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励志文章:高中激流三部曲_高三励志_励志一生

高中生励志文章:高中激流三部曲_高三励志_励志一生

高中生励志文章:高中激流三部曲作者:2002年全国高考安阳市理科第一名,被清华大学录取。

高一:计划人生甫入高中,一切对我们来说都是那么新奇和神秘。

初次离家,高中的学习生活还很生疏,如何能尽快适应高中生活,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呢?我一进入高中,就把目标定为清华。

并且为了三年的高考制定了“二二得四”计划。

即语数外每天进行四项常规练习,雷打不动。

那么你的理想大学是什么?清华、北大,这些闪闪生辉的名字应该成为你们不懈的追求。

立大志,下苦功,这是每位高一新生必上的第一课。

高中的学习方法与初中有什么不同呢?第一点是教师管得少了,老师只在课堂上讲课,学习中遇到困难,你必须主动去找老师;老师更多的讲方法,实际操作靠你在下面自己练习。

我在高一,每天一下学就往教师办公室里跑。

第二点是资料多了,初中发的资料少,学生自己也很少买资料。

但在高中,除了统一发的练习册外,最好自己再买一些教学参考书,每学期做几本甚至十几本教参是很有必要的。

我在高一数学有四、五本资料,物理、化学也各做了两本,其它科目也都有配套教参。

第三点是竞争更加激烈,大家都是初中时期的优秀生,实力都很雄厚。

高中每月一大考,分数咬得很紧,名次上也是你追我赶。

在高一下学期,我的成绩一度落后,经过高二整整一年的努力,终于在高二下学期才重获年级第一。

一时的落后并不意味着你的实力不行,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和适当的方法,你一定会脱颖而出。

一时的成功也不必骄傲,三年后的高考能成功才是真正的强者。

一切都刚刚开始,抓住这个机会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会使你受益匪浅。

在学习上,抓好每一个学习环节。

首先是预习。

预习又分三类,一种是学期初对课本的大致了解,一种是学每一章之前对本章内容的了解,一种是每一节课之前的预习。

适当的预习会使学习轻松许多。

由于我的基础较好,经常做第一种预习。

然后是听课,这是最关键的一环。

听课有听课的艺术,我在课堂上一贯保持坐姿端正,面带微笑,积极回应老师,勤于做课堂笔记,善于动脑……这些不仅会使我成为老师注目的焦点,更能使知识更鲜明深刻输入大脑。

第三个环节是回顾。

根据遗忘规律,知识必须经过反复回顾才能变成永久性记忆。

我一般是24小时内回顾一次,一周之内回顾一次,一个月之内回顾一次。

知识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最后一步是练习,这也是拔高的一步。

课本习题,教参资料都应该涉猎,最好每门课都有一两本随堂练习。

练习贵在精,能紧密联系课文知识点,举一反三。

在精做一本练习的基础上,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看一些学习报刊。

在生活上,一切都以“节约时间”为前提。

高中课业紧张,竞争激烈,不应把时间浪费在做事拖拉、和同学闲聊、逛街、吃饭时等人这些琐事上。

我吃饭一直都只用10分钟,较之于别的同学用20甚至30分钟,三年下来我争取到的时间是可观的。

有志考入名牌大学的同学,还应学会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订计划。

几乎每位学习尖子都是计划高手。

计划分学年计划和周计划。

学年计划主要是本学年考试目标、学习目标、学哪些内容、预习或复习哪些内容、用什么样的教参、自学什么内容等,是个笼统的计划;周计划即每周一订,根据本周实际情况,规定本周每天的时间分配。

