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al System),E是经济(Economic),S是社会(Social),T是技术(Technological)。
在分析一个企业集团所处的背景的时候,通常是通过这四个因素来进行分析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状况。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 (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
弗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上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
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
而这个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同比指本期发展水平与去年同期发展水平的百分比,如今年12月比去年12月环比指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前一时期水平之比,如计算一年内各月与前一个月对比,即2月比1月,3月比2月,说明了逐月的发展程度。
交叉分析法又稱立體分析法,是在縱向分析法和橫向分析法的基礎上,從交叉、立體的角度出發,由淺入深、由低級到高級的一種分析方法。
這種方法雖然複雜,但它彌補了“各自為政”分析方法所帶來的偏差。
比如:A公司的各項主要財務指標與B公司的各項主要財務指標橫向對比較為遜色。
但如果進行縱向對比分析,發現A公司的各項財務指標是逐年上升的,而B公司的各項財務指標是停滯不前或緩慢上升的,甚至有下降的兆頭。
因此,股票購買者應保持清醒頭腦,適當考慮一下是否要“改換門庭”,購買A公司的股票。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
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
五力分别是: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波士顿矩阵将企业所有产品从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角度进行再组合。
在坐标图上,以纵轴表示企业销售增长率,横轴表示市场占有率,各以10%和20%作为区分高、低的中点,将坐标图划分为四个象限,依次为“问号(?)”、“明星(★)”、“现金牛(¥)”、“瘦狗(×)”。
在使用中,企业可将产品按各自的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归入不同象限,使企业现有产品组合一目了然,同时便于对处于不同象限的产品作出不同的发展决策。
其目的在于通过产品所处不同象限的划分,使企业采取不同决策,以保证其不断地淘汰无发展前景的产品,保持“问号”、“明星”、“现金牛”产品的合理组合,实现产品及资源分配结构的良性循环。
①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高”的产品群(明星类产品);②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低”的产品群(瘦狗类产品);③销售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低的产品群(问号类产品);④销售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群(现金牛类产品)。
安索夫矩阵以产品和市场作为两大基本面向,区别出四种产品/市场组合和相对应的营销策略。
市场渗透(Market Penetration)——以现有的产品面对现有的顾客,以其目前的产品市场组合为发展焦点,力求增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采取市场渗透的策略,借由促销或是提升服务品质等等方式来说服消费者改用不同品牌的产品,或是说服消费者改变使用习惯、增加购买量。
市场开发(Market Development)——提供现有产品开拓新市场,企业必须在不同的市场上找到具有相同产品需求的使用者顾客,其中往往产品定位和销售方法会有所调整,但产品本身的核心技术则不必改变。
产品延伸(Product Development)——推出新产品给现有顾客,采取产品延伸的策略,利用现有的顾客关系来借力使力。
通常是以扩大现有产品的深度和广度,推出新一代或是相关的产品给现有的顾客,提高该厂商在消费者荷包中的占有率。
(苹果)多元化经营(Diversification)——提供新产品给新市场,此处由于企业的既有专业知识能力可能派不上用场,因此是最冒险的多角化策略。
兰查斯特法则是通过分析市场占有率来确定品牌所处的市场地位和产业环境,进而拟定有效的竞争策略。
“兰查斯特法则”通常将一个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状况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以此确定其市场地位和竞争目标——品牌独占:市场占有率底限为73.9%,说明该品牌掌握绝对优势,应当运用已经掌握的主流优势,进一步谋取更高的垄断地位;品牌安全:市场占有率在41.7%-73.9%之间,处于相对安全地位,应争取领先以成为市场主导者;品牌立足:市场占有率在26.1%-41.7%的区间内,竞争者众,地位不稳定,随时可能遭遇攻击而被挤出市场。
类比法是遵循类比原则,把与预测目标与其同类的或相似的先行事物加以对比分析,来推断预测目标未来发展趋向与可能水平的一种预测方法。
德尔菲法,是采用背对背的通信方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预测意见,经过几轮征询,使专家小组的预测意见趋于集中,最后做出符合市场未来发挥在那趋势的预测结论。
