+2NH3△3Cu+3H2O+N2↑(2)试纸变蓝CuO与氨气反应生成的水和未反应的氨气形成氨水,使试纸变蓝(3)Mg3N216、(每小题2分)(1)ac(2)CH2=CH-CH2-CH2-COOH(3)CH2OH(CHOH)4CHO 2CH3CH2OH+2CO2(4)+CH3CH2Cl+HCl(5)17、(每点1分,例子1分共5分)特点:(1)以周期律为理论指导(2)周期律前:个别到一般(举例,如碱金属和卤素)(3)周期律后:一般到个别(如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等)(4)以元素族为主线,知识结构强,系统性好。

知识的应用价值、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没有凸显。

(仅供参考)18、(认识1分,问题2分,方法2分,共5分)(1)认识: 化学习题讲评课是学生在练习或考试之后,教师对其讲解、分析和评价的一种课型,对学生已学的知识起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的重要作用,这种课型是知识的再整理、再综合、再运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探讨解题方法、寻找解题规律、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习题讲评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课型。

(2)问题:①、教学目标模糊,就题论题。

②、教学方式单一,一讲到底。

③、重点不突出,面面俱到。

(3)有效方法①、且慢批评,换位思考。

②、突出重点,师生互讲③、借题引路,授生以渔。

④、一题多变,一题多解。

⏹改一改:改变提问角度、方式和题型⏹扩一扩:所含的知识内容扩大使用范围⏹变一变:从某一原题衍生出许多新题⏹代一代:把某一数据用其它数据替代⏹反一反:把习题因果关系倒过来⏹合一合:把几个题目组合在一起⏹分一分:把某一题目分解为几个小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