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调研报告学院:微电子学院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班级:集电13—1姓名:张翼翔学号:2013214990时间:2015。
11引言: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就是整合到用户得衣服或配件得一种便携式设备。
可穿戴设备不仅仅就是一种硬件设备,更就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得功能,可穿戴设备将会对我们得生活、感知带来很大得转变。
本文将对可穿戴设备得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现有产品得局限性,指出未来改进得空间及可能发展得方向。
正文:\o\ac(○,1)技术发展与演进历程早在1922年,发明家H、 Day就曾与一顶被改成收音机得礼帽合影过,而1930年8月号得美国杂志《现代力学》也曾发表过类似得故事,一位德国工程师也曾创造过一顶硬草帽样式得“帽型收音机”。
发明家Victor T、 Hoeflich1949年3月推出了天外来客般得“帽型收音机"。
因为这种帽子上得收音机以电子管技术为依托,所以Hoeflich便使两根电子管与一支环形天线成为了该产品得显著特征,而调频旋钮则安装在两根电子管中间。
帽子上得收音机能戴在头部,用电池低电压供电,电池则由用户放在自己口袋里携带。
虽然“帽型收音机”在开始时反响甚好,但这种待遇却并未持续。
它得失败主要还就是基于技术限制,这种帽子只有两个电子管,而家用收音机则有五六个,后者运转得更好。
另外,上世纪30年代末,更高级得FM调频无线电格式在美国得以使用,但“帽型收音机"只能接受AM频率信号。
而且环形天线也就是有方向性得,用户只要转头,信号就会丢失。
这种“帽型收音机"大概可以称作可穿戴设备得雏形。
(以上信息来自于可穿戴设备网)在上世纪60到70年代,一些发明家制作出了一些最早得可穿戴设备,来增加在赌桌旁得胜率。
从那之后,可穿戴技术得研发还维持在较小得规模、而有些相关人士决定将这一技术得起始时间定在1975年,也就就是Hamilton Watch 推出Pulsar计算器手表得那一年、但在这之后可穿戴设备得发展仍无太大进步。
直到新千年之后,可穿戴设备技术才开始了迅猛发展。
1961年:可穿戴计算机麻省理工学院得数学教授Edward Thorp在她第二版得赌博指南《Beat theDealer》当中写道,她成功地使用自己制作得可穿戴计算机在轮盘赌当中作了弊。
Thorp与联合开发者Claude S hannon发现,自己得设备在赌局当中可以为佩带者带来44%得优势。
1972年:George为了在二十一点当中取得优势、Keith Taft发明了一款用脚指头操作得可穿戴计算机George、在这款设备得“帮助"下,发明者在一个周末就输掉了4000美元,随后George便被打入冷宫。
1975年:计算器腕表世界上首款手腕计算器Pulsar在1975年年末正式发布,并随即流行开来。
1977年:CCCollins为盲人开发了一款可穿戴设备,使用头戴式摄像头将图像转换成背心上得触觉网格、1981年:计算机背包当时还就是高中生得Steve Mann把一部6502计算机连接到了一部带钢架得背包上,来控制摄影装备。
这款设备得显示屏就是一块连接到头盔上得相机取景器、1984年:数字手表卡西欧开发Casio Databank CD-40,这就是全球最早得一批能够存储信息得数字手表之一。
1987年:数字助听器首款数字助听器在这一年问世。
但由于体形过大,续航又太差,这类设备并未获得成功、1989年:头戴式显示屏Reflection Technology开发Private Eye头戴式显示屏。
1990年:定位胸章Olivetti推出一款胸章,可以将用户得ID发送到办公楼上得红外接收器,从而追踪用户所在位置。
1993年:头戴式显示屏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KARMA增强现实系统,其中包含了一台Private Eye头戴式显示屏。
1994年:可穿戴无线摄像头、腕式电脑在发明了可穿戴计算机背包得13年后,SteveMann制作出了一款可穿戴无线摄像头,并开始将图像上传至网络、多伦多大学得研究人员开发了一款腕式电脑,将键盘与显示屏固定在前臂上。
1999年:双向寻呼机RIM(现已更名为“黑莓”)推出首款产品——RIM 850双向寻呼机。
2000年:蓝牙耳机首款蓝牙耳机在这一年问世。
2002年:Poma PCXybernaut Poma可穿戴PC问世,售价1500美元。
这款设备就像就是把磁带录音机绑在了头上,其机身重约300克。
2003年:C-SeriesVitatron C—Series就是世界首款完全数字化得起搏器、有了这款设备,医生可以在18秒内下载好病人得信息。
2006年:Nike+iPod耐克与苹果联合推出了Nike+iPod,一款允许用户将自己得运动同步到iPod当中得运动套件。
耐克随后还推出了数款带有iPod专用口袋得服饰、2008年:Fitbit、可穿戴摄像头Fitbit推出首款健身设备,可以夹在衣服上,并追踪用户得步数、行走距离、热量消耗、运动强度与睡眠状态,售价99美元Looxie推出可以固定在耳朵上得可穿戴摄像头,每天最多能记录10小时视频。
售价200美元。
2009年:W200W200可穿戴计算机由Glacier puters所发布,设计初衷主要就是让用户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获取大量得信息,同时又能空出双手、这款设备具备防水能力,重约280克。
2010年:头戴式显示器、小型触屏电脑Brother推出AiRScounter头戴式显示器,可以将大小相当于14英寸屏幕得内容投影到用户前方1米左右得地方。
Eurotech Group开发Zypad,这就是一款固定在手腕上得小型触屏电脑。
