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易错题集锦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1. 图形的拼组…………………………………………………………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看图写算式…………………………………………………………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1. 数位、写数…………………………………………………………2.数位、写数…………………………………………………………3.数位、写数…………………………………………………………4.数位、双数…………………………………………………………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1.认识人民币……………………………………………………………2.认识人民币……………………………………………………………3.简单的计算……………………………………………………………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整十数加一位数………………………………………………………2.整十数减一位数………………………………………………………3.问题解决……………………………………………………………4.问题解决……………………………………………………………第七单元找规律1.找规律……………………………………………………………错题来源:第一单元题目出处:数学书第6页相关知识:图形的拼组教学简述:教学基础:学生经历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拼组过程,感知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用意:强化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典型错题:原题:缺了()块砖。
错解:缺了(11 )块砖。
原因分析:原因1:从教师的角度讲,教师在教学时太突出强调用画一画“补墙”的方式来解题,没有抓住题目的侧重点,题目的重点是数出这堵墙缺了几块砖,而画一画“补墙”的方式其实只是一个辅助手段,但在教学中,教师恰恰注重了怎么“补墙”,看学生是否将砖块修补好,通过修补好的砖块数,再来完成填空。
原因2:从学生的角度讲,学生对墙面结构认识不够,有的学生就认为砖块是平行叠放的。
教学建议:建议1:采用多种手段,得出正确结论。
可以用画一画的方法,也可以用手指丈量、估计的方法,或用每行5块砖共30块砖,减去好砖的块数20,从而得到缺的块数是10块。
学生只要能得出正确结论,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选择和判断。
本题主要有两种思路,其一是直接算出缺的块数,其二是通过总块数减好的块数,求出缺的块数。
两种算法可以相互检验。
建议2:教学时要通过直观的,让学生观察,对比,得出哪几行的砖是一样的。
然后通过动态的演示,让学生知道怎么画?为什么这样画?同时,要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辅助手段,掌握“补墙”的方法,真正了解砖块的分布结构。
错题来源:第二单元题目出处:课堂作业本相关知识: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简述:此题属于《20以内退位减法》的问题解决,学生在第一学期积累一些“求差”类简单应用题的经验,如“告诉总数,拿掉多少,求剩下多少?用减法解。
”这一题的表述与已学的知识刚好相反,并且,让学生自己独立审题、独立解题。
典型错题:原题:错解1:8+9=17 错解2:17-8=9原因1:从教材的角度讲,问题的表述方式发生了变化,以往的题目都是把“剩下的数量”作为要求的问题,而本题是把“剩下的数量”作为已知条件,把“拿走的数量”作为要求的问题,表述方式正好相反。
又因为这题目出现在单元教学的第三课时,学生学习的重点仍集中在计算的方法上,所以,作业本随意安排这一改变表述方式的问题,直接导致学生按照原有的解题方式去解决。
原因2:从学生的角度讲,①思维受负迁移的影响(这是错误的主要原因)。
从一些学生看到“剩下9颗这个强信息”后,脑子已经自编的(或者说提取了以往题目)的模型了:“一共有17颗,狐狸摘走8颗,还剩下9颗。
”17-8=9的算式也“顺理成章”了。
②不理解数学问题的解题格式。
对于“已知条件要写在等号的左面,未知的问题要写在等号的右面”理解起来有困难,他们认为,9+(8)=17,所以17-8=9。
原因3:从教师的角度讲,①在前期“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减法教学中,创设的已知情境过于单一,偏于正向思维,如“已知总数和减少的部分数,求剩下的部分数”,使学生形成了“解题定势”。
②对于数学问题的解题格式没有特别强调,学生没充分理解。
教学建议:建议1. 帮助学生建立多样化的减法情境模型。
教材中出现了多样化的减法情境,但没有出现这种本身带有“顺序性”的减法模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补充题型,并且在题型比较中凸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建议2. 重视算式结果和问题的比对能力。
这是让学生通过比对计算的结果与要求的问题的意思是否一致,达到自我检查。
这一点是解决“那些能够理解题意,但按照自己思路解题的学生”的重要方法,也是培训学生检查应用题的着力点之一。
错题来源:第四单元题目出处:课本相关知识:数位、写数教学简述:这是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中“读数、写数”教学后的一道练习题,学生已会读写两位数,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知道数位的意义。
典型错题:错题:猜一猜这个数是几: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5 。
错解:61(或72、83、94)◆原因分析:原因1.学生思维主要集中在“小5”,对于“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没有引起充分注意。
导致实际写数时颠倒致错。
原因2.学生对数位的理解不正确。
教学建议:建议1.明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建议2.引导学生理解“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明确题目要求。
可以采用举例的方法,让学生明白“个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在此基础上,明确“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5”;建议3.此题的答案不止一个,为了得出所有符合此题的答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推算。
