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功率计算方法
1、摄像机功耗分系统总功耗和单机功耗,P总=U总*I总,P1=U1*I1;
2、耗电量较大的摄像机类型:一体化摄像机、红外摄像机等;
3、智能系统中弱电总功率的计算方法:弱电总功率=线材功率+设备功率
即P
总=P
线
+P
机
4、UPS:UPS是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System)的英文名称的缩写,是能够提供持续、稳定、不间断的电源供应的重要外部设备。
5、UPS在电子设备系统和网络应用中,主要起到两个作用:一是应急使用,防止突然断电而影响正常工作,给设备造成损害;二是消除市电上的电涌、瞬间高电压、瞬间低电压、电线噪志和频率偏移等“电源污染”,改善电源质量,为设备提供高质量的电源。
6、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UPS广泛地应用于从信息采集、传送、处理、储存到应用的各个环节。
7、UPS可将交流AC220V转换成交流AC220V,可对高于和低于220V的电压都稳压到220V,即所谓“双向稳压”;而普通的直流稳压电源只能单向稳压。
8、线材直径越细,通过的电流越小,阻抗越大,整体功耗越大。
9、截面积2mm2的铜导线,每100米的阻抗为1.5Ω;0.5mm2的铜导线,每100米的阻抗为6Ω。
10、总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有功功率(即有效功率)表示为V A(伏安)。
11、电压有四种叫法:电位、电位差、电压、电动势。
12、1KW=1.36马力
13、功率损耗最低为30%。
第4讲 产品车间、施工现场如何测定摄像机的
输出电压
1、电源带负载后一般电压下降20% 以内的,可视为正常(通常情况,不包括特殊情况);
2、电压过低,摄像机可能出现图像雪花状、黑色竖条状或横竖条滚动、模糊、“毛衣纹”、甚至无图像(黑屏)等现象;
3、在施工现场,对工作不正常的摄像机,需要检测它的工作电压。
重要提示:在测量摄像机工作电压的时候,一定不要拔下电源插头进行测量,那样你测到的只是电源的空载电压,没有意义。
一定要保证摄像机工作时的输入电压。
(只有插头的,就必须剥开线皮测量。
注意不能造成短路)
4、测量电流时,万用表应串联在电路中,如图1;测量电压时,万用表应并联在电路中,如图2;
图1 图2
5、串联电路也叫分压电路,并联电路也叫分流电路。
正 负
负 正
第5讲线路压降的计算和电源适配器的
匹配原则
1、屏敝线:导线外部有铜丝网包裹的导线叫屏蔽线。
包裹的导体叫屏蔽层,一般为导电布、编织铜网或铜(铝)泊。
再往里就是芯线。
2、1mm2(国标)屏蔽线100m阻抗为普通平行线的1/10,高频屏蔽线从内到外依次为铜芯线、绝缘层、铜网线、绝缘层、屏蔽层、塑料外层。
低频屏蔽线层数要少一些。
3、克服线路压降损耗的首选方法:用屏蔽线做电源线。
第二种方法是:提高前端电源的输出电压,第三种方法是:如果布线时有备用线的话,要将备用线与电源线并联使用。
第四种方法是:将DC12V改为AC24V供电。
4、1条电源线路上,建议最多并联两个摄像机,否则将导致线路上的总阻抗变大、总电流变大,压降(即线路的损耗电压)变大。
这些参数彼此是线性关系。
此外,因线径所限,1条线上也不宜传递过量的电流。
5、建议:200m以上的距离应采用屏蔽线,以减小压降。
6、屏蔽线的具体接法:芯线全部接入电源的“正极”;屏蔽丝网接入电源的“负极”。
注意:屏蔽丝网绝对不可以甩开不用。
7、电缆屏蔽层接地常识:单屏蔽层的单端接地,双屏蔽层的内层单端接地,外层双端接地。
8、新型导热材料应用于发热元件、散热片的连接等。
第6讲智能安防系统中配电部分
常见的故障现象
智能安防系统中配电部分常见的故障现象:
1、摄像机工作电压过低。
一般摄像机的工作电压为额定电压的±20%可正常工作。
造成工作电压过低的原因是:线路中压降过大。
2、AC24V集中供电的情况下,摄像机出现串扰,导致图像杂纹、不清晰等现象。
解决办法:将集中供电改为单独供电。
3、终端无图像。
原因:线路不通、电源接反、摄像机故障、终端设备故障等。
4、摄像机不工作(无输出信号)。
原因:电源没输出、线路不通、线路短路等。
5、摄像机图像不清晰。
原因:视频信号干扰、电源功率不足等。
6、图像杂波多、雪花多。
原因:杂波为干扰所致,雪花为信号强度不够所致。
7、图像出现毛衣纹。
原因:电源功率不够。
8、图像时有时无。
原因:电源功率不够、负载电压异常。
9、图像白天正常、夜间不正常。
原因:夜间红外功能开启后,电源功率不够。
10、机壳带电。
原因:线路中负线与零线接在一起,由于异常原因,将零线与火线对调导致。
总之,是AC220V引至机壳所致。
11、电源烧坏。
原因:交流变压器输出端短路等;直流电源烧毁是长时间超负荷运行所致。
12、电源至摄像机之间的线路冒烟、最终打火。
原因:线径过细而电流过大;交流变压器输出端短路等。
13、音频的拾音头烧坏。
原因:误将直流12V接至音频。
整理:黄美霞审核:黄越方201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