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环境保护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详解
《环境保护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详解
认证中心评定规则
24个质量评审要素中: 全部为A 1项≤B ≤8项,其余为A 出现C项,B>8项
合格 基本合格,整改
不合格
1、职责与资源
1.1 职责 工厂应规定与产品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的职责及相互 关系。 工厂应指定一名质量负责人,授权其负责建立满足本文件 要求的质量体系,并确保其实施和保持。 质量负责人应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
企业标准
备案: 企业 执行自己制定的企业
标准 ,须由当地 技术监督局审批后, 进行备案 。
登记:企业执行国标或 行标 ,
直接拿标准到当地技术监督局进行 登记。
企业标准常见问题: (1)企业标准所引用的国标或行标已修订,企业标准中未及 时更改。如COD、CEMS等。
(2)企业标准中技术要求低于认证标准的要求。如:涉及的 重复性、漂移等。
1
1、职责与资源
1.2 资源 工厂应配备必要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以满足稳定生产符合 认证标准的产品要求。 应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确保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人员具备 必要的能力。 建立并保持适宜产品生产、检验、试验、储存等必要的环境。
职责与资源常见问题
工作 区域小
工作环 境较差
区域划分 不清晰
实验室 不规范
9、产品的一致性
9.1 工厂应对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以确保所 有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9
9、产品的一致性
9.2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产品关键元器件、原材料、 结构等影响产品性能要求因素的变更控制程序, 确保不因部件、材料、结构等的改变而影响产品 整体性能。
常见问题:变更程序文件
9、产品的一致性
9.3 当获得认证的产品(部件、结构、性能等) 发生变更时,应对产品发生变更导致的与认证标 准的符合性进行评估,并报认证机构备案。
10、标志、铭牌、包装、搬运和储存
10.1 出厂产品铭牌标识内容应完整,并符合有 关规定。 对获得环保产品认证证书的企业,工厂应建立文 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妥善保管和使用。获 证产品出厂应有认证2、质量文件和产品标准
2.2 应有完整的产品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审批 手续完备。
常见问题:审批签字不全 文件保存不合要求
3
2、质量文件和产品标准
2.3 产品生产应按照相应的标准(一般为企业标 准)组织生产,并能有效指导和控制产品质量; 产品企业标准应在当地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登记),且产品标准技术性能要求应不低于该 产品的认证标准要求。
(3)入厂检验记录不规范
检验记录应至少包括项目,检验方法和标准,检验结 果,结果判定等项目。 检验日期、检验人员、审核人员签字应手写。 关键元器件的入厂检验后应进行编码,并记录相关信 息,出厂时一起的出厂编号要与关键元器件、部件等 的编号同时记录,以便日后查询使用。
6
5、例行检验和型式检验
5.2 工序检验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对关键工序生产结果的检验检 验规程或作业指导书,明确规定检验的抽样方法、检验项 目、适用方法、判定规则等,以确保其结果满足工序质量 要求。
例1:
原材料存放应设有固定的区域 应设有专门的废物废料区 各工作区域应界限清晰
2
例2:
以实验室为例,监测仪器,特别是水质监测仪器都应 配备独立的、专门的实验室 实验室应配备上下水及通风设施 必要的试验台,特别是放置天平的试验台 存放药剂的柜子和冰箱等
2、质量文件和产品标准
2.1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产品质量管理文 件 ,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相关过程有效运作 。
305文件概述
《环境保护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 力要求》(CCAEPI-GK-305) 简称305文件,2009年改版 10个方面24个质量控制要素
305文件概述
认证中心评定规则
A级
B级
C级
符合要求 或存在微 量缺陷
较少缺陷, 短期整改后 可符合要求
较多缺陷或 严重不足, 短期内难以 符合要求
305文件概述
常见问题: (1)未进行入厂检验 (2)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不规范
建议:对关键元器件进行分类,分别制定检验规则,对抽样 方法、检验方法等进行规定。 检验方法可包括:要求对方提供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或 者自行设计的检验方法等。
例3 电脑主板的检测规范 抽样原则:全检(或抽检) 检验方法:可以根据电路设计的特点,在某几个点 施加一定的电压信号,而在另外相关的点检测应该 出现的电压信号。或用一台实验样机,将待检板换 上检验仪器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记录。
常见问题: (1)无检验记录 (2)检验记录表格不完整,检验日期、产品型号、出 厂编号、检验员签字都有可能缺失。 (3)检验项目不完整,缺检测项目。应按照企业标准 要求进行(企业标准不应低于行业标准要求) (4)检验数据造假, (5)检验项目不科学。
