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学科上册教案
主备人:
教
学
内
容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教学目标1、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
2、使学生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初步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
学
重
点
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
教
学
难
点
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
学
准
投影课件。
备
教
学
方
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
学
过
程
教学预设
一、出示题目,引发冲突
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问题: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 共有多少人呢?谁来说一说?
二、研讨交流,体会含义
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问题:
1. 算出来的人数怎么和实际人数不符呢?
2. 为什么“两项都参加的”影响了我们解决问题?
3. “两项都参加的”到底应该算几个人?
三、绘制“韦恩图”,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以实际引起学
生的兴趣,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
趣。
通过实践培养
改进意见
1、探究:用一种什么样的方法表示“既能清楚地看
出每个人的情况,又能明显看出一共有多少人”?
2、读懂“韦恩图”,再次体会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
问题:1. 看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 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解答?
9+8-3=14(人)
四、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一)基础练习
1. 把下面动物的序号填写在合适的圈里。
要求:填一填,说一说。
2、
学生的独立思
考性,让学生在
轻松愉悦的氛
围中掌握了知
识,锻炼了能
力,学会了学
习。
陈东王爱华马超
丁旭赵军徐强
于丽周晓朱小东
陶伟卢强
杨明
刘红
李芳
(1)既荣获“语文之星”又荣获“数学之星”的有
()人。
(2)荣获“语文之星”或“数学之星”的一共有()
人。
问题:括号里填几?你是怎样知道的?
(二)拓展练习
问题:(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怎样解决问题呢?写一写,画一画。
(3)一共要进行多少场?你是怎样想的?
(8+4+2+1)×2=30(场)
六、布置作业
作业:第106页练习二十三,第1~3题。
课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