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鹊桥仙教学实录及点评

鹊桥仙教学实录及点评

《鹊桥仙》教学实录及点评执教: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田静点评: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教研室徐惊尘师:古人按风格特色的不同将宋词分成了婉约派和豪放派。

在这两派中,有一位词人的地位比较特殊:他是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的学生,而他自己却是婉约派的代表,他就是北宋词人秦观。

秦观的一些词在婉约清丽之外自有一份豪气,他的名篇<鹊桥仙》很能体现出这一特点,我们今天要欣赏的就是这首词。

点评:简洁,平稳,要言不烦,既暗含了目标指向,又自然地引出了课题。

师:请一位同学为大家简介‘下秦观。

生:秦观,北宋着名词人,字少游,江苏高邮人。

(屏幕打出秦观的相关资料。

)师:说得不错。

接下来我们明确‘下这节课的学习要点。

(多媒体展示:(1)了解秦观婉约的词风。

(2)理解词意以及“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里蕴涵的情致理趣。

(3)掌握赏析词的一般方法。

)点评:目标明确,方能有的放矢。

师:词在古代是音乐和语言的结合体,而秦观又通晓音律,所以他的词音韵和美。

现在我们就来诵读‘下这首词,感受‘下秦观词的音韵之美。

(板书:读。

)点评:进入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生自由朗读1分钟。

)师:请推荐一位同学来为大家试读这首词。

(生读。

)师:读得真精彩,诵读的几个基本要素处理得非常好。

第一个就是节奏。

节奏是根据音节意义有规律的停顿。

请大家标出这首词的节奏。

生: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从间/无数。

柔情/T以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次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师:好,除了节奏外,大家再回味‘下冈i}才的诵读,想一想还有哪些出色的地方。

生:感情把握得好。

师:对,诵读时,声音起伏有致,基本上表现出了这首词的情感波动,这种声音高低起伏的波动,我们称之为抑扬。

大家结合自己的诵读体验和刚才的成功诵读,标注出这首词的抑扬。

生:“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该抑;“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该扬;“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该抑;“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该扬。

师:说说你这样标注的理由。

生:第一句是两介认相会前的描写,还没见面呢,所以应该情绪上低沉些;第二句写见面了,应该挺高兴的,就该读得高昂点;第三句相会后就该分手了,应该低沉;最后一句互相鼓励,应该高昂。

师:说得很准确,那你能不能给大家范读‘下。

生:好的。

(生读。

)师:很好。

他读的时候,有另一个诵读要素也体现得很好,就是韵律。

这首词共几个韵脚,生:度、数、路、暮。

师:对韵脚,我们在读的时候应清晰一些,韵脚后的停顿要稍长一点,这样可以突出韵律,从而形成词的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我们现在就一齐来诵读这首词,请大家注意节奏、抑扬和韵脚这三个要素。

(师生齐读。

)点评:朗读,教学常用;指导,往往缺失!抓住“要素”,切实指导,讲求实效!在这里,教师的作用就体现在朗读指导上。

师:秦观的词不仅有韵律和美这一个特点。

评论家对他的词还有这样的评论:“子瞻辞胜乎情,看卿情胜乎辞。

辞情相称者,惟少游而已。

—蔡伯世”(多媒体展示)可见,秦观的词文辞与情感都非常出众,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同走进秦观的词,去欣赏他的辞与情。

(板书:品)点评:自然地过渡到第二个环节。

师:请一位同学介绍‘下<鹊桥仙》这个词牌。

生:<鹊桥仙》这个词牌基本是用来写牛郎织女七夕相会故事的。

师:是的,<鹊桥仙》多以抒写牛郎织女七夕的离愁另}J恨为主题。

秦观的<鹊桥仙》在前人的基础上翻出新意,独具品格。

我们先来看词的上闺,“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这句描写了什么。

生:天上的景色和牛郎织女要相会了。

师:主要是牛郎、织女相逢前的情态。

词人们对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描写很多。

我们看看北宋名家柳永是怎样写的:“应是星娥磋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

”(多媒体展示)星娥指织女,织女感叹长久地被银河阻隔,急于赴约会,叙旧情,驾着风车快速地渡过了银河。

谁用一个词来概括‘下柳永笔下织女的心理特点,生:急切!师:那同学们想想,这种急切的心理,秦观笔下的牛郎织女有吗,生:没有。

生:有。

师:请大家仔细地读读词,体会‘下秦观笔下人物的心理特点,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有,“飞星传恨”里能体会出来,他俩也挺急于相见的。

