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
倪冬平
(江西省余江县水利局,江西余江 335200)
摘 要 生态环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但随着新中国成立,我国人口密度不断扩大,为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质及经济需求,对树木乱砍乱伐,影响我国森林资源发展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给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了巨大影响。
因此,水土保持工作成为社会大众及相关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
基于此,结合我国水土保持现状,分析生态服务功能对水土保持的促进作用,探究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
水土流失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的良好发展,水土流失的加剧,为各种环境问题产生提供了基础,成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根源之一。
因此,有效的水土保持工作必不可少。
水土保持工作在保障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水土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特别是最近几年,相关部门提出了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标志着水土保持工作的一次飞跃。
1 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现状
我国社会主义起步阶段,生态环境相对良好,有大面积的优良森林资源。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业、商业等企业的兴起,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造成大面积的树木被砍伐,对我国森林资源造成了巨大影响。
与新中国成立时期相比,现阶段我国的森林资源仅剩1/3,是引发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所以要避免水土流失的继续扩展,就要保护我国的森林资源,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运用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法是水土保持的重要手段,这一方法的应用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既能维持水土保持现状,还能对水土的恢复工作起到一定效果[1]。
2 生态服务功能对水土保持的促进作用
2.1 具有储存水源的能力 水土保持的核心工作就是保证土壤对水源的涵养能力,生态服务功能主要是利用林草资源实现土壤涵养水源的要求,通过在土壤上栽种树木花草等植被,利用其根系加强土壤水源的保存工作,还可以使多余的水分及时渗透,形成地下水,保证对水源的储存工作,防止水土流失现象的产生。
2.2 生态系统的防风固沙作用 风力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经调查,受风力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约为165万km2,占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0%以上,而大自然生态系统本身就有良好的防风固沙能力,风力在经过树木及其他植被后,由于植被的阻碍作用,可以大幅度减少风力,减少对沙土的侵蚀。
因此,可以积极运用生态系统的防风固沙能力,减少风力因素的危害,促进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2]。
2.3 土壤本身的保持能力 在防风固沙工作中,对土壤进行改良,避免在水土流失的同时产生滑坡、泥石流等危害。
另外,积极进行土壤改良,可以与栽种植被相结合,在保证土壤良好的储存水分能力的同时加强地上的建设,为防风固沙工作的开展提供条件。
3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的优化措施
3.1 结合实际加强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在进行水土保持工作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联系实际,综合分析当地的水源条件及土壤条件等,建立合适的生态服务功能,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法的有效运用提供保障。
同时,通过积极有效的水土保持工作促进其他资源的发展,使我国各种资源协调稳定发展,保障生态环境的平衡可持续发展。
3.2 组建水土保持工作的专业队伍 良好的水土保持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具备专业素质,而专业技术人员的短缺正是我国水土保持工作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所以,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使其具备专业的技能,从而提高水土保持队伍的工作能力,促进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稳定发展[3]。
同时,高质量的水土保持工作队伍,还可以为水土保持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基础。
3.3 积极培育防护植被 优良的防护植被作为水土保持的基础,只有保证防护植被的良好生长,才能为后续的储蓄水源、防风固沙奠定基础。
所以,要积极进行新品种的培养,提高其抗性及防护能力,使其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良好生长,降低水土流失情况的发生概率。
还要加强对育苗基地的建设,在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时提供充足的防护植被,才能保证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进行。
4 结语
我国土地面积辽阔,有丰富的矿物资源、油气资源、森林资源及水资源等,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企业为提高商业竞争力,开始大量乱砍乱伐森林资源,加剧了我国的水土流失,进一步对其他资源的勘探开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要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通过生态服务功能的方式提高水土保持的工作效率,在改善森林资源的同时达到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良好效果,保证水土保持工作的良好开展,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刁鸣军,常丹东,王礼先.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用水研
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4(1):46-51.
[2]许炯心.无定河流域侵蚀产沙过程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响应
[J].地理学报,2014(6):972-981.
[3]康玲玲,李进敏,王云璋,等.伊克昭盟项目区水土保持
的生态效益[J].生态学杂志,2013(5):142-145.
DOI:10.19394/ki.issn1674-4179.2017.03.063
JIANGXI AGRICULTURE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