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阅读不能取代书籍阅读-一辩稿-及参考资料

网络阅读不能取代书籍阅读-一辩稿-及参考资料

网络阅读不能取代书籍阅读各位评委、观众、主席、对方便又下午好!今天我们的生活因为网络而发生了很多改变,而网络阅读也在发展。

有人提出,等到有一天所有的纸质图书都能在互联网上找到,我们不就可以彻底放弃传统书籍了吗?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网络阅读与书籍阅读各有特点,他们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存在一种差异化的竞争。

我方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网络阅读不能取代书籍阅读:首先,从阅读的内容上来看,网络阅读不如书籍阅读厚重和系统。

目前在线全书阅读还存在市场条件不完善、内容良莠不齐的问题,而众所周知,网上大量存在的,更多的是新闻、娱乐八卦、随笔和各种涂鸦,提供的知识快餐文化。

网络对新事物反应敏捷,在新闻传播方面有优势,而书籍阅读更适合宗教、哲学等需要深度思考的经典作品的阅读。

事实上,许多人的网络阅读也就是消遣性的,很少人能真正通过网络系统而全面的学习和摄取知识。

而书籍所承载的知识是经过了沉思、积淀和深度加工的,尤其在文化传承上有不可替代的厚重与理性。

其次,从阅读的方式上来看,网络阅读这种方式本身存在局限性,它必须要一定的硬件设备和上网通道,不方便携带;而且网络文本的呈现方式也具有跳跃性,再加上五花八门的娱乐诱惑,难以形成系统的思考。

而书籍阅读则能在物理情境上给人优越的阅读体验。

书籍不仅传播知识,并且有自身的艺术品位和价值,其外观、质地、版面等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藏书票、藏书印章、题签、标注、评点等,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恒久的魅力。

一册在手,书香漫溢的阅读会带给人闲适与随意的感觉,产生一种无可比拟的文化接受和文化交流上的愉悦。

而网络则是一种虚拟的对象,它不仅无法带给我们在阅读方式上的人文关怀,甚至还会影响健康。

当然,网络更新快,而且可以承载海量信息,我们并不否认它的优点。

我方强调的是,网络尽可以在信息传播和交流上发挥其特长,而书籍阅读能让人真正读到厚重、系统兼有思想性的知识,能够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这是前者所不能取代的。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网络阅读不能取代书籍阅读。

另:可用的点子1.有人提出,现在电子图书正在发展,等到有一天,所有的纸质图书都能在互联网上找到,我们不就可以彻底放弃传统的书籍了吗?不可否认,网络出版更加标准化、更加快捷,并且方便查询,具有传统书籍无法企及的一些优势,但是,相对于纸质图书购买和携带方便,而且随时可读、随处可读,目前电子图书还有其无法解决的局限性:市场条件还不完善,缺乏实际可操作的商业模式;上网条件并非人人具备,网络状况也不甚理想,影响阅读质量;阅读电子图书的专用手持设备成本较高,消费者的购买力受限。

图书出版的主要功能就是对知识文化的深度加工和定型积累,在这方面,电子图书更是无法代替纸质图书。

从许多人的感受来看,他们的初次阅读多是纸质图书,而上网读电子图书,多是再次阅读,目的是查询或检索。

换句话说,读纸质图书是为了学习;读电子图书是为了使用。

电子图书是纸质图书功能的补充和延伸,电子图书不能代替纸质图书。

可以预见,即使实现了网上购物,但绝大多数人还是要逛商场、超市和零售点的,因为它们所承担的销售功能不可能因为网上购物的发展而被取消。

同样的道理,上网与读书原本就是两种不同形态,它们的区别,不仅是信息载体的区别,还代表了各自文化中的不同意义与精神。

不同形态就不存在谁代替谁的问题,只能是一个互相促进、互相推动的关系,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优势互补,共谋发展。

2. 网络的信息量大、速度快,在网上可以及时地找到资料,但网络取代不了书籍的位置。

书传达的不仅仅是信息,而是一种文化。

在网上流览和在灯光下捧着书读的感觉不一样,在网上不能完全地沉浸在作品当中,只能看个大概,而读书在获取知识、思想的同时还是一种享受。

书中一些经典的段落、句子可以让人反复阅读、思考甚至背诵下来,而网络是做不到的。

书籍和网络对人思想影响就像正餐和快餐对人的肚子一样,同样可以填饱,但获取的营养和用餐时的感受是大不相同的。

3. 虽然网上的新闻很多,但多数是看看热闹,遇到关心的事情,我会买报纸证实一下,同样的报道报纸比较准确。

我认为网络和书各有长处。

网络的容量很大速度快,可以将信息及时地传达给读者,另外,下载一部书的开销很少,相对买书的价格就高了许多,这是网络的优势。

但书是作者经过反复思考的,比较严谨和正规的作品。

4. 曾经有过这样一种说法:将来是无书、无纸的社会,将来纸载体会被取代,但我不这么认为。

与以前的竹简、丝帛等载体相比,纸有绝对的优势,所以纸取代了它们,形成了书。

但纸和网络的关系与此不同,它们各有优缺点:制作书的过程较繁琐复杂,所以书对新事物、新现象的反映较慢,但书易于携带,在路途中甚至躺在床上都能阅读;而网络对新事物反映敏捷且容量大,但它一定要有机器和通电设备,携带时受约束。