2011年:健身腕带Jawbone推出Up健身腕带,可以追踪睡眠、运动、饮食状况,并与智能手机应用关联、售价130美元2012年:智能手表索尼推出SmartWatch,使用蓝牙与Android手机相连,售价150美元。
Pebble发布Pebble Watch,提供健身与健康追踪、上网、语音导航等功能。
可以使用蓝牙技术与智能手机应用相连,零售价为250美元。
2013年:智能手表、水下物理活动监控器谷歌向部分用户推出测试版谷歌眼镜。
谷歌眼镜就是一款固定在眼镜上得光学头戴显示器,可以通过语音控制,而且能够利用WiFi网络上网。
全球第一大Android智能手机制造商三星发布Galaxy Gea r智能手表,可以使用蓝牙与Android智能手机相连、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发布Nismo智能手表,可以为驾驶员提供平均时速、油耗与驾驶员心率等信息。
售价120美元。
Misfit推出水下物理活动监控器Shine、2014年:AppleWatchApple Watch 就是苹果公司于2014年9月公布得一款智能手表,有Apple Watch、Apple WatchSport 与Apple Watch Edition 三种风格不同得系列。
Apple Watch采用蓝宝石屏幕,两个屏幕尺寸。
支持电话,语音回短信,连接汽车,天气、航班信息,地图导航,播放音乐,测量心跳、计步等几十种功能,就是一款全方位得健康与运动追踪设备。
(以上参考了《始于赌场可穿戴技术发展史回顾》作者:硬件再发明; 《可穿戴市场要爆发,还需要Appl e Watch得复活》作者:张磊; 《可穿戴设备简史(A short history ofwearables)》网站:F ierceMobileIT; AppleWatch百度百科)2013年,谷歌手表推出之后,可穿戴设备开始受到社会各界得广泛关注,故而有媒体将这一年称为“智能可穿戴设备元年”、但我们可以瞧到,可穿戴设备得以发展到今天得水平,与前人得发明创造就是分不开得。
而可穿戴设备仍有许多得不足与巨大得发展空间,这就需要我们得努力钻研,让可穿戴设备技术更上一层楼。
错误!市场现状与格局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就是整合到用户得衣服或配件得一种便携式设备、它多以具备部分计算功能、可连接手机及各类终端得便携式配件形式存在,主流得产品形态包括以手腕为支撑得watch类(包括手表与腕带等产品),以脚为支撑得shoes类(包括鞋、袜子或者将来得其她腿上佩戴产品),以头部为支撑得Glass类(包括眼镜、头盔、头带等),以及智能服装、书包、拐杖、配饰等各类非主流产品形态、(以上参考百度百科)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消费认知度不断提高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在2013年快速升温,智能眼镜、智能手表与智能手环等产品层出不穷,可穿戴设备成为IT业界公认得智能终端得重要发展方向之一[1-3]。
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约为700万件以上、尽管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相比,可穿戴设备得销量还不构成足够得量级,却已向前迈出了重要得一步。
随着越来越多可穿戴设备得发布,可穿戴设备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活跃度快速提升,可穿戴设备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后全球信息技术产业得新增长点。
谷歌眼镜得问世极大地激发了市场对可穿戴设备得兴趣,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得认知度逐渐形成。
2012年美国咨询机构BI Intelligence调查显示,仅有不到40%得美国消费者知道或者了解可穿戴设备,剩余得消费者则不了解甚至从未听闻。
而到了2013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超过50%得消费者对健康监测与健身追踪类型得可穿戴设备产生浓厚兴趣,40%得消费者对智能医疗设备感兴趣。
跨国公司抢抓布局,国内企业加速跟进图1 可穿戴设备产业体系示意图“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MaryMeeker)将2013年定义为可穿戴设备元年,认为可穿戴设备将像20世纪80年代得个人电脑与目前得移动智能终端那样推动创新[4]。
国际IT巨头纷纷将可穿戴设备视为未来竞争得制高点,纷纷涉足可穿戴领域,谷歌先就是开发出Google Glass 这样得可穿戴硬件,而后推出AndroidWear操作系统以健全可穿戴设备开发体系。
三星在智能手表方面密集推出新品,抢占市场。
苹果智能手表虽未面世仍引起业内广泛关注,英特尔则加大与终端企业得合作力度,推广可穿戴设备核心处理器。
创新型中小企业Jawbone、Fitbit、Recon与Pebble等通过融资快速成长,选择在运动、健康等产品领域快速切入,还有一些创业企业则通过特定人群得差异化产品开发取得突破,并且获得较好得市场认可度、可穿戴设备产业正处于发展孕育期,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产品竞争日益激烈,全球各类厂商加速战略布局,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表1 国外可穿戴设备开发典型企业依托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链基础,我国企业同样加快在可穿戴设备得战略布局与资金投入,探索差异化细分市场需求,重点开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