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案的设计
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重点) • (6)构建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重点、难点)
案例:《中学“对话教学”的行动研究》
❖中学教师课堂教学的现状的调查研究; ❖中学开展对话教学的有利与不利条件研究; ❖中学教师对话能力的要素及相互作用的研究; ❖中学教师对话能力与其教学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中学教师对话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及方法研究; ❖中学对话教学模式的要素构成及实践策略研究。
– (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研究有利于带动□□;研究有利于转变教学 观念;研究有利于教学方式的改变;研究有利于实施新课程;研究有利于提高教 育教学质量;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研究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等)。
理论依据 课题设计举例 研究意义 研究
提出问题
思路
选题描述: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
三、研究设计的结构——开题报告格式
课题名称 一 问题的提出 三 研究目标与内容 五
研究进度与资源分配计划 七
预期成果与成效 九
二 课题基本情况 四 研究现状 六 研究思路与方法 八 可行性说明 十 参考文献
(一)课题名称
规范
完整
1
2
3
4
简洁
具体
研究对象 +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 小学生 心理行为问题的 实验研究
➢简要说明课题来源,课题类别,课题研究者的 简要信息。
(三)问题的提出
• 1、问题的性质即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 2、预解决的问题或研究假设是什么? • 3、问题提出的背景
• 即根据什么、受到什么启发而进行这个课题研究的,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 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
• 4、重要的研究变量及关键名词 • 5、研究目的与意义
• ①理论意义也叫学术价值,是指研究有利于检验、修正和发展教育理论, 有利于建立新的教育理论体系。
– (研究是对□□理论的细化和补充;研究是对□□理论的具体阐述;研究是对 □□理论的充实等。)
• ②实践意义也叫应用价值,是指研究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学 生的发展,是教育实践迫切解决的问题,研究成果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直 接指导意义。
制
度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的总体路线。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创新能力教学信念的调查研究——基于创新能力内隐理论的视角
研究思路
提出问题 构建框架 研究设计 验证假设 结论建议
关照现实,通过相关研究述评,提出研究问题,并对 研究范围加以限制。
立足创新能力内隐理论研究,界定核心概念,辨析相 关概念,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
教师优质教学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是什么?教师在课堂中 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这些问题的探讨是促进教师专业 发展与改进教学质量的焦点话题,亦是教师教育领域中尚待 解决的问题。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专业的出色表现在于 有意识的思考与组织良好的知识基础。在教学领域,专家教 师的知识基础是理解其优质教学的重要条件。探究专家教师 所具有的知识特点,特别是特定的学科知识及其优秀的课堂 教学表现,有助于促进新教师及有经验教师的专业成长。本 课题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从实证研究角度,考察小学数学 专家教师与非专家教师在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方面的 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是如何影响教师实际的课堂教学及学生 学习的,揭示教师优质教学所必要的专业知识基础。
课题设计举例
研究假设设计2
研究假设6:教师的学科知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与数学 观具有显著影响? 研究假设7: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与 数学观具有显著影响? 研究假设8:高认知水平任务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数学学习 的看法具有显著的影响 研究假设9:教师提问的问题类型、对学生参与回答的期望 程度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习的看法产生显著影响 研究假设10:课堂教学既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 又受教师的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的影响,是介于两者 的中介变量
存在的问题:
一是过于简单,空泛,抽象; 二是内容太多,过于庞杂; 三是与目标不一致; 四是不全面,只谈措施;
案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验研究》
• 研究目标:
– (1)掌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状况。 – (2)探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 (3)构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案例:研究对象与工具设计
研究对象设计 选取15名专家型教师和15名非专家型教师及其所 教的1691名学生。
