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综合分析
一、同仁堂综合能力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同仁堂综合分析主要财务指标
表1-1
图1-1
图1-5
图1-6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图2-6
图2-7
图2-8
三、同仁堂连续5年与同行业财务指标比较
同仁堂每股经营现金流量行业排名表
表3-1
同仁堂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行业排名表
表3-2
同仁堂销售(营业)增长率排名表
表3-3
同仁堂现金流入与当期债务比行业排名表
表3-4
四、同仁堂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对比表
表4-1
图4-1
债务保障率对比表
表4-2
图4-2
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对比表
表4-3
图4-
3
-3)可以看出,同仁堂的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均高于九芝堂与药业行业平均水平。
呈起伏趋势,在2006年有大幅上升,而2005年、2007年有大幅下降。
主要是由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由2004年的415822179.36元,下降到2005年的191538984.37.下降了224283194.99,下降比率53.94%。
在2006年有所回升。
但2007年该指标又有下降,由2006年的384559921.94元,下降到2007年的121020805.40元,下降63539116.54元,下降比率68.53%。
主营业务收入也5年来呈起伏趋势,2005年2007年较高,2005年比2004年上升160480296.48元,2007年比2006年上升306345762.87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下降,而主营业务收入上升。
故2005年与2007年呈下降趋势。
由此可以看出,同仁堂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水平不稳定,其中2004年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主营业务收入对现金的贡献最大,与九芝堂相比,总体高于九芝堂,在2005年指标相近。
可以看出,同仁堂在每元销售可以提供越多的现金净流入占有明显的优势。
与药业行业平均值相对比较而言,其04年及06年08年的指标数值明显高于行业均值,而2005年指标相近,说明2005年该企业赚取现金能力消弱,需特别关注。
同仁堂则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程度,加强成本管理,降低主营业务成本率。
(四)每股经营现金流量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是反映每股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票所平均占有的现金流量,或者说是反映企业为每一普通股获取的现金流入量的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X100%
该指标实质上是作为每股盈利的支付保障的现金流量,因而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指标越高越好。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反映了每股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它通常高于每股收益,因为现金流量中没有减去折旧等非付现成本。
在短期经营中,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在反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对比表
表4-4
图4-
4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对比表
表4-5
图4-
5
现金流量适合比率对比表
表4-6
图4-6
现金再投资比率对比表
表4-7
图4-7
现金股利保障倍数对比表
表4-8
图4-
8
五.同仁堂发展能力分析
销售(营业)增长率对比表
表5-1
图5-
1
资本积累率
表5-2
2
图5-
六.同仁堂现金流量、发展能力分析小结
同仁堂综合分析财务指标综合得分
表6-1
七.同仁堂综合能力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