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复习】标点符号公开课课件

【高考复习】标点符号公开课课件

B.那个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 子,懂得什么? C.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 蓝,几乎透明似的。 D.你要好好学习英语、或者日语。
1.现在,我才懂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 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2.文科班绝不应该出现“阴盛阳衰”的现象。
3.李白有诗云:“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 天”。
2.书名号内还要加书名号时,外层用双书名号, 内层用单书名号。 《<合唱团>创刊词》
十、感叹号
用于句末表强烈感情 (1)如: 多美呀,秋天的北京! 如果有成份倒置,感叹号用在句末。
(2)如:啊,啊,又到春天了! 两 个叹词连用,一般后一个用叹号,前一个用逗号。
(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有时可用感叹号。
括号是表示文中的注释部分的标点, 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
1.句内括号要紧贴在被注释、补充的词语后。 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翻译的),雨 果……
2.句外括号是注释补充全句内容的,括号在整句的 标点后。 各国人民间的和平万岁!(长时间的鼓掌)打到战 争的挑拨者!(全场起立欢呼,掌声经久不息)
C、市政府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二期工程设计方 案提出了:“生态化、差异化、功能化”的要求。
D、文学作品,不论诗歌、散文、小说、戏曲, 各有各的逻辑结构,都有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
2、 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A 他,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
“十三”和“四”不是并列的,应直接说 “ B十像三《四(岁论”语)十则》这样的古代经典诗文,一定
4.“这个问题,”李明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
1、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 (3
分)(2008年杭州市中考试题)
A、 既然大自然赐予我们无比高贵的大脑,为何 不带着希望,登上峰顶,去迎接朝阳呢?
B、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 建筑的美感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
2. 我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 财产,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 权利者除外。 (用“,”也可) 在某些转折复句“但”前边可用分号。 3、经验告诉我们: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 征;那种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前头又用了冒号,那么分句内部也可用分号)
3.引文不完整,或作为自己说的一段话时,句号在引号 外。 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像评论家说的“形神俱备,充满生 机”。
引号口诀总结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 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 里。
达标检测:判断下列标点的是否正确 1.现在,我才懂得“一寸光阴一寸班绝不应该出现“阴盛阳衰”的现
5.有的句子含有谁、什么、怎么样等疑问词, 但不是发问,不是疑问语气,是陈述句,应用句号。 我没什么,可不知道人家怎么想。
口诀
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连续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达标检测:下列标点使用是否正确?
1.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 么办?
标点符号分为点号与标号
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的停顿和语气。
名称 顿号 逗号 分号 句号 问号 叹号 冒号
形式 、 , ; 。 ? ! : 标号主要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名称
破折 号
括号
书名 号
引号
省略 号
形式 —— () 《》 “” ……
备注
占两 格
右左 占两 上角 格
是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顿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
分号表示并列的句子之间的停顿。
注意事项: 前有逗号,后才能有分号。 这种作风,拿来律己,则害了自己;拿来教人,
则害了别人;拿来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他的神色,还是那么的安祥;他的举止,还是那
么凝重。 侵略者的诺言,骗不了人;他们的武力,吓不倒
人。
分号在复句中使用时注意以下两点:
1. 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 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雄壮高峻。 在分号与句号之间,分号与分号之间至少有一个逗号。
3.如果在被注释的词语后加标点,加在括号后。
是标明文中省略内容的标号。 一般列举三项后才使用省略号。
1.省略号前是完整的句子,句末点号保留。
他轻轻的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 儿静,树叶儿遮窗,啊……”
总而言之:我不能去了,再见,我的蟋蟀! 再见,我的木莲!……(完整句子,保留前面点 号)
破折号与“是”“有”等提示的词不能同 时使用。
破折号 一般用法:
(3)话题转换、转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4)表说话的中断和延长
“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 来。 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表示说话中断)
2.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连用。
去年荔枝、龙眼、柑橘……等产量大幅降低。
1.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剧作名、歌曲、 名著、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
《红楼梦》《人民日报》《狼图腾》 影片《拆弹部队》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奖”。
《奔跑吧兄弟》是浙江卫视全新推出的大型户 外竞技真人秀节目 。
用在提示语后面或前面,起提示下文或 总结上文的作用。
1.直接引用,用冒号;间接转述,不用冒号。 他对父亲说:“您辛苦了。” 王先生说,他今天不能来了。
2.说话人放在中间时,“某某说”不能用冒号。 “学习就是要认真,”老师说,“而且一定要持之以恒。” 3.冒号的提示作用要管到句尾。
不少老师反映:小学生劳动观念单薄,劳动习惯差、自理能力低, 不珍惜劳动成果。这样的问题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 4.冒号在一个句子中只能出现一次。 班主任向全班同学宣布:这次活动有两个主题:一是锻炼大家的能力, 二是扩大大家的视野。
要能够背诵。
书名号里还有书目名称时,里面要用单书 名号,应写为“《<论语>十则》”
C 我问那个买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 生?”
D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
你。 所引用的诗句没有独立成句,所 以,逗号应该放在引号外面
2.(2013·山东卷)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象。 3.李白有诗云:“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
银河落九天”。
主要表示行文中的解释说明部分,
1.破折号后面表解释说明的部分(分说部分是总说部 分的注释)
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 纸术,对世界历史发展有着伟大的贡献。
2.破折号与“是”“有”“即”等提示的词不能同时 使用。
他的好朋友——王晓明,是一个活泼的男孩。
(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打顿号。) 例: 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C. 日本有的学校二三年级都开语法课。
4. 较长的并列成份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
轻人深深陶醉了。
5. 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为了分清层次, 大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逗号。
A.最近两天,京津地区、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 汉水流 域、贵州等地的日平均气温达到了入夏以来的 最高值。 B.《新民丛报》虽然名为“报”,其实却是期刊,是梁启
超等人于1902年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曾产生过较大影 响。 C.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他不得不认真思考公 司的业 绩为什么会下滑,怎样才能打开产品的销路? D.新鲜大米,手感滑爽,米粒光洁,透明度好,腹白 很小 (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做出的米饭清香可口。
达标检测:下列标点使用是否正确?
1.这种惊人的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就会 走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
2.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 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 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3.“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 “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的冲刺。”
下列情况不用顿号 1.表概数的地方不用顿号
学校对面二三十米处是一个网吧。 2.固定集合,约定俗成词语间不用顿号
“省市领导” “城乡结合部” 3. 顿号和连词不能连用 (如“和” “或”“及” “与”等)
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 有了很大的发展。
⑷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 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的水平。
6. 并列的成分后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间要使用 逗号。
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啦,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 等好多花。
达标检测
下列句子顿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 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B.那个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 懂得什么? C.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 蓝,几乎透明似的。 D.你要好好学习英语、或者日语。
顿觉神清气爽。
C.一粥一饭是清淡,健康、温暖、妥帖:一瓢一箪是清淡,随意、 自在、安心。奢华也罢,绚丽也罢……生命终究归于平淡。
D.如果你茶饭不思,沉湎于“魔兽世界”不能自拔,如果你忽视现 实社会,游走于网络虚拟社区,那么,你——可能“病”了!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去掉冒号或将第一个句号移到引号内。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大都重视写作前的情感培养:有的借欣赏音乐进 入情境;有的面对墙壁久久沉思;有的甚至跳起迪斯科来兴
奋自己。 B.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 放花炮、穿新衣……等等,到处呈现祥和、热闹的气氛 C.小李见他笑得有点异样,就问:“怎么了?你。”
1.连续问, 句句用问号。 听说你昨天考试了,咋样呀?考得挺好吧?进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