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秦观《鹊桥仙》公开课教学设计

秦观《鹊桥仙》公开课教学设计

秦观《鹊桥仙》公开课教学设计
秦观《鹊桥仙》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鹊桥仙》(秦观)教学设计
课题:一样别离另样情——《鹊桥仙》(秦观)
时间:20xx—3—7周四第六节
授课班级:高二(20)班
教学目标:
1、了解词人秦观和他的创作。

2、赏析《鹊桥仙》词,认识秦观反传统的爱情观。

3、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赏析《鹊桥仙》的独特之处。

教学难点: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朗读、鉴赏、比较、引导、讨论。

二、教学构想:
《鹊桥仙》(秦观)一词是一首叙写牛郎织女神话歌颂永恒爱情的七夕词。

关于本词教学,首先确定宋词鉴赏的依据:1、“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王国维《人间词话》);
2、“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结合。

”(朱光潜《诗论》)。

再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确定教学重难点。

因为教授的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已经在高一学过《迢迢牵牛星》一首七夕诗,教材又是选修教材,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赏析秦观的这首词的独特的情趣上。

教学
过程按照“读一读、议一议、比一比”的程序进行。

在朗读中感知全文,酝酿情感,在讨论中赏析内容,体味情感,在对比中深化思维,提高品位。

本节课力图在课堂上呈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状态,运用材料比较讨论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运用文章精要之处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设置引读性的疑问,设置探索性的疑难,促使学生思维深化,引导学生对语言形式进行揣摩、比较、分析、综合,提炼出语言的要点,由浅入深、层层设问,以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这样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思维的启迪和感情的碰撞。

在教学方法上,侧重于朗诵教学和比较阅读。

选取几首有代表性的七夕诗词对照,从意象和情感两方面比较阅读。

由此水道渠成地小结秦观在本词中所体现出来的轻松的笔调、缠绵的感情和高远的格调等不一样的情趣。

另外,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就是拓展讨论对比古今爱情观,不仅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牛郎织女这一古老的神话故事,在古诗词中,早已是写滥了的套子。

多少名家咏七夕,每每感叹双星聚少离多。

秦观词《鹊桥仙》,能于俗套中翻反传统,出新意。

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新意呢,透露出秦观的何种情趣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秦观,走进鹊桥仙,徜徉在
七夕诗词中,揭开谜底。

(二)知人论世(课前预习):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

虽然也写有少数具有豪放特色的作品,但从总体看,他堪称标准的`婉约词人。

秦观十分推崇苏轼,也颇得苏轼的赏识,他和黄庭坚、晁补之、张耒被当时人称为“苏门四学士”。

他的词长于写景抒情。

音律谐美,语言雅淡,委婉含蓄,饶有余味。

秦观词的内容,局限于歌唱男女间的爱情和抒写个人的愁怨。

他的词风,远袭温庭筠,近效柳永。

“将身世之感,打并入恋情”,是秦词的又一显着特色。

(三)赏析秦观词《鹊桥仙》——旧题材新情趣
(1)读一读(整体感知):集体读;分组读;个人读;听读;诵读。

板书:上片(相逢)
下片(离别)
(2)议一议(问题赏析):
问题一:意象(云、星、银汉、风、露等)的修饰语有何作用?
问题二:数字“一”和“无”有何妙用?
问题三:“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有何修辞手法?
问题四:“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表达了怎样的爱情观?
(3)比一比:比较意象比较情感。

①《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②李清照《行香子·七夕》: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③晏几道《鹧鸪天·七夕》: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12下一页秦观《鹊桥仙》公开课教学设计④比较下列爱情观: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卓文君《白头吟》》)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现代歌词)
与其在自行车上欢笑,不如在宝马车上哭泣。

(网络语)
(4)重难点分析:如何理解“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如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师点拨:两人的爱情若是坚贞不移的,又哪在乎朝夕相聚呢?这两句歌颂真挚不渝的爱情,立意新。

牛郎织女虽然一年一度相会,
毕竟地久天长;人世夫妻虽然朝暮相聚,却是百年顷刻,于此补充说明“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之意。

这一反常人爱情观的看法,使词的意境为之一新。

(四)熟读成诵。

(五)小结:不管是何种爱情观,只要利己又不损人,我看都行。

秦观的《鹊桥仙》是借牛郎织女的传说歌颂坚贞爱情的优秀词作。

秦观此作能于俗套中翻出新意,可谓匠心独运。

秦观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

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

这就是《鹊桥仙》的新情趣:轻松的笔调缠绵的感情高远的格调,也是我们这节课的收获。

(六)作业:1、背诵默写《鹊桥仙》;
2、选读一首言情词,准备参加朗诵会。

四、板书
鹊桥仙
一样别离另样情
秦观
内容上片:相逢;下片:离别
旧题材欢娱嫌短,聚少离多哀婉凄楚
新情趣仙侣之爱心灵契合的地久天长(赞)
凡俗之爱貌合神离的朝朝暮暮(否)
笔调轻松感情缠绵格调高远
五、教学反思:
一首简单的词,一个貌似复杂的教法,一切为了学生有所收获。

从教学设计和学生收获角度进行反思。

(一)教学设计的反思
1、系列教学的安排和目标的确立。

本节课是选修教材第三单元“漫步宋词”的“第二步”,承接着“第一步:境界”而言的,由“境界”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第二步:情趣”。

这是宋词选修教学的系列课中的一课。

还有第三步,第四步等等。

这是我个人对选修教材的大胆处理和尝试教学改革。

上完课后,我个人觉得这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尽管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方向是对的,方法是可以被借鉴的。

2、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本节课的赏析的依据是王国维的境界说和朱光潜的情趣说。

体现教学重点难点,罗列的几首要比较的诗词和几个爱情诗句都是经过本人精挑细选的,在难度上的把握上做到了适中,在重点的把握上做到了突出,整体教学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下了功夫。

3、还有一个突出点就是学生有关爱情观的讨论。

课堂气氛很活跃,不时发生情感的激荡和思维的碰撞。

(二)对此课有效性教学的反思
魏书生认为:“一节课好坏的主要标准,只能看学生是否在进行积极思维,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思维之间是否有一根看不见的线紧紧维系着。

”从学生的表现可感受到本节课学生乐学,爱学,有自信,
大多数学生很快就把《鹊桥仙》熟练地背诵并默写出来;教师易于施教,使教与学双方更轻松、更愉快。

从这一点上来说,这节课是有效的。

还有待改进的地方有:
1、朗读教学环节中,如何进一步强化朗读效果,还值得探索;
2、诗词教学的整体性和导学案、高考对诗词赏析的局部性的矛盾如何解决,还有很大的探讨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