师:哪个词最传神,生:“飞”!师:对,一个“飞”字,明写“星”的流速,暗表牛郎织女的急切内心。

大家再比较‘下秦观的词与柳永的词,同样是表现急切的心情,秦观的词有什么特点呢,生:含蓄。

师:对,含蓄、委婉、深沉正是秦观词的特色,我们再来品读‘下“银汉迢迢暗度”,更深层次地体会‘下这种含蓄的词风。

大家再说说,“暗”字是什么意思,生:默默地、日部音地、无声地。

师:那大家展开想象,大胆地想一想,此情此景之下,都是什么无声呢,生:牛郎、织女无声。

师:再细致些。

牛郎、织女在赶赴相会的途中,他们有什么东西无声,哪个动作无声呢,生:他们的衣带无声,脚步也无声。

师:他们脚下有什么无声,生:喜鹊无声。

生:银河也无声。

师:天地间一片寂静,那么大家都在等什么呢,生:相逢。

师:对,看来牛郎、织女的这次相逢牵动的不只是两介认,还牵动了天上人间所有的有情人。

秦观这淡淡的一个“暗”字,让天下多少深情都尽在不言中。

所以,含蓄不是指用词深奥难懂,而是感情蕴藏在景色描写或人物的一举一动中,需要仔细地体味才可感知。

师:让我们再回到词中,大家看,柳永笔下的织女风风火火,急着见丈夫,把车子驾得风一样快,多么率真可爱,很有凡间女子的那种生活气息,是人间版的织女。

那秦观笔下的牛郎、织女呢,生:仙境版的。

(笑)师:对,他们披着纤云,闪着星光,是神仙眷侣,怪不得词人在他们相逢后说了——生:“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点评:围绕词句的赏析,落实教学目标。

师:这句议论真让人耳目一新。

可一夕的相逢真能胜过人间无数个厮守吗,我们来看下闺,看秦观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点评:衔接紧凑,过渡自然。

师:“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这句写了什么内容,生:牛郎织女的相会和要分另}J了。

师:对。

对牛郎织女的相会与离另}J,南宋词人范成大有过一段精彩的描写,我们来看看。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多媒体展示)师:范成大的词中,哪个字最多,生:“愁”。

师:秦观的词中有这种离愁吗,生:有。

师:你们从哪些地方看出这种离愁的,生:“顾”字。

“顾”是回头看的意思,两人连看都不看归路,说明他们不想离另}J,全是离愁。

师:连看都不想看,更不要说踏上归路了。

其实,情有多浓,离愁就会有多深,既然词人写他们二人“柔情似水”,那此刻,他们的愁就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了。

这种离愁,自古就有,所以人们总是努力地冲淡它、销解它,有两种方法比较有效,你们想想是什么,生:喝“忘情水”。

(众笑。

)师:这个方法虽是忘了愁,但也忘了爱,不可取。

生:殉情。

师:啊,死倒是常用来解除离愁的方法z-,它可以较彻底地让离愁消解,让相爱的人永远在一起,但太消极了。

你们再想想,离愁源于什么,生:爱。

师:那冲淡这种由爱所带来的愁,最好使用什么,生:还是爱。

师:对,更大的更深沉的爱。

那在死与爱中,秦观选择了哪一种,生:爱。

师:你们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师:你们认为能说出这样的话,需要对爱情怀有怎样的信念,生:执着。