下面是我高一第八周的计划。

这一周正是期中考试前夕,这是一个复习计划:第八周4:30起床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4:40-开灯(约30分钟)历史第一轮1-2/3-4/1-2/3-4/5-1/2-1/2-4/开灯-5:50(约25分钟)地理第一轮早读(45分)英语(1、3、5)单词(10)课文(10)知识点(10)随堂练习15 语文(2、4、6)生字生词/词语随堂练习回顾/随堂学/抽10分读书7:00-7:30化学(阶段复习)7:45-8:00英语听力中午睡前:数学随堂(1:40休息)下午到班(约10分)英语回顾习题下午放学-6:00作业等6:00-6:30(30分)英语语感训练6:45-7:00(15分)政治第五课晚自习:数学几何(1、3、5)〈〈三考一测〉〉中棱台、圆球笔记总结〈〈教与学〉〉棱锥(3-4)代数(2、4、6)〈〈三考一测〉〉3,1(1)-3,3〈〈教与学〉〉3,2注:有关政、史、地的随堂复习,可在本课前的课间10分钟内完成,或在课后及时复习。

计划中的“第几轮”是一种四轮复习方法,是我中学时代的复习绝招。

第一轮是基础知识梳理,第二轮是重点难点突破,第三轮是方法技能练习,第四轮是基础知识及重点难点再回顾。

以上的方法仅是我个人的经验,同学们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的方法。

送给高一的同学们一句话:要想获得超出常人的成功,必须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受别人受不了的气,想别人想不到的事,胸怀有多广,事业就有多大!高二:挑战极限经过高一一年的适应与调节,同学们已经习惯了高中的生活、学习、思维方式。

这时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你已来到了高中第二个危险地带。

高二是两极分化的阶段。

这是因为学习内容开始增多,难度提高,在高一还能勉强跟上的同学在高二会明显感到力不从心。

这时高考还很遥远,学习任务轻,自学时间多,情绪波动大。

应该抓住这宝贵的一年,着力补差、拔高。

我的弱项是数学。

高二时,为了适应3+X,学校把月考改成了只考语数外。

数学拉分很厉害,我以前从未下过年级前5名,这时只能在5-10间徘徊。

我一边调节心态,使我可以理智的面对成绩下降,一边订出数学补差计划,预备在高二一年把数学补上。

我买了一套数学教参,做为基础知识巩固资料。

既然是全力补差,这就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给了数学。

先把课本认真做过一遍,包括例题,练习和习题,再把这套教参啃完。

(励志 )同时把课外活动定为“问题时间”,每天在这段时间内,我不是向老师问问题,就是与同学们讨论数学题。

和同学们讨论的一般是难度系数高的题,也有一部分奥赛题。

我们常为一道题思考两、三天。

就这样,我把基础知识扎牢,同时广泛吸取别人经验,学习别人的思路,加大自己的思维强度,开阔自己的视野。

就这样我的数学成绩在连续下跌之后有了回升的势头。

下学期,我继续补数学。

这是我开始为高二尝试高考着手进行复习,我把数学纳入复习轨道,补差、复习同时进行。

我是按“四轮复习”进行的,第一轮,把课文重新做了一遍;第二轮,做了一套《十年高考》。

这时我的数学成绩便有了很大提高,在我进行第二轮复习时,学校举行了一次数学竞赛,我轻轻松松拿下一等奖。

第三轮复习,做了两套教参,第四轮复习做了一些模拟试卷。

这些努力使我在高三数学测试中成绩一直保持在130分以上。

补数学的全过程,特别是上学期,是非常艰难的。

由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给了数学,以致我的整体成绩不断下滑,于是我不仅要承受连续退步给我的造成的打击,还要忍受数学上越下功夫分数越低的磨难。

我经常泪流满面,想要放弃。

努力了那么多,成功却遥遥无期。

但幸运的是,我的理想在紧要关头支撑了我,使我咬紧牙关挺了下来。

按照自己的方法,忍着失败再失败的剧痛,苦熬了整整一年时间,终于把差科补成了优势学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物理的拔高上,我买了一些奥赛资料,每天拿出60分钟去啃。