新闻类的内容网络有优势,而宗教、哲学等需要深度思考的经典作品以书作媒介更好,书是文化的积淀。

网上的内容良莠不齐,甚至可以说糟粕铺天盖地,所以网络上的内容给人不可靠的感觉。

而书这方面就好多了,合法的出版物要经过几道程序的把关,才能与读者见面。

所以我认为网络与书是并存互补的关系。

随着网络的发展,传统的印刷图书非但不会消亡还会繁荣起来。

对年轻人来说,时间有限,应注意精力的分配,不能只上网不读书,有时间到图书馆多看看书、书评,好处不小,对网上的东西要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5.世界读书日:自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以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举办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以鼓励人们阅读。

(世界读书日起源于西班牙)6.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魏玉山提出,备受青年人推崇的网络阅读实际上是一种“浅阅读”,图书的意义在于它所提供的信息,更加接近知识(knowledge),而非一般意义上的信息(information),更加不是大众传媒所追逐的娱乐。

“我们应该收获知识而不光是信息。

”魏玉山认为,网络信息往往是浏览式的、跳跃式的,难以形成专一的系统的思考。

阅读则可以做到这点,这对形成人的抽象思维有好处。

7. 网络阅读的好处我们不可否认,在网上我们可以更多的看到来自不同地方的文章。

有时还可以通过一些超链接找到一些与此文章相关的信息,信息量大而丰富。

这比翻阅图书更节省力气和时间。

但是有利也有弊,网络上的内容有时会出现错误,甚至好久不会更新。

各种版本的图书让人眼花缭乱,各种言论混淆了是非,让人们懒得去思考,使人们难以辨认,真实性有待查证。

而传统阅读有利于人们的抽象思维,它是一种深层次学习和思考的过程。

图书的本质是要体现内容的深刻和文化积累,这一点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同时传统图书阅读难以随身携带,不方便,也是一些人不喜欢传统图书阅读的原因之一。

在生活快节奏,竞争日益激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浮躁心理使人们无法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无法体会到心灵深处对静心深思的渴望。

却陷入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钱财与名利的争斗之中无法自拔。

传统图书阅读和网络阅读有两个主要区别:一是方式不同,二是阅读内容不同。

虽然我们不能保证传统图书阅读内容都是精华,但是网络阅读的精华内容比传统图书阅读还是少得多。

网络内容目前还不能同纸质媒体相提并论。

上网虽然也可以阅读图书和浏览各方面的信息,快捷方便,但事实证明很多人特别是青少年上网沉迷于聊天.玩游戏,很少去阅读图书,有的也只是进行快餐式的浅读而缺乏理性的思考。

现在提倡“全民阅读”,网络是值得引导和关注的重要领域。

这一资源不容忽视,我们可以把一些经典的著作完整准确的放到网上;另一方面必须提高网络深层阅读,加强监督净化网络环境,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大家在网络上也能读的仔细认真。

知识就是力量,提倡多读书,读好书。

在网络日益发展的今天,将网络阅读与传统图书阅读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或许是一个值得改变的良策。

8. 为什么网络不能代替书本呢?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从阅读的可能性上看,书本阅读是具有超时空性的,只要你带着书,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开始自己的阅读;而网络只有在电脑存在的地方才可以,你在旅行在床上是无法享受书本阅读的快乐和惬意的!其次,从阅读的便捷性上看,电脑网络阅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特定的屏幕大小,不能实现快速的翻阅、跳读;而书本阅读是精读和泛读结合,可以一目十行、一目十页,还可以做笔记、做批注,这恰恰是网络所不具有的!再次,从阅读的健康性上看,网络阅读具有一定的电子辐射的,长期驻守在电脑跟前,会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而书本阅读是绝对没有这样的,你绝对不会因为看书,患上电子疾病!又次,从阅读的内容性上看,书本阅读的较大真实性和可靠性,出版书籍不是所有人都有的权利,是需要经过审核和批准的;而网络阅读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值得商榷的,冒名顶替和剽窃抄袭的现象是屡见不鲜了,谁又保证网络文章的绝对真实性呢,保证自己阅读内容的真实性呢?9.电子(纸)阅读器尚不能取代纸质书籍日前,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国家级多媒体数字出版实验室发布的测试报告显示:电子(纸)阅读器发展速度快,大容量存储优势明显,但诸多弱点使它还不能取代纸质书籍.从2007年开始,该实验室先后购置两批14款国内外市场上的主流电子(纸)阅读器,采用专业设备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测试方法,从显示技术、操作功能、扩展能力等方面对这些产品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电子(纸)阅读器产业发展迅速,不到两年全行业已完成一次换代升级.能够将内容和载体分离的特性,使其增大存储容量成为可能,这是受版面和尺寸等限制的传统书籍所不能比的.但目前电子(纸)阅读器还存在许多弱点甚至硬伤,还不能取代纸质书籍.例如它不如印刷书籍那样轻便、柔软、阅读更舒适、易存放、耐撞击;在一些重要格式的支持方面存在缺陷使其本身优势没有被完全挖掘.报告显示,国内产品每项指标都有上乘表现,在技术层面已经和国外产品平分秋色.但是,尽管国产电子(纸)阅读器在使用功能的开发上有优势,但核心显示技术的开发尚未走出实验室,尚未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知识产权.10. 网络阅读会取代传统阅读吗?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于2005年年底开始组织了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日前向社会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六年持续走低,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与此同时,网络阅读率大幅增长,上网阅读率从1999年的3.7%增加到2005年的27.8%,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07%。

阅读量下降者回答的原因也是理由各异。

面对读书的变化,今天我们应该如何阅读?深圳文化学院教授王光:网络阅读不能替代图书阅读近年来中国国民读书率持续降低,有四分之一的读书人的读书时间也在减少。

我们不能因为网络媒体的兴起,就疏忽国民图书阅读率的下降,因为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还是要强调传统阅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