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探讨
摘要:在现阶段的城市中,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环境的破坏导致
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干旱等问题越发严重。
为了改变
这一现状,通过水土保持的方式来治理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所造成的水土流失,
具有很好的效果。
本文简单概述我国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分析水土保持对生
态环境保护的功能及使水土保持工作更具成效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功能与价值
引言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依赖于对土地等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
了十分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治理问题严峻。
地球生命系统的稳定依赖于生态
系统的服务性能,由于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而水土保持作为应对水土流失的有效方法,水土保持作为生态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1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指在发生了水土流失的地区通过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帮助大自然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的恢复功能,从而实现水土流失的有效治理、生
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在这一模式下,能最大可能的激发自然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
能力。
因此,我们应尽量不要对自然系统施加压力,应更多的通过自然界的自愈
功能来完成整个系统的修复,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这是一种全新的环
境保护理念,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措施。
2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水土流失防治不完善
某些建设项目有涉及到水土保持的问题,建设单位会安排相关部门对水土保
持的管理方案进行审核与检查。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很多建设单位为获取更多的
利润,不顾建设质量,甚至不惜降低工程成本,忽略管理水土保持的工作,进而
导致我国水土流失的问题频繁发生,甚至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这会对人民的生
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按理说我国政府应该针对此问题,给人民一些补偿,但
政府财政收入有限,所以无力承担这部分的经济补偿责任。
此外,由于受到市场
资源配置的限制,水土保持的工作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而且做水土保持的工作
带来的收益不能全部享有,导致没人愿意独立承担防止水土流失的全部成本。
2.2土地荒漠化及沙尘暴
据调查统计,我国目前的土地荒漠化的面积高达262万km2,占我国总面积
的27%,形势十分严峻。
土地荒漠化是一种严重的土地恶化类型,其导致了大面
积的土地出现衰退的现象。
而土地荒漠化的不断发展就会形成大范围、不可控的
沙尘暴。
土地荒漠化的加剧直接使沙尘暴明显增多,也导致了沙尘暴的强度和影
响范围不断扩大。
2.3农民不重视水土保持的工作
有部分农民没有重视水土保持的工作,仍然选择不符合耕作条件的农田中耕作,而且农村承包权随时会有变动,也就是说农民对这块土地无法进行长期的经营,加上农民缺乏水土保持的意识,进而使农民的积极性和热情都大大降低,这
些行为导致水土流失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3使水土保持工作更具成效的具体措施
3.1加强宣传,提升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虽然经过近些年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但对于人与自然
的和谐相处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与教育,使得广大群众能
够真心接受生态修复的理念,意识到生态修复工作的重要意义,是实现经济社会
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不断提高人们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为实现水土
保持生态修复而付出更多的努力。
3.2加强监督管理
政府部门要将水土保持的监督、治理工作融入到城市管理当中。
城市在发展
经济的同时导致了城市的水土流失现象愈发严重,过度的开采林业、矿业,违规
的建筑工程,随意排放的工业污水、垃圾等都对城市的水土流失造成了不同程度
的影响。
在进行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时,要结合城市的发展特点,以预防为主并结
合监管的力量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
对于违规工程、随意排放污水等污染环境的
现象坚决惩治;对于人们的生活垃圾采取有效的分类,回收可利用资源,提高人
们的环保意识,打造出一个绿色生态城市。
对于城市中贫瘠的土地,要以水土保
持为目标,种植生存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植被,以此减缓水土流失的速度,长
久以往就可以改善土地贫瘠的现象。
如鄱阳湖湿地生态的恢复工程,采用了生物
与工程相结合的方法,电源污染控制、土地处理、植物引进等方法,减少了人类
对湿地的干扰因素,使湿地能凭借自身演替机制恢复实现其生态自我修复功能。
3.3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综合治理能力
水土保持视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环境,促
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坚持科学发展的宗旨,积极引进先进的
技术和外国优秀的管理方法,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理,重点监管,提高工作指廊。
以地区实际为落脚点,分别采取退耕还林还草、小流域治理
等措施,开辟新道路,发展新技术。
3.4树立全社会水土保持的意识
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不仅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还能促进工业、交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展开水土保持的工作不仅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还
需要全社会的资金支持,方便我国政府综合这些资金用于水土保持工作上。
因此,只有提高人民水土保的意识,才能更好推进水土保持工作的进度。
此外,环保教
育从小抓起,让孩子还有人民认识到水土保持给农业发展带来的益处,确保人民
树立和提高水土保持的意识。
3.5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由于各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一些较为落后的地区还是只注重经济发展,没
有意识到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过度的开发土地资源来增加经济创收,从而加剧
了水土流失等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越来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现状,需要国家、政府给这些地区更多的资金扶持和援助,给予水土保持的专项扶持资金,并引入
人才来协助完成水土保持工程。
只有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水土保持工作当中,才能通过人工治理来修复生态环境。
对于较为发达的城市,要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
相关部门也应完善水土保持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加大
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使水土保持工作可以更高效的开展,实现恢复生态
环境的目的。
3.6加强监督管护
在水土保持工作中,还要不断加强监督管护,对相关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具体来说,可结合当地工作实际,构建层级分明、责任清晰的监督管理体系,制
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损坏水土保持工作的人员、单位,要给予严肃处理,并
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对水保持方案的实施做到依法监督,依法管理,督促项目管理人员及时按规定上报工程方案。
结语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工程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及社会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也关乎到人与自然能否和谐共处。
目前,有部分地区还没有认识到恢复生态环境
的重要性,因此必须加强他们的认识,建立一个有效、全方面的生态保持管理体系,并加大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力度,全面提高水土保持工程的质量,以此来恢复
生态环境,优化人们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李建,王慧铭,李文俊.浅谈水土保持的生态环境监测方式[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2013(10):56.
[2]王红岩.论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促进[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7):183.
[3]刘德成.浅谈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标准化建设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7
(9x)
[4]张利超.江西水保院为县级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宣讲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
知识[J].中国水土保持,2019,443(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