学校没有奥赛班,有的题目老师也讲不清楚。

资料上讲解的知识点90%是课本上没有的。

我只好硬着头皮,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抠,一道例题一道例题地理解。

吃饭、走路都在想题,有时连做梦都是力学分析、电路图示。

最后在预赛中拿了个全市一等奖,也多少可以告慰这几个月的痴迷。

我是一边听高二的课程,一边进行高考复习的。

等学期末高中课程结束,我的复习也大功告成。

全程复习按“四轮”进行,第一轮基础知识梳理,第二轮重点难点突破,第三轮做题技能提高,第四轮基础知识回顾。

各科均是如此,毫不含糊。

当年试考就高出重点分数线二十多分。

也许你会问,我下学期又是拔高、又是复习、又是正常上课,时间从哪里来?确实,高二下学期是我高中最繁忙、最充实的一段时间。

我早上从5:00睁开眼,到夜里11:30休息,中间除了吃饭和杂事,几乎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忙碌着,或复习,或上课,或写作业,或做物理奥赛。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时间浪费,我把座位调到了角落,杜绝了闲语;我练就了5分钟内平复心情的本领,使外界事物影响不到我的心情,保持心态平稳、乐观;我埋头苦读于小山似的书海中,自得其乐。

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忙极了。

在一个月中,我又要参加高三市统考,还有一个生物奥赛,越忙我的劲头越大,我喜欢有挑战的东西。

我整日整日不说话,每一分钟都在奋笔疾书。

事实证明我的潜力是无穷的,不仅数学、物理拿了奖,高二期中考试又跃居年级第一,生物奥赛预赛通过,高三市统考成绩也差强人意。

以后回想这段时间,我都会感叹:一个人的潜在力量是多么可怕!我自豪,因为我敢于挑战极限,包括身体的极限。

我取得骄人成绩的资本,并不是一个健康的身体,甚至不是一个正常的大脑。

由于高一适应期我的压力太大,以致于得了个“臆症”,我的症状是大脑中像放了一台录音机,不停地放音乐,而且歌曲不固定。

学习、说话甚至睡觉,大脑都在唱。

我想尽办法克服这个毛病,但是收效不大。

高二,我在一边唱歌一边学习中走过。

至于身体上,我几乎没断过药。

下学期又患了胃病,我整天不是胃痛就是头痛,经常要趴在书桌上学习。

有时间夜里犯起病来,便是一夜无眠。

这其中的苦处,不足为外人道。

但无论如何,我挺了下来。

强烈的成功欲望,“长江只有一条,我只有一个”的豪气,伟大理想、坚强的意志,使我把一切困难视为粪土,把一切痛苦当成挑战。

我的字典里没有“我不行”这三个字,我能行,我的人生信条是:只要不丧失希望和信念,就一定会成功!年轻人,正是该拼搏该奋斗的。

安逸的生活是可耻的,我们就是要全心全意地去拼搏、去追求、去奋斗。

试问明日王者,舍我其谁!高三:我是强者谈起高三,我有满满一肚子话要说,心路坎坷,学途艰辛,我在这一年里学会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

我在高三经历了三次大的情绪波动,这些挫折让我学会了坚强、勇敢和坚持。

由于高二期末考试成绩很差,再加上我对高三那种单调生活和刻板复习的畏惧,所以高三第一个月都陷在自怨自艾之中,对前程毫无信心,直到有一天,我想到一个故事,那是在小时候,有一次我发高烧,妈妈告诉我:“别哭,我去叫大夫”。

等她叫来大夫,看到我满脸通红,牙关咬紧,但愣是没吭声,妈妈看到我小小的坚强的样子,一下子哭哭了,我被儿时的坚强震撼了,而现在的脆弱使我深深羞愧不已。

从此我又振作起来,从这时,我便学到了一个字眼:坚强。

高三的学路并不顺利。

上半学期一直在摸索最好的方法,同时心理并不稳定,来自复习生、目标大学、家庭、学校的压力让我在期末考试从应届生第二名退到第七名,失去了去北京参观的资格,这对一贯成绩优秀的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我刚建立起来的自信轰然坍塌。

那个寒假,我几乎没有出过家门,在家做着小山似的数学参考资料。

大年三十,家人在外屋看春节文艺晚会,我在小屋做习题,我每天都写一篇文章,试图分析心情,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建立信心,计划未来,外界的压力也渐渐淡化,从这时,我为自己设下了一场赌局,我在日记中写道:“我不会求助于任何人,也不会自个凄凄艾艾,过去的,悔恨也没有用,把所有的伤,所有的苦埋在心里,让它们转成动力,哀兵必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