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是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团队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以反覆的填写问卷,以集结问卷填写人的共识及搜集各方意见,可用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术。
市场因素推算法1.按照人口数和消费水准两个基本因素来推算市场需求量的公式为:S=j×g(j表示人数或户口;g表示每人或每户消费水准及消费量;S表示市场需求量预测值)2.如果人口数处于静态,消费水准是动态,则公式为:S=j×[g×﹙1+x1﹚º](x1表示消费水准年成长率;n表示期数(月或年);g表示期数消费水平)3.如果商品不是每人都需要的,应当调查需求者的比率(f),公式为:S=[j×﹙1﹢x﹚º×f]×[g×﹙1+x1﹚º] (f表示人口数中消费者的百分比;x表示人口年成长率;x1表示消费水准成长率)注:º表示n次方f,x,g,x1等参数可以用臭氧调查方法或专家预测法来预算估算。
PSM价格敏感度分析方法其特点为所有价格测试过程完全基于被访者的自然反应,没有任何竞争对手甚至自身产品的任何信息。
PSM模型也即,价格敏感度测试模型,是目前在价格测试的诸多模型中,最简单、最实用。
为大多数市场研究公司所认可。
通过PSM模型,不仅可以得出最优价格,而且得出合理的价格区间。
PSM模型的要点在于通过定性研究,设计出能够涵盖产品可能的价格区间的价格梯度表,然后在有代表性的样本中,请被访者在此价格梯度表上做出四项选择:有点高但可以接受的价格,有点低但可以接受的价格,太高而不会接受的价格,太低而不会接受的价格。
对样本的这几个价格点,分别求其上向和下向累积百分比,以此累积百分比作价格需求弹性曲线,四条曲线的交点标出了产品的合适价格区间,最优定价点以及次优定价点。
回归分析法是在掌握大量观察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函数表达式(称回归方程式)。
趋势外推的基本假设是未来系过去和现在连续发展的结果。
当预测对象依时间变化呈现某种上升或下降趋势,没有明显的季节波动,且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函数曲线反映这种变化趋势时,就可以用趋势外推法进行预测。
趋势外推法的基本理论是:决定事物过去发展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该事物未来的发展,其变化,不会太大;事物发展过程一般都是渐进式的变化,而不是跳跃式的变化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依据这种规律推导,就可以预测出它的未来趋势和状态。
趋势外推法是在对研究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发展作了全面分析之后,利用某种模型描述某一参数的变化规律,然后以此规律进行外推。
为了拟合数据点,实际中最常用的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函数模型,如线性模型、指数曲线、生长曲线、包络曲线等。
时间序列是按时间顺序的一组数字序列。
时间序列分析就是利用这组数列,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加以处理,以预测未来事物的发展。
时间序列分析是定量预测方法之一,它的基本原理:一是承认事物发展的延续性。
应用过去数据,就能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二是考虑到事物发展的随机性。
任何事物发展都可能受偶然因素影响,为此要利用统计分析中加权平均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处理。
该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掌握,但准确性差,一般只适用于短期预测。
时间序列预测一般反映三种实际变化规律:趋势变化、周期性变化、随机性变化。
一个时间序列通常由4种要素组成:趋势、季节变动、循环波动和不规则波动。
趋势:是时间序列在长时期内呈现出来的持续向上或持续向下的变动。
季节变动:是时间序列在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波动。
它是诸如气候条件、生产条件、节假日或人们的风俗习惯等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循环波动:是时间序列呈现出得非固定长度的周期性变动。
循环波动的周期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与趋势不同,它不是朝着单一方向的持续变动,而是涨落相同的交替波动。
不规则波动:是时间序列中除去趋势、季节变动和周期波动之后的随机波动。
不规则波动通常总是夹杂在时间序列中,致使时间序列产生一种波浪形或震荡式的变动。
只含有随机波动的序列也称为平稳序列。
终值(future value),又称将来值或本利和,是指现在一定量的资金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价值。
通常记作F。
现值(present value),是指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定量现金折合到现在的价值,俗称“本金”。
通常记作P。
F:终值,P:现值,i:利息率;n:计息期数1 单利终值:F=P+P×i×n=P×(1+i×n)式中,1+ni——单利终值系数【提示】除非特别指明,在计算利息时,给出的利率均为年利率,对于不足一年的利息,以一年等于360天来折算。
2.单利现值现值的计算与终值的计算是互逆的,由终值计算现值的过程称为“折现”。
单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P=F/(1+ni)式中,1/(1+ni)——单利现值系数3 复利终值F=P(1+i)^n在上式中,(1+i)^n称为“复利终值系数”,用符号(F/P,i,n)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