如,根据“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5”,先写出个位上的数最大是9,十位上的数就是4,依次写下去,符合这个条件的数还有38,27,16。
资源链接:强化练习填一填:(1)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小5 ()(2)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3 ()(3)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7 ()错题来源:第四单元题目出处:期末复习卷相关知识:数位、写数教学简述:教学基础: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认识了数位表中的个位、十位和百位。
教学用意:增进对两位数的认识,增强学生读题、解题的能力。
典型错题:原题:一个数,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5,第二位是4,这个数是()。
错解:这个数是(54 )。
原因分析:原因1:学生审题不全面,不少学生在审题时,目光的注视点是“第一位是5,第二位是4”,就直接写下了“54”,而没有关注“从右边起”的意思。
原因2:个别学生对题目不能理解,无法将“从右边起”和“第一位、第二位”联系起来考虑,也无法与数位顺序表联系起来,所以做题时瞎蒙。
教学建议:建议1:加强对数位顺序表的教学,明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建议2:较强直观教学。
以数位顺序表为基础,鼓励低段的学生碰到类似的题目时能画一画数位顺序表,再根据题目要求,边读题,边在数位表上写一写,如:十位个位(右)4 5由于低年级的学生直观思维较强,而抽象思维较弱的特点,可以采用一些画一画、做标记等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得理解和掌握知识。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一个数,个位上是7,十位上是4,这个数是()。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和第二位上是0,第三位是1,这个数是()。
错题来源:第四单元题目出处:期末复习卷相关知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简述:教学基础: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掌握了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教学用意:增进对100以内数的排列的认识,渗透估算思想。
典型错题:原题:哪个数最接近70 ?(68 80 71 )错解:68原因分析:通过对个别学生的访谈发现,他们在看到题目“最接近70”这几个字眼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70前面的数,在三个选项中,自然而然地选择了“68”,并没有逐个去分析每一个数字。
由此可以看出,低年级的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缺乏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常常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而盲目做题。
◆教学建议:指导学生全面读题,细心解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强调审题要把题目读完整,并注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的含义。
如题目中的关键字是“最接近70”,可将这几个字划一划或圈一圈,再从关键字入手,进行分析:最接近70的数,也就是与70差距最小的。
逐个分析3个数字,68与70相差2,80与70相差10,而71与70只相差1,从而判断出与“70最接近的是71”。
针对性练习:选一选,正确的打“√”。
1.哪个数最接近59?(56 95 61 )2.与40差距最小的是几?(37 49 42 )3.74最接近的整十数是几?(80 70 60 )错题来源:第四单元题目出处:课本相关知识:数位、双数教学简述:少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时期已经能区分单数和双数,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百数表和数位表,学生通过观察百数表格,更加深刻的知道了单数和双数意义。
典型错题:原题:有下面一些数:25,27,28,30,43,34,52。
写出十位上是2的双数:。
错解:25,27,28。
原因分析:从学生的角度讲,基于学生访谈:师:你能读一读这个问题吗?生1:写出十位上是2的双数。
师:能说说这里有几个要求吗?生1:1个。
师:说说看,是什么要求?生1:十位上是2(分析:学生审题只注意到第一个要求“十位上是2”,第二个要求“双数”并没有引起注意。
因此,直接就选择了25,27,28这三个数。
其实这与学生的注意力发展有关。
如上述错误,低年级学生感知分析的综合水平不高,在感知一个新事物时,往往忽略了整体,顾此失彼;或者粗略地感知了事物的整体而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细节。
因此,他们对问题要求产生一个笼统的、不精确的初步印象,导致题目意思没看完整的错误。
这样的错误占了25%。
)师:你知道什么是双数吗?生1:(没有回答)师:你能说几个双数给老师听吗?生:1,3,5……(分析:很明显这位学生对双数和单数的概念模糊不清。
这样的错误率也较高,超出50%。
)教学建议建议1:教学时,在学生审题时划出要求是什么,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组成结构。
分步进行教学:(要求一)师:十位上是2的数有哪些?生:25,27,28(边找边圈);(要求2)师:这三个数中是双数的是几?生:28。
建议2:观察百数表说说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单数有什么特点?双数呢?你是怎样记住双数的?单数呢?1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2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错题来源:第五单元题目出处:课本相关知识:人民币换算教学简述:教学基础:学生已经认识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且知道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