研究工具设计 1、教师学科知识测量工具;2、学科教学知识测 量工具;3、教师数学观问卷;4、数学任务分析维 度;4、课堂对话分析维度;5、学生数学观问卷。
主要问题
1.空洞无物:宏观背景、空谈理论。漫无边际地空喊口
号如坚持党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 一般性的口号,21世纪……,国际……,素质教育……
2. 问题不清:文不对题。
4、概念术语的界定
要求:
有依据
(尽量采用最权威的、被普遍认可的界定)
可变通
有多种界定时,可选择最符合研究者本意的,也可自己给出界定
易操作(简明易懂,具有可操作性)
要对课题中的关键词下操作性定义,尤其是要解释清楚本研究中相 关概念的实际含义。
5、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什么问题、揭示哪些基本因素(变量)之间的 关系、从而满足教育实践领域哪些需要。
• (2)研究意义
–即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 什么问题。要写清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课题设计举例
研究内容设计
1、专家教师与非专家教师在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知 识方面的比较 2、专家教师与非专家教师在课堂教学变量上的比较 3、教师知识与课堂教学变量之间关系的探讨 4、探讨教师知识、教学变量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
基本架构:背景——问题——原因——对策——成效 注意的问题:
从问题入手来设计内容;清晰,明确,可操作性强,揭示主要的矛盾关 系,而不仅仅是措施;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要条理化,不要写成一大 堆。
• 最好结合图进行论述。
2、研究方法 重点表述清楚三个方面: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工具 研究谁、 怎么研究、怎么分析
(1)研究对象
• 根据自己的选题,确定研究对象 –首先,一定要介绍清楚研究对象来源于哪些地区 –其次,这些研究对象是如何选取的; –第三,研究对象主要是哪个年龄段,哪个学历层次等等; –第四,研究对象大体需要多少人,基本分布等,也可根据 研究的需要对研究对象分类。
(四)研究现状
➢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和 区别。通过查阅资料、搜索发现国内外近似或同一课题研究 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 要点: ➢ 1、一般性地描述和概括相关研究历史和现状。 ➢ 2、列出和介绍代表性的专著、论文、资料等 ➢ 3、相关课题上已经提出的主要理论、观点。 ➢ 4、对已有研究的评论,主要是指出已有研究的局限或缺陷等 ➢ 5、说明本课题将在哪些方面重点突破。
认识、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新对策等。
案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 此课题的研究目标为:
• (1)掌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状况。 • (2)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 (3)构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常见问题
不写研究目标; 目标与内容混合在一起; 目标定得过高,无法进行研究; 目标制订不具体,难以进行评价; 目标与课题不相符; 目标用词不准确; 把研究目标停留在教学目标的层次上
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前人在此问题上究竟做了哪些研究,得出了什么结论 二是前人在哪些地方还做得不够,留下了什么研究的空间 三是前人的研究对于自己的研究有什么启发。
(五)研究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 具体、明了、简练,并具有可评价性(可鉴定性) • 通过研究将得到什么新理论、新理念、新观点、新
(最好以研究框架的形式或者图表)。
1研究内容
大
确 定 利
学 学 生 评
益
教
相
制
关 者
度 的 利
益
相
关
者
分
类
归纳大学学生评教制度利益相 关者格局的演变历程及特点
透析我国大学学生评教制度利 益相关者利益格局的现实样态
探析我国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现 实问题的制度成因
完
善
的 路 径 选 择
大 学 学 生 评 教
教育研究方案的设计
一、研究计划的基本内容
研究什么
01 • 合适标题
• 研究问题 • 假设或待答问题 • 变量名词 • 目标内容
如何研究
03 方法程序
资源配置
为什么研究
02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有何成效
04 预期成效 达到水平、表现形式
二、研究设计论证——开题论证
• 研究设计论证是研究设计工作的重要环节, 为保证研究设计质量,通常要对研究设计进 行论证,也称“开题”或“开题论证”。
课题设计举例
研究变量设计
教师的学科知识:内容知识、实体知识、句法知识; 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解题策略、 课堂教学变量:任务类型、课堂对话 学生学习:学生成绩、学习态度
课题设计举例
研究假设设计1
研究假设1:专家教师与非专家教师在学科知识方面的差异 表现在不同方面(概念的联系、学习的看法) 研究假设2:教师的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显著相关 研究假设3:专家教师与非专家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方面具有 显著差异,专家教师明显好于新手教师 研究假设4:两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任务类型具有显 著差异,专家教师运用了更多较高认知水平的任务类型 研究假设5:两类教师在课堂对话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专家教师更倾向于运用学生的想法 Nhomakorabea题设计举例
研究目的、意义 研究目的:考察小学专家教师与非专家教师在学科 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方面的差异;探讨这些差异是 如何影响教师实际的课堂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揭示 教师优质教学所必要的专业知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