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得(其)(所)(鼎)(鼎)大名
四、查字典,先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再写出整句话的意思。
固:本来。
或:有的人。
于:表示比较。
人本来就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羽毛还轻。
五、阅读课文并填空。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作的演讲。
文章还偷就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然后结合当时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六、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仿照短文中的第一句话,用所填的关联词语写句子。
因为拥有梦想,所以,如果我们能经受住命运的考验,一直坚持下去,就一定会走向成功。
因为班干部是为同学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什么干得不好的,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
3、这段话共有 6 句话,主要论述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
第一句话论述我们不怕别人批评的原因;第二句话指出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四句话论述采纳批评的前提,就是“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第五句话举李鼎铭“精兵简政”的例子的例子进一步说明我们愿意采纳任何人的正确的意见。
4、这段话各个句子之间环环相扣,论述严密。
像这样的段落课文中还有不少,请摘录其中一段。
详见《语文书》①②⑤自然段。
七﹡、综合性学习。
为人民服务的新闻
广西发生洪涝灾害。
新朱村一村民不慎掉进河中,生命危急。
接到报警后,消防支队的黄建平立即率领战友组织救援。
面对洪水和群众的急迫呼救,黄建平临危不惧,奋力下水救人。
当他游出50 多米远时,不幸被突然袭来的洪峰卷入洪流中,壮烈牺牲,年仅34 岁。
感想:黄建平同志舍己救人、无私无畏的英雄壮举,让人敬佩。
我要学习他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永远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优秀品质。
回顾·拓展三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ū jí chōu tì wō tóu cū bào
(书籍)(抽屉)(窝头)(粗暴)
mó guǐ kǔ xíng jū liú jié fàng
(魔鬼)(苦刑)(拘留)(解救)
jīng bīng jiǎn zhèng sǐ dé qǐ suǒ
(精兵简政)(死得其所)
zhòng yú tài shān qīng yú hóng máo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二、多音字组词。
(转移/转身)(兴旺/兴盛/兴起)
转兴
(转动/旋转)(高兴/兴趣/即兴)
三、体会下列词语的构词特点,并照样子写一写。
乱蓬蓬热腾腾(冷清清)(光秃秃)(静悄悄)(白茫茫)
跳跃陈设(奔跑)(肥胖)(吵闹)(寻找)
四、从“词语盘点”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残暴)的匪徒(陷入)困境
(尖锐)的问题(解救)人质
(含糊)的回答(审阅)文件
(恐怖)的氛围(拘留)嫌犯
五、阅读回顾。
1、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共同缅怀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时刻牢记毛泽东主席的教导: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这四篇课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
其中,李大钊同志无私无畏、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牢牢地刻在我的心中。
(或灯光郝副营长为了后代的幸福和安乐英勇献身的情景等)
2、本组课文在写作上也很有特点。
比如,《十六年前的回忆》的首尾呼应的写法,好处是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牢记在心的思想感情,加深了我们的印象。
这样的写法很值得学习。
六、学习“日积月累”,完成练习。
1、这首诗的作者是叶挺。
这首诗是他在被国民党关押时写下的。
2、选择恰当的朗读停顿方式,在序号上打“√”。
√①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②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七、默读短文,完成练习。
清贫(节选)
方志敏
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
这在国民党的伟人们看来,颇似.(sì√ shì)奇迹;而矜持不苟,舍已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我可以告诉你一桩趣事:
我被俘那天,两个国民党的兵士发现了我,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发个意外之财。
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
他们于是激怒起来了,拿出手榴弹威吓.(hè√ xià)道:“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炸死你!”
“哼!我一个铜板都没有,想从我这里发财,是想错了。
”我微笑淡淡地说。
“你骗谁!像你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
“你们不要瞎忙吧! 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
我确实一个铜板也没有。
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
他们又在周围低头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就带着我走了。
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
去年我穿的几套旧汗褂,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妻保藏.(cáng√ zàng)着,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
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1935年5月26日写于囚室
1、给文中带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矜持不苟——文中指共产党员办事认真严谨,毫不马虎。
齿冷——文中指那些富翁们十分惊诧。
3、摘录文中的四字词语,并选一个写句子。
(矜持不苟)(舍已为公)(意外之财)(毫无所得)
(舍已为公)——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自己舍已为公这种好思想好品德。
(舍己为公)——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俭朴,舍己为公的精神令我们敬佩不已。
(毫无所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的学习将毫无所得的。
4、读第2—6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国民党兵士言行的语句。
他们的言行反衬出方志敏怎样的精神?
答:反衬出方志敏坦荡无私,镇定自若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
5﹡、读读文中画“——”的句子。
作者的语气是怎样的?联系最后的“写于囚室”,你是什么体会?
答:作者的语气是轻松幽默自豪的。
当时,他已经落在敌人手里,但是他还对敌人不屑一顾。
我体会到方志敏同志那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6、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是首尾呼应的关系。
这样写的好处是强调清贫、朴素是共产党的美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