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出师表》_教案教学设计

《出师表》_教案教学设计

《出师表》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诸葛亮的耿耿忠心及表文中流露出的感情。

2.扫除文字障碍,熟练掌握表中的内容。

3.了解《三国演义》中的有关情节。

教学设想:1.安排三课时。

2.第一课时主要扫除文字障碍,听录音及了解有关情节,体会诸葛亮在文中流露出的感情,分析6、1、2(机动)段。

3.第二课时继续学习剩余的内容,主要是3、4、5、7段,明确诸葛亮在文中向后主所提的建议及政治愿望。

4.第三课时结束课文内容讲解,总结“以”字用法,并小测本文知识。

教学重点:1.诸葛亮向后主所提的建议及其政治愿望。

2.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体会诸葛亮的耿耿忠心及本文情词恳切的特点。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必知的东西:例如书法家不能不知道《兰亭序》;军事家不能不知道《孙子兵法》,二胡演奏家不能不知道《二泉映月》;我们今天所要学的是忠臣不能不知的文章------诸葛亮的。

苏轼曾经说:“读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这催人泪下的。

二、简介作者及文体: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人称“卧龙”,汉末为避战乱,隐居隆中。

后扶佐刘备统一了我国西南地区,使全国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述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我国古代臣民给君主的呈文有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为“书”,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在内容上各有其不同的分工(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叫做“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此类文章又称为“表”。

三、听录音感受文章的情感,扫除文字障碍。

cjinzhzngpzhoyuywi崩殂忠谏陟罚臧否昭攸祎以遗陛下bquwisshjindnfizhngji裨阙猥夙庶竭驽钝菲彰咎zuzho咨诹遗诏四、析文。

⒈上面已经介绍了诸葛亮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那么诸葛亮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又为什么会对刘备刘禅忠心耿耿呢?请齐读第六自然段。

⒉指名翻译本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①茍全:苟且保全。

②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③猥自枉屈:“猥”是“辱”的意思,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④驱驰:奔走效劳。

⑤有:通“又”⒊生翻译全段,师订正。

⒋说说有关“败军之际,危难之间”的有关情节。

⒌生阅读有关刘备“白帝托孤”的情节,结合刘备“三顾茅庐”的有关情节,领悟诸葛亮写此文的感情。

小结:总而言之,诸葛亮在这里表明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也述说了为什么对皇帝是忠心耿耿的。

诸葛亮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那他将怎样来报答皇帝呢?从政治家角度来看,他要给皇帝提各种治理国家的建议,从军事家来看他应当保卫祖国为国征战。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他是怎样提建议,又是怎样为国征战的。

⒍指名翻译第一自然段,注意以下字词的翻译。

①崩:古时指皇帝的死亡。

②殂:死亡③诚:实在④秋:时⑤内:在宫廷内。

⑥外:指宫廷外。

⑦盖:原来。

⑧殊遇:特别厚待⑨诚宜:应当。

⑩妄自菲薄:过分的看轻自己。

⑾引喻失义:“义”是适宜、恰当的意思。

整句的意思是说话不恰当。

⒎为什么要向后主刘禅提出建议呢?明确:这是形势决定的。

好,就请同学们也当一回政治家,分析一下当时的形势有什么优势,又有什么劣势。

劣:客观上先帝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优:主观上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师:也就是说形势上有好有坏,国际形势是严峻的,但众臣有报国之心,那么这个时候什么人将起到决定的作用?明确:皇帝师:也正是如此诸葛亮才向后主提出建议。

诸葛亮在这里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什么建议?明确:诚宜“开张圣听”。

提这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明确: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免塞忠谏之路。

⒏生齐读第二自然段(机动)⑴指名翻译,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①陟:原意为登高,这里指奖励。

②作奸:奸指奸邪的事情③科:科条法令。

④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

⑤昭:表明;显示。

⑵本段作者和向后主刘禅提出什么建议?明确:“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即要严明赏罚。

⑶生齐读本段。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⒈熟读课文,背诵一、二、六段。

⒉预习剩余的段落,并试着翻译。

板书设计:出师表诸葛亮亮本布衣(卑鄙)躬耕南阳建议征战知遇之恩感激报之陛下(备、禅)备皇叔(高贵)三顾茅庐(白帝托孤)建议:开张圣听(目的)附件相关材料1、诸葛亮简介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人称“卧龙”,汉末为避战乱,隐居隆中。