生:坚贞不渝。

生:信任。

师:看来用于形容伟大爱情的词语都可以用在这里。

这两句词表达了一种伟大的爱情观。

在秦观眼里,爱情可以超越时空,比死还要永恒。

能对爱情理解到这样的高度,与秦观的人生经历也有关系。

我们来看看秦观的人生究竟是什么样的。

(多媒体展示:秦观幼年丧母,家道中落。

自幼读书乡间。

屡次应试,皆尝败果。

人至中年,得遇苏轼。

苏轼以为其有屈宋之才。

后经苏轼举荐为官,终因苏轼被贬而屡遭牵连。

足迹遍布荒远。

新帝登基,遇赦放还,客死滕州,终成遗憾。

后人怀之曰:“淮海秦郎天下士,一生怀抱百忧中。

”)点评:知人论世、体察诗情。

此处插入这段文字,有助于学生了解作者的生活时代及生活境况、创作风格等,也有利于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从而准确地把握作品。

师:秦观的经历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没有流过血的手指,怎能弹出人间的绝唱。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里凝聚着词人对爱情对人生的美好期望。

那么这两句是不是也打动了大家,让大家感触颇多呢,请大家在这两句话旁写上你的阅读感言。

生:只要是真爱,便可无惧时空的阻隔。

生:如果有一天,我们分离了,请相信我会一直在这里,等你。

不管阴晴雪雨,不论桑田沧海迁移,请相信,我会在这里,等你。

师:我也写了几句,和大家一起分享:“在爱的世界里,一生一世不算长,一分一秒不算短,唯在珍惜。

”从秦观的这两句词里,有的同学读出了勇敢,有的同学读出了执着,而我读出的是珍惜。

也许离散的人看到了祝愿,相聚的人看到了幸福,几乎所有人都可以从这两句词里看到自己爱情的方向,这说明这两句词已经到了哲理化的高度!师:秦观的这首<鹊桥仙》虽采用了古老的牛郎织女传说,却一反中国“白头偕老”式的爱情理念,以其深沉执着却又高度理性的爱情主题,成为爱情诗歌中难以替代的名篇。

点评:敲词品句,比较穿插;循序渐进,落实教学目标。

师:(多媒体再次展示:“子瞻辞胜乎情,看卿情胜乎辞。

辞情相称者,惟少游而已。

—蔡伯世”)同学们再来看看蔡伯世的评价,我们已经品味到了秦观情感格调之高,那么他的语言又有哪些高必厂筹的地方呢,我们现在就来探究一下秦观词的语言特色,并进一步完善对秦观整体艺术风格的把握。

(板书:探。

)点评:进入教学的第三个环节。

师:首先请大家回顾‘下在欣赏上闺的时候我们已经感知到的秦观语言的一个特点,是什么,生:委婉含蓄。

师:对。

委婉含蓄是婉约词派语言的特色之一,许多作家都有这个特点。

我们再深入探究‘下,秦观的<鹊桥仙》在语言上除了委婉含蓄之外还有什么特点呢,大家可以从词的意境入手分析,还可以从词语的选用和修辞方式的使用角度分析。

好,现在我们按学习小组开始讨论,时间是5分钟。

(生讨论。

)师:现在我们分享讨论的结果。

谁先代表小组发言,生:我们觉得秦观的语言很美,像“纤云”“佳期”“如梦”等意象都挺优美的。

师:你能否用四个字概括‘下这种美,生:优美清新。

师:很好!请坐。

好,这位同学也来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我们回顾了刚才对织女形象的分析,秦观笔下的织女和柳永笔下的不一样。

秦观笔下的织女比较矜持,有大家闺秀的感觉。

像“纤云弄巧”“银汉迢迢暗度”等描写人物的语言,既让人感受到深情又不觉得轻浮,说明他的语言比较典雅。

师:啊,我也有同感。

秦观笔下的人物对情感很执着,并且对感情敢于直白大胆地表露;人物形象直而不俗,同时人物形象也很美,但美而不媚,从人物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秦观语言的典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