5、例行检验和型式检验
5.4 型式检验 工厂应制定并保持文件化的型式检验程序、检验规程或作 业指导书,明确规定检验的抽样方法、检验项目、适用方 法、判定规则等,以验证产品持续符合企业标准要求。 型式检验一般按企业标准相关规定进行。
(3)缺项,企业标准中通常缺关键技术要求的项目,如在线 水质分析仪中缺对“MTBF”的要求,数采仪中的系统时钟误差 等,有些企业标准对电气安全的要求也有缺失。
(4)企业标准的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项目混淆,有些不适合 作为出厂检验项目的也列入为出厂检验项目,如“MTBF”等。
3、供应商质量控制
3.1 工厂应制定《关键元器件和原材料供 应商清单》,并建立供应商档案。
5、例行检验和型式检验
5.1 关键元器件和原材料的检验/验证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对供应商提供的元器件和原材料的检验 或验证的作业指导书,以确保其质量满足要求。 关键元器件和原材料的检验可由工厂进行,也可以由供应 商完成。当由供应商检验时,工厂应对供应商提出明确的 检验要求。 工厂应保存完整有效的关键元器件和原材料的检验或验证 记录及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及有关检验数据等。
常见问题:关键元器件的供应商档案不全
3、供应商质量控制
3.2 工厂应对外协件加工方提出文件化的 质量要求,并建立质量验收档案记录。
常见问题:缺少对外加工方的文字化的检 验要求
4
3、供应商质量控制
3.3 工厂应对关键元器件和原材料供应商、外协 件加工方进行定期评审,确保其提供的产品持续 符合认证及相关标准要求。相关记录完整有效。 常见问题:未进行定期评审
认证检验: 目前认证需进行的检验采取适用性检测与型式检验相 结合方式开展。
除数采仪外,其余在线监测仪器采用适用性检测报告 作为型式检验报告。
数采仪除需要提供适用性检测报告外,还需要提供气 候、振动、电磁报告。
6、检验(试验)仪器设备
6.1 仪器设备 用于检验和试验的仪器设备应配置齐全 ,设置台账 ,能满 足产品检验需要。 检验和试验的仪器设备应有操作规程,检验人员应具备岗 位能力,必要时要经过培训 ,并能按操作规程要求 ,正确
工厂应保存完整有效的型式检验(或工程验收检验)记录。
7
型式批准: 进口的和国内制造的计量器具均需进行型式批准,取得 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CPA)。
国内制造计量器具企业取得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后, 还应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CMC)。
目前,除总磷、数采仪外,均需取得上述证书。CEMS 需提供各仪表的上述证书。
工厂应保存完整有效的关键工序检验的记录。
常见问题:缺少工序流程卡 建议:每台仪器应有一个工序流程卡,挂(放)在仪器 上面,随每道工序的完成进行检验并记录在上。
5、例行检验和型式检验
5.3 出厂检验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出厂检验规程或作业指导书, 明确规定检验的抽样方法、检验项目、适用方法、判定规 则等,工程类产品应建立并保持安装调试及验收作业指导 书,以确保出厂质量满足要求。 出厂检验一般按企业标准相关规定进行。 工厂应保存完整有效的产品出厂检验(或工程验收检验)
使用仪器设备。
常见问题: (1)没有专门设备管理员 (2)未建立设备档案。 (3)数采仪缺少基准信号发生装置 (4)缺少仪器电气安全性能指标的检测仪器。 (5)检验人员不具有相关专业背景
8
6、检验(试验)仪器设备
6.2 校准和检定 检验仪器设备应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或检定。校准或检 定应溯源至国家基准。对自行校准的仪器设备,应规定校 准方法、验收规则和校准周期等 。设备的校准状态 应能被
型式检验:
应在以下情况之一时进行: (1)新产品鉴定投产; (2)生产工艺或主要材料有重大改变; (3)停产时间在半年以上又恢复生产; (4)正常生产三年; (5)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等。
型式检验的内容应涵盖行业标准要求的所有技术要求
适用性检验: 由环境监测总站实施的,对产品性能进行的检验, 有效期三年
常见问题:随意性强,未进行返修品记录
8、内部质量评审制度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内部质量评审制度,定期对影 响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评审,确保质量体系 的有效性,并保持内部评审记录。 对工厂的投诉尤其是对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投 诉,应保存记录。 对内部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纠正和预防措
施,并进行记录。
常见问题: (1)内审计划 (2)内审记录 (3)人员档案
实验室的试剂配置工序作业指导书
4、生产过程控制
4.2 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关技能培训,具备 相应能力。
常见问题:培训计划 培训记录,
(包括电气知识,分析化学知识)
4、生产过程控制
4.3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生产设备管理(操作维护 保养)制度。
5
5、例行检验和型式检验
例行检验包括关键元器件和原材料进厂检验/验 证、工序检验和出厂检验。型式检验是为验证产 品持续符合企业标准要求进行的检验。
评审项目简单
例:供应商评审 可以对于不同的供应商区别对待, 1)对于定期评审结果优异,入厂检验结果好的大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