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怎样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怎样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李新香
人们的各种习惯,大多是从小时候形成的。

那时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使人受用一生。

读书习惯也是如此。

书是知识的重要载体,据说,一个人一生中拥有的三分之二的知识是从书本上学来的。

小学时期是人生记忆最好的时期,此阶段,我们的课程压力不是太大,时间也很充足,正是培养我们良好读书习惯的最佳时机。

这个时期,能否养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将是影响我们一生幸福和发展的大事。

所以,老师希望你们抓住这个最佳时机,培养一定的读书兴趣和良好的读书习惯。

那么如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广泛涉猎课外书籍,课外书籍范围很大,古今中外,浩如烟海,我们该怎样选择呢?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大力建设中小学图书工程,出版了一大批古今中外的名著系列丛书,教育部还颁布了“小学生必读书目”,其目的是让我们继承优秀的中外文化遗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对我们小学生的读书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因此我们要选择的课外书籍应该是适合我们青少年身心健康,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终生受用的书。

同学们可能都了解到了古今中外名人学者关于读书的方法,读书不光是动眼,还要动手、动脑、动口。

培养自己浓厚的读书兴趣,选择“好书”去读,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排除读书的各种干扰因素,不断阅读,才能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因此,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养成专心读书习惯
我们小学生年龄小,好奇爱动,自我控制能力差,因此读书质量就会一定的影响。

开始读书时,我们要一字一句地阅读,这样字字见于书,出于口,发于心,真正做到眼看、心想、口诵、手写。

在学会精心阅读,细心钻研的方法,再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水平。

二、养成查阅工具书习惯
按新课程要求,我们小学二年级学生就应该学会按音序和部首查字典。

到高年级,还要学习《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工具书的查阅方法,这样我们就能运用工具书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通过经常反复地实践,形成技能,养成习惯。

三、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
“心惟口诵,读思结合”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

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而得之则深”,这是对读书规律的深刻总结,值得借鉴。

怎样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呢?一要带着问题读书。

在读书过程中向自己提出种种问题,并通过反复阅读和查阅工具书,力求自己进行解决。

二要按一定的思路读书。

我们在读书中的困难是不会,不知道从哪里去想,因此只要沿着一定的思路去寻找作者的思路和表达方法,就会读有所得。

三要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

如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句子和上下文悟出词在课文中的意思;遇到不理解的句子,可以通过弄清关键词语的意思来理解整个句子,也可以联系上下句子或联系全文领会句子的含义;所以凡是读书,就要自始至终在读中想,想中读,形成习惯。

四、养成不动笔不读书习惯
“不动笔不读书”是徐特立同志的一条读书经验。

怎样动笔呢?比如说,这个字不认识,查查字典,注上拼音;那个词不理解,对照上下文再查查词典,弄懂了做个注释;这是个关键句概括了全段的主旨,批上几个字;那一句不明白,可以打个问号,在书边提出疑点,待以后解决;全文读了几遍,划划层次段落,这里写得精彩,划上圈圈,还可以写上批语;那里读有心得,可以写上几点体会,等等。

这样,就会使我们逐步学会并养成动口、动脑、动手的读书习惯。

手脑并用还能促进我们读书时注意力的集中,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便于记忆,还有助于以后温习。

读书——从小处说,可以开阔视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从大处讲,可以传承文化,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创造出新的文明。

可谓:终身读书终身受益。

养成好的读书习惯,持之以恒地读下去,你们终将成为智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