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历史遗址公园

城市历史遗址公园

闲等多项功能 . 2、一方面为遗址保护与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空间,能够促进考古研究、遗址保护
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借助系统化、人性化的展示设计,为公众提供了开 放和直观的考古教材,引导公众走近遗址、热爱遗址,有助于大遗址保护成 果的全民共享 . 3、有效缓解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矛盾,优化土地资源的利用,带 动相关产业发展,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扩展和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4、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大遗址保护理论研究,完善文化遗产管 理体制,是科学发展和求实创新精神的体现 . 5、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行为应确保遗址的完整保存,各类设施及景观设计应以遗 址内涵及价值的展示为前提 . 6、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应以持续开展的考古、研究与保护工作为基础,做好可行 性研究和调查论证工作,秉承科学、严谨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循序渐进,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外国保护文化遗产法律文件选编》 《西班牙历史遗产法》 《希腊 古物法》 《埃及文物保护法》 《日本文化财保护法》
• 政府部门的实际保护与宣传行动 • 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协调 • 通过建设考古遗址公园,可以有效抵御城市建设
对遗址的蚕食,科学保护、净化、美化遗址环境, 最终实现遗址资源全民共享、传承后人的目标。
大遗址——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 有考古专家这样解释大遗址——大遗址是指大型 古文化遗址,由遗存及其相关环境组成。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吕舟教授 :大遗址不仅是一个 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历史的实物见证, 同时也构建起了今天与历史的联系,构成了一个 城市、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历史的厚度。
遗址公园——保护大遗址的良方
历史公园 、飞鸟公园 • 柬埔寨的吴哥窟遗址公园
意大利庞贝古城
• 庞贝是古罗马城市,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庞贝古城在公元79年8月24日维苏 威火山的爆发中被掩埋在火山的岩浆中而从此消失。
希腊雅典卫城遗址公园
突尼斯的迦太基遗址公园
日本的历史 文化遗址公园
成功案例总结
• 遗址展示与利用的重要性逐渐显现 • 遗址保护法规条例:《国际保护文化遗产法律文件选编》
• 雷锋塔内造电梯 • 河坊街建筑屋顶拉霓虹灯 • 香港古建活育化工程
• “按原状修缮”的原则,修缮或修复一批保护区内的街 巷民居、石雕碑碣、古典园林等历史建筑;保护近代名 人史迹;实施古镇老街、宗教文化保护项目。
• 修复古桥、城楼,保护重要古道遗迹、古树名木和重要 的古井、名泉。
杭州南宋皇城遗址公园现状
杭州南宋皇城遗址公园建设
• 遗址公园不是主题公园,不是游乐园 • 达成的六点共识: 1、立足于遗址及其背景环境的保护、展示与利用,兼顾教育、科研、游览、休
• 遗址公园,是指基于考古遗址本 体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展示,融合 了教育、科研、游览、有限等多 项功能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 建设遗址公园,已经成为国际通 用并日趋成熟的考古遗址保护和 利用模式。
• 中国八千年的历史文化中繁市都 会都留下或多或少的遗迹
国际成功案例
• 意大利庞贝古城 • 希腊雅典卫城遗址公园 • 突尼斯的迦太基遗址公园 • 日本的大室公园 、吉野里
城市历史遗址公园
城市建设与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景观保护
园林0601 奚婷霞
城市历史遗址公园
• 继承历史,融入现实 • 国际成功案例 • 中国城市历史文化遗址公园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社会认知现状
• 文化遗产的保护随着我国社会经 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建设中,越来 越多的人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是 城市现代化的必要内容,是建设 美好城市特色的最低成本的捷径, 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环 节,也是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 愈显关键的指标。
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问世。
杭州规划设计之历史文化遗址保护
第117条城市历史文脉和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
•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杭州要凸显城市的历史文脉,保护 并利用好各种文化资源,酿造浓厚的文化气息。
• 划定吴越文化保护区,南宋文化保护区,吴山文化保护 区,孤山清文化保护区。保护南宋皇城遗址、南宋太 庙—三省六部遗址、南宋德寿宫遗址、良渚文化遗址、 跨湖桥遗址等地下文物。
• 1983年,由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将圆 明园遗址确立为遗址公园。
• 1985年,北京大兴建成了团河行宫遗址公园,此后又相继 建成了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明城墙遗址公园、皇城根遗 址公园等,目前,北京名为遗址公园的景胜已多达10个。
• 2003年,合肥市启建了三国遗址公园。 • 2008年11月,我国首个地震遗址公园——四川广元市青川
中国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存在的问题
三大共性 • 建设性的破环 • 改善市民居住环境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缺乏妥善协调 • 法制不全,执法不力 它们体现在六大方面 • 城市规划编制思路亟待突破 • 千城一面问题突出 • 旧城改造引发建设性破环 • 建筑设计缺少文化内涵 • 穿越式交通道路破环旧城道路格局 • 错位开发
中国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发展
• 被动的抢救性保护到主动的规划性保护 • 打补丁式的局部保护到着眼于遗址规模和格局的
全面保护 • 单纯的本体保护到涵盖遗址环境的综合性保护 • 画地为牢式的封闭保护到引领参观的开放式保护 • 专一的文物保护工程到推动城市发展、改善民生
的文化工程
中国历史文化遗址公园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