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肝脏检查方法及正常影像学表现
肝脏检查方法及正常影像学表现
▪ 肝左外叶以肝裂为界,比较容易辨认,左内 叶为肝裂和肝中静脉之间区域。
▪ 一般规律,从CT上看,最先看到的是S8 (右前叶上段), 然后是S2(左外叶上 段)、S3(左外叶下段)。胆囊往下的层 次是S5(右前叶下段),最后的层面一般 是肝S6(右后叶下段)。
▪ 本次课结束,谢谢!
▪ 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和肝管的各级分支在 肝内的走行、分布和配布基本一致,并有 Glisson囊包绕,共同组成Glisson系统 。
▪ 肝段的概念就是依据Glisson系统在肝内的分 布情况提出的。
▪ 肝静脉系统的各级属支,行于肝段之间,而 其主干(肝中、右、左静脉)相应的行于各 肝裂中,分别注入下腔静脉。
正常腹腔动脉造影
肝总动脉及脾动脉起 源于腹腔干动脉。
肝总动脉又分出肝固 有动脉及胃十二指肠 动脉。
肝固有动脉分出肝右、 肝左动脉。
肝动脉分支走行正常, 管腔大小、形态正常。
二、CT检查
▪ 1、平扫:扫描前常规口服1%~2%的泛影 葡胺500~800ml以使胃肠道显影,扫描范围 自膈顶至肝的下缘。MSCT扫描层厚为 5~10mm。
检出率。
正常肝MRI 左信图号:,T其1W中I可图见像流,空肝低实信质号为血中管等影信。号,但高于脾的 右图:T2WI图像,肝实质为低信号,明显低于脾的 信号,信号均匀一致。
横断位T1W 肝右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冠状位T2W
横断位T1W压脂
肝静脉、门静脉和胆道在T1WI 上多表现为低信号影,在T2WI 上多表现为高信号影。
▪ 肝动脉和门静脉的血液经过交换流到肝小叶 中的毛细小静脉(肝血窦),再由肝小叶的 中央静脉汇合成小叶下静脉,进而汇合成肝 静脉,出肝脏后进入下腔静脉,进入体内循 环。
▪ 肝门静脉的属支包括肠系膜上静脉、脾 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右 静脉、胆囊静脉和附脐静脉。
消化系统
消化道
消化腺
食管及胃肠道等
肝实质T1WI 上呈均匀的中等信号,较 脾信号稍高, T2WI 信号强度明显低于脾 脏。
▪ 2、增强扫描:常用对比剂Gd-DTPA,可进 行多期扫描。或行MRA。静脉注射超顺磁 性氧化铁SPIO后扫描,对比剂被正常肝内 Kupffer细胞摄取,使得肝实质在T2WI上信 号明显降低,而不含Kupffer细胞的肿瘤组 织则保持原来相对高信号,从而增加肿瘤的
▪ 2、增强扫描:一般100ml对比剂,以 2~3ml/s的流量经静脉注射,分别于开始注射 后20~25s、 50~60s 、110~120s进行扫描, 以获得肝脏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平衡期的CT 图像。
正常肝CT
动脉期
腹主动脉明显高 密度强化,肝内见 少量细小动脉显示, 肝实质未见明显强 化。
正常肝CT
门静脉期
腹主动脉强化密 度下降,肝实质明 显强化,密度均匀 增高。
正常肝CT
平衡期
肝实质强化密度下 降。
肝左叶 肝右叶
正常肝CT(平扫+增强)
肝右叶
肝左叶 门静脉左支
门静脉左支
正常肝CT(平扫+增强)
肝左叶
肝右叶
门静脉右支
门静脉右支
正常肝CT(平扫+增强)
门静脉主干及右支 肝左叶
CT分段
▪ 首先找出肝脏的三大静脉:肝中静脉,肝左 静脉,肝右静脉;找出门静脉及其分叉部位。
▪ 下腔静脉和门静脉夹着的是S1(尾状叶)。
▪ 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之间是右前叶,肝右静 脉以后是右后叶。门静脉分叉可以区分上段 和下段,即肝S5(右前叶下段)/S8(右前叶 上段),S6(右后叶下段)/S7(右后叶上 段),门静脉分叉以上为S8,S7。
▪ ②门静脉造影:是把导管插入脾动脉或肠 系膜上动脉后注入对比剂,经门静脉回流 至肝脏而使之显影的方法
▪ 应用范围:确定肝内占位病变并提出定性、 定位诊断,鉴别右上腹占位的来源,以及与 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了解肝的结构和其他 病变。
▪ 禁忌症:药物过敏;感染;出血和凝血功能 障碍性疾病;可能发生血栓脱落的疾病;穿 刺部位局部皮肤感染;肝肾功能差,一般情 况衰弱较重者
肝实质CT值40~70Hu。
肝脏为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的器官, 前者约占血供的25%,后者约占血供的75%。
正常肝CT
平扫 肝脏肝门层面
显示肝左叶外侧 段,内侧段,右叶, 尾叶,肝密度均匀, 椎体前方可见腹主 动脉及下腔静脉的 横断面;左中前腹 部可见充盈高密度 对比剂的胃脏,脾 脏位于左侧腹部。
第四章 消化系统
补充知识点
▪ 1、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有进出肝门的三个 重要结构通过:胆总管位于右前方,肝 固有动脉位于左前方,两者之后为肝门 静脉。
▪ 肝门静脉:多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 头和胰体交界处的后方汇合而成,向右上方 经下腔静脉前方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在肝 固有动脉和胆总管的后方上行至肝门,分为 两支,分别进入肝左叶和肝右叶。肝门静脉 在肝内反复分支,最终注入肝血窦。
肝脏的分叶及分段
▪ 五叶八段: 1、尾状叶 —— S1
左外叶上段—— S2 2、 左外叶 左外叶下段—— S3
3、左内叶—— S4
4、右前叶
右前叶上段—— S8 右前叶下段—— S5
5、 右后叶
右后叶上段—— S7 右后叶下段—— S6
▪ 肝内有4套管道,形成两个系统,即Glisson 系统和肝静脉系统。
肝、胰等 胆、脾
肝脏
1
检查方法
2 正常影像学表现
1 肝脏检查方法
(一)、X线检查 ▪ 1、 X线片和透视
正常腹部X线平片
肝胆位于右上腹, 右膈下,由于结肠 肝曲充气,衬托可 显示肝下缘,称肝 角(箭头)
▪ 2、肝血管造影
▪ ①肝动脉造影:采用Seldinger技术把导管 插入腹腔动脉或肝动脉,用压力注射器注 射对比剂后行DSA连续采集影像,获得肝 动脉期、实质期、肝静脉期血管造影像。
肝右叶
门静脉主干
正常肝CT(平扫+增强)
门静脉主干
肝右叶
门静脉主干
正常肝CT(平扫+增强)
正常肝CT
左图:肝脏冠状位MPR重建,多方位显示肝脏大小、形态及外缘
右图:肝CTA清楚显示门静脉、肝静脉及其分支。
三、MRI检查
▪ 1、平扫:常规采用SE和FSE序列,包括 T1WI 及T2WI,必要时可辅以脂肪抑制技 术,以进一步鉴别病灶内是否存在脂肪组 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