后扶佐刘备统一了我国西南地区,使全国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公元221年,刘备趁称帝,诸葛亮为丞相。

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

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夺取凉州,临行之前上疏后主,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这就是。

2、“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述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我国古代臣民给君主的呈文有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为“书”,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在内容上各有其不同的分工(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叫做“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此类文章又称为“表”,诸葛亮的这篇文章原来还叫“表”而不叫“疏”。

3、《三国志》中的白帝城托孤:刘备病危之时,召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托孤,命二人辅佐其子刘禅,其间刘备与诸葛亮曾经有一段对话,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是这样的:"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这段话和事情的经过,就是被后世人所津津乐道,推举为君臣之间肝胆相照的千古佳话的白帝托孤。

此段加上后来诸葛亮为北伐而上的,一直以来被作为推崇诸葛亮"千古第一人臣"的典范事例和佐证。

4、《三国演义》中的白帝城托孤:却说先主在永安宫,染病不起,渐渐沉重,至章武三年夏四日,先主自知病入四肢,又哭关、张二弟,其病愈深:两目昏花。

厌见侍从之人,乃叱退左右,独卧于龙榻之上。

忽然阴风骤起,将灯吹摇,灭而复明,只见灯影之下,二人侍立。

先主怒曰:"朕心绪不宁,教汝等且退,何故又来!"叱之不退。

先主起而视之,上首乃云长,下首乃翼德也。

先主大惊曰:"二弟原来尚在?"云长曰:"臣等非人,乃鬼也。

上帝以臣二人平生不失信义,皆敕命为神。

哥哥与兄弟聚会不远矣。

"先主扯定大哭。

忽然惊觉,二弟不见。

即唤从人问之,时正三更。

先主叹曰:"朕不久于人世矣!"遂遣使往成都,请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等,星夜来永安宫,听受遗命。

孔明等与先主次子鲁王刘永、梁王刘理,来永安宫见帝,留太子刘禅守成都。

且说孔明到永安宫,见先主病危,慌忙拜伏于龙榻之下。

先主传旨,请孔明坐于龙榻之侧。

抚其背曰:"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何期智识浅陋,不纳丞相之言,自取其败。

悔恨成疾,死在旦夕。

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

"言讫,泪流满面。

孔明亦涕泣曰:"愿陛下善保龙体,以副下天之望!"先主以目遍视,只见马良之弟马谡在傍,先主令且退。

谡退出,先主谓孔明曰:"丞相观马谡之才何如?"孔明曰:"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

"先主曰:"不然。

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丞相宜深察之。

"分付毕,传旨召诸臣入殿,取纸笔写了遗诏,递与孔明而叹曰:"朕不读书,粗知大略。

圣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朕本待与卿等同灭曹贼,共扶汉室;不幸中道而别。

烦丞相将诏付与太子禅,令勿以为常言。

凡事更望丞相教之!"孔明等泣拜于地曰:"愿陛下将息龙体!臣等尽施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

"先主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谕!"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

先主又请孔明坐于榻上,唤鲁王刘永、梁王刘理近前,分付曰:"尔等皆记朕言:朕亡之后,尔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

"言罢,遂命二王同拜孔明。

二王拜毕,孔明曰:"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先主谓众官曰:"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

卿等俱不可怠慢,以负朕望。

"又嘱赵云曰:"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

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

"云泣拜曰:"臣敢不效犬马之劳!"先主又谓众官曰:"卿等众官,朕不能一一分嘱,愿皆自爱。

"言毕,驾崩,寿六十三岁。

时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四日也。

后杜工部有诗叹曰:"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先主驾崩,文武官僚,无不哀痛。

孔明率众官奉梓宫还成都。

太子刘禅出城迎接灵柩,安于正殿之内。

举哀行礼毕,开读遗诏。

诏曰:"朕初得疾,但下痢;后转生杂病,殆不自济。

朕闻人年五十,不称夭寿。

今朕年六十有余,死复何恨?但以卿兄弟为念耳。

勉之!勉之!勿以恶续为之,勿以善续不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卿父德薄,不足效也。

卿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勿怠!勿忘!卿兄弟更求闻达。

至嘱!至嘱!"5.有关诸葛亮的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武侯书堂》)“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6.有关诸葛亮的诗书愤蜀相作者:陆游作者:杜甫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垢北望气如山。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