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铁路路基分解

高速铁路路基分解

车运行平均速度降到100-110km/h 。
CRH
3.在列车、线路这一整体系统中,路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变形问题相当复杂,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日本及欧洲等
国虽然实现了高速,但他们都是通过采用高标准的昂贵的 强化线路结构和高质量的养护维修技术来弥补这方面的不 足。 对于高速铁路,轮轨系统应该是车轮、钢轨、道床、路基 各个部分相互作用的整体。因此,在高速铁路技术研究中, 无论机车车辆、轨道结构或路基隧道等专业,都应该把自 己的问题放在整个系统中去考察。
要作用由以下几个方面: (1)基床由足够的强度 (2)基床具有足够的刚度 (3)基床具有良好的排水性 (4)基床有防冻等特殊作用
CRH
2.基床的结构 一般情况,高速铁路路基基床是由基床表层和底
层组成的两层结构。最典型的是德国无碴轨道的 线路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板连续板、混凝土连 续层和支持层、素混凝土、矿渣混凝土、填土、 道碴等。
CRH
1.基床的表层填料 从日、法、德三国和我国铁路以前进行的
少量强化基床的试验研究来看,基床表层 使用的材料大致有以下几类:级配砂砾石、 级配碎石,级配矿物颗粒材料(高炉炉渣)和 各种结合料(如石灰、水泥等) 我国高速铁路路基基床表层填料采用级配 砂砾石和级配碎石。
CRH
2.基床表层结构 高速铁路路基基床表层一般均由两层结构组成,日本、德
分的稳固十分重要。京沪高速铁路路肩宽度为1.4m(双 线)和1.5m(单线)的标准。 二、路基面宽度 1.直线地段路基面宽度(京沪)
2.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值
CRH
三、高速铁路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CRH
CRH
CRH
CRH
CRH
第四节 高速铁路路基基床 CRH
一、基床的作用与结构 1.基床的作用 基床是铁路路基最重要的关键部位,其主
国、法国、西班牙均如此。上层大多要求填料变形模量大, 渗透系数小。在使用级配砂砾石的国家,一般都把基床表 层分成上下两部分。上层较薄,大多为0.2~0.3m,要求 变形模量高,其次,为了提高该层的刚度,颗粒的最大粒 径可适当提高,粗颗粒含量增加。下层的作用偏重于保护, 颗粒粒径应与基床填料匹配,使基床底层填料不能进入基 床表层,同时要求渗透系数小,至少要小于10-4m/s。
我国的京沪高速铁路路基基床由表层和底层组成, 表层厚度为0.7m,底层厚度为3.0m。其中,基 床表层由5~10cm厚的沥青混凝土和65~60cm 厚的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石组成。
CRH
二、基床表层 基床表层是路基直接承受列车荷载的部分,又常
被称为路基的承载层或持力层,因此基床表层的 设计是路基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 自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开始研究东海道新干线路 基以来,主要是研究基床表层的设计及施工问题。 在此之前,日本铁路并无基床表层。
CRH
高速铁路路基
石家庄铁道学院
第一节 高速铁路路基特点 CRH
路基是轨道的基础,也叫线路下部结构。高速 铁路的出现对传统铁路的设计施工和养护提出 了新的挑战,在许多方面深化和改变了传统的 设计方法和关键。
CRH
与普通铁路路基相比,高速铁路路基主要表现为 以下三个特点:
1.高速铁路路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多层结构系统 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轨道、道
第二节 高速铁路路基横断面 CRH
表3-2为国外高速铁路轨道及路基面宽度。 我国京沪高速铁路线间距根据所采用机车 车辆类型、运行速度等因素确定为5m。高 速铁路路基形状为三角形,曲线加宽时, 仍应保持路基面的三角形形状。
CRH
CRH
一、路肩宽度 路肩虽不直接承受列车载荷作用,但它对保证路肩受力部
床、土路基这种结构形式,既有有碴轨道,也有 无碴轨道。对于有碴轨道,在道床和土路基之间, 已抛弃了将道碴层直接放在土路基上的结构形式, 作成了多层结构系统。
CRH
CRH
CRH
CRH
CRH
2.控制变形是路基设计的关键 控制变形是路基设计的关键,采用各种不同路基结构形式
的首要目的是为了给高速线路提供一个高平顺、均匀和稳 定的轨下基础。由散体材料组成的路基是整个线路结构中 最薄弱、最不稳定的环节,是轨道变形的主要来源。 日本东海道新干线的设计时速为220km,由于其在设计中 紧紧采用了轨道的加强措施,而忽略了路基的强化,以至 于从1965年起,因为路基的严重下沉,线路变形严重超 标,不得不对线路以年均30km以上的速度大举整修,列
CRH
3 基床底层 高速铁路路基基床底层填料只能用A、B组
填料或改良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