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硝唑致不良反应1例
[4] 赵 广,杨庆琪,那爱华 .东南沿海部队官兵皮肤病患病情况调查 [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32(9):985-987.
[5] 赵 广,杨庆琪,那爱华 .东南沿海部队皮肤浅部真菌病的调查研 究[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7,2(5):270-272.
[6] 徐修礼,刘家云,高天文,等 .痤疮丙酸杆菌对抗菌药物的体外抗 菌活性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0,35(7,58岁。因 转 移 性 右 下 腹 疼 痛 1 天 入 院。 查 体:体 温37.5℃,脉搏75/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5/70mmHg;神 志清楚,精神萎靡,急 性 病 容;心 肺 未 见 明 显 异 常,腹 部 平 软,未 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右 下 腹 压 痛、反 跳 痛 明 显,全 腹 无 明 显 肌 紧 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移 动 性 浊 音 阴 性,肠 鸣 音 无 亢 进。 血 常 规 检查:白细胞 计 数 12.6×109/L,中 性 粒 细 胞 比 0.89;血 生 化 检 查:谷丙转氨 移 酶 14.6 U/L,谷 草 转 氨 酶 21.4 U/L,总 胆 红 素 32.7μmol/L,间接胆红 素 6.8μmol/L,肌 酐 48μmol/L,血 尿 素
参 考 文 献
[1] 杨 志,杨雪琴,白万超 .生物反馈训练法防治部队官兵心身性皮 肤病研究[J].人民军医,2011,54(10):855-856.
[2] 唐新平,杨雪琴,刘兆波,等 .海军陆战部队军事训练皮肤病调查 分析[J].人民军医,2008,51(6):334-335.
[3] 宋维芳,孔 月,林 琼 .东南沿海部队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J]. 临床军医杂志,2006,34(2):204-205.
作者单位:710043 陕西西安,解放军518医院普外科(黎跃华, 王 斌,张 冉)
氮3.8mmol/L。腹部超声检查:肝胆胰脾、阑尾区图像未见明显 异常。初步诊断:腹痛待查,急性阑尾炎。患者既往有青霉素、磺 胺类药物过敏史,否认食物过敏史。入院后给予禁食、抗感染、补 液等对症治疗。其中,抗感染采用头孢唑肟2.0g 加入0.9%氯 化钠注射液 100 ml 静 脉 滴 注,每 天 2 次;奥 硝 唑 氯 化 钠 注 射 液 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第2天静脉滴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 液至90ml时,患者双上肢出现风团样突起伴瘙痒,并有恶心、呕 吐,不能耐受。立即停用该药,平卧休息,症状有所好转。追问病 史,患者在第1天静脉滴注完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后,就出现轻 微恶心感,未在意。其他药物继续使用,未见不良反应。
结合本次调查,我们体会,手足癣、痤疮、体股癣等 是华南沿海部队官兵较常见的皮肤病,应加强皮肤病 防治。各级卫 勤 机 构 应 提 高 对 皮 肤 病 重 视 程 度,加 强 基层官兵皮肤病防治相关知识宣传教育[9];继续改善基
层部队医疗条件,完善驻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活场所 和训练场地的卫生管理;增大医疗保障投入,积极采取皮 肤病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官兵皮肤病的发生。
本调查结 果 还 显 示,51.4% 的 官 兵 有 疼 痛 或 瘙 痒 症状,其中,自觉瘙痒剧烈,严重影响睡眠者占12.9%。 相关调查资料[8]显示,在越南战争中,美军皮肤病发病 率高达46.0%,占门诊总例数的12.2%,占住院总例数 的7.4%,居门诊就诊疾病发病率首位及官兵住院率第 2位。另有文献报道,在印度支那战争中,法军由于皮 肤病造成巨大人力消耗。多数皮肤病虽不危及生命, 但危害官兵心身健康,使官兵日常生活和训练受到严 重影响。因此,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由皮肤病引起的 非战斗减员均应引起军队各级部门高度重视。
人民军医 2013年4月1日 第56卷 第4期 People′s Military Surgeon,Vol.56,No.4,April,2013
· 375 ·
与性激素水 平、皮 脂 腺 大 量 分 泌、痤 疮 丙 酸 杆 菌 增 殖, 以及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和炎症等因素有关[6-7]。 本调查结果显示,华南沿海官兵痤疮患病率13.3%,居 第2位。这可能与官兵大多处于青春期,皮脂腺分泌旺 盛,加之训练任务繁重,体力消耗大,而食物中蔬菜水果 相对缺乏,多数官兵为增加食欲摄入辣椒较多,以及官兵 对痤疮普遍缺乏正确认识,卫生状况较差等因素有关。
[9] 顾菊林,朱元杰,陈江汉 .特殊环境条件下部队官兵皮肤病的防治 措施[J].人民军医,2009,52(3):145. (收稿:2012-11-20 修回:2012-12-30 编校:李 荣)
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
·短篇个案·
奥硝唑致不良反应1例
黎跃华,王 斌,张 冉 [关键词] 奥硝唑;不良反应 [中国图书分类号] R 9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9736(2013)04-0375-01
(收稿:2012-11-10 修回:2012-12-20 编校:杨永岐)
[7] 陶 然,吕 川,宋建星 .寻常性痤疮的治疗及预防析[J].人民军 医,2008,51(8):546-547.
[8] Cropley TG.The“army itch”:A dermatological mystery of the Amer- ican Civil War[J].J Am Acad Dermatol,2006,55(2):302-308.
2 讨 论
奥硝唑系硝基咪唑类衍生 物 ,其 作 用 机 制 是 通 过 其 分 子 中 的硝基,在无氧环境中 还 原 成 氨 基,或 通 过 自 由 基 的 形 成,与 细 胞成分相互作用,导致微生物凋亡。奥硝唑主要不良反应,消化 系统为轻度胃部不适、恶 心、口 腔 异 味 等;神 经 系 统 为 头 晕 及 困 倦、眩晕、颤抖、四肢麻木、痉挛和精神错乱等;变态反应为皮疹、 瘙痒等 。本 例 静 脉 滴 注 奥 硝 唑 氯 化 钠 注 射 液 后 ,出 现 双 上 肢 风 团样突起伴瘙痒,并有 恶 心 呕 吐,停 药 后 症 状 缓 解,提 示 不 良 反 应为奥硝唑所致,应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