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男人一生中必看的十部电影

男人一生中必看的十部电影

男人一生中必看的十部电影 (上)
写下这个题目, 有些战战兢兢。

本想写一个人一生中必看的十部电影,可转念一想,我对女人又知道多少?有一次和一个忘年交在中环的Club 71喝酒,喝了七轮龙舌兰酒之后,大家开始疯说。

他讲了的很多话但我只记住了一句,“永远不要以为你了解女人,伟大男人和伟大女人很相似,但一般的男人和一般的女人真的是大不一样。

”我知道他的言下之意是我这一生不太可能碰到伟大的女性(对此,我只在酒后表赞同)。

但我同意他的看法,对女人的事我没有发言的资格。

喜欢抬杆的人也许还会问我,为什么男人应该看这十部电影?为什么不是另外十部?为什么不是五十部?对此,我喜欢的爵士乐手路易-阿姆斯特朗在一次回应“什么是爵士?”时俏皮地回答,“如果你一定要问,你就永远不会知道答案!”。

这提供了对一切棘手问题的模范回答。

我可以仿效他,显得自己神秘深刻。

但我想坦白一些。

文章取意于时下流行的书籍,“你一生必须去的五十个地方”,“你一生中必须含泪吟诵的五十首诗词”。

至于为什么选十部? 主要是因为我时间和才情都有限。

多写的话,估计读者还没被烦死之前,我就先崩溃了。

但我自认是一个正常的男人。

生活在一个有些动荡的大时代,经历了许多疯狂的事。

而我能多少保持正常,下面这些电影对我的影响不言而喻。

(注:排名不分先后,想到那写到那。


(一)教父(I,II)
一句话,《教父》是男人的圣经。

在这里,你能找到生活中一切问题的答案,生活中的爱,恨,情,仇,忠诚,背叛,人心易变和泪洒英雄。

工作不顺心,有些心灰意冷,记住《教父》里的话:“你正处于战争状态!(You are at war!)” 你能否抖擞精神,磨拳擦掌。

毕竟,战争不是儿戏。

你还可以对自己讲:“It is not personal, it is business!
有家室的男人遇到致命的诱惑时,请记住迈克尔对佛雷多讲过的话:“永远不要站在家庭的对立面!(Don’t ever take sides against the family!)”
生活险恶,一定要记住老教父的谆谆教诲:“我一生都提醒自己要小心谨慎。

女人和小孩可以麻痹,但男人不能!(I spent my whole life not to be careless.
Women and children can be. But not men.)”
做男人要有底线。

记住汤姆(TOM HAGEN)对MO GREEN讲的话:“你懂吗?如果柯里昂先生提出的第一个要求被你拒绝,他永远不会向你提第二个要求!
美国著名影评家Roger Ebert曾说:“如果我们能早一点听教父所说的话,那么事情就会变得比现在好得多。

”此言甚有见地。

每个男人在生活中都需要一本圣经!
(二)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每一个逆境中的男人都有“基督山伯爵”情结。

期望自己在历经苦难之后能够云开雾散,重获身体和心灵的全面自由。

特别是能向致自己于死境的仇人复仇的话,则更觉欣慰。

通过环环相扣,缜密有序的策划向施难者复仇,男人能获得最终的平衡,从而实现对自己的救赎。

当然,这需要“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尤其,不能放弃希望!
《肖申克的救赎》描述的正是这样一个男人的故事。

这部电影最打动人心的时刻(defining moment)出现在影片后段。

安迪成功越狱后,给他尚在狱中的朋友瑞德(RED)留下这样的话:“我的朋友,希望是好东西,也许是一切东西中最好的。

好的东西永远不会死亡!(My friend,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all things. A good thing never dies!)”
永远不要放弃希望!
(三)七武士(The Seven Samurai)
黑泽明也许是最能为西方人接受的亚洲导演。

他在1954年拍摄的《七武士》(港台译成《七侠四义》)明显受到JOHN FORD 的西部片的影响。

然而黑泽明巧妙地把充满动作感和侠义精神的西部片与日本文化里的“菊花与剑”相结合,拍摄出一部传世的精典。

好莱坞后来的The Magnificent Seven 和 Ocean’s Eleven 都是对《七武士》的拙劣的模仿。

一个贫困的村子饱受强盗的滋扰。

为了防范强盗新一轮的袭击,村里的长老到城里请武士帮忙。

他幸运地遇上了充满荣誉感和富有经验的武士Kambei,在
Kambei的帮助下,又找到了其他六个性格迥异,忠职尽守的武士。

武士的到来给封闭的村子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最终,武士们与村民能够抛弃嫌怨,共同抵御外侮。

强盗如期而至,与武士们展开血战。

在牺牲了四名同伴后,武士们终于保全了村子。

武士们承诺保护村子并不是为了钱。

这种承诺是建立在一种雇佣关系上。

但武士们把承诺看成是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职责,毫不避缩。

影片的决定性场景出现在片尾。

村民们载歌载舞欢庆胜利,他们暂时忘记了恐惧,他们也忘记了武士们的牺牲。

而剩余的三个武士在掩埋了战友后,默默地迎着夕阳离开了他们付出生命和鲜血的地方,再度走在路上。

言必行,行必果。

格守承诺和职责是男人应有的美德。

(四)屋顶上的骑兵(The horseman on the roof)
《屋顶上的骑兵》是一部非典型的法国电影。

气势恢宏的场面,扣人心絃的故事,亦不失法国电影特有的温馨浪漫。

影片取材于19世纪30年代的法国。

一场瘟疫蔓延整个法国南部。

普拉旺省(盛产葡萄酒)成为重灾区,继而被隔离。

一个逃避本国秘密警察追捕的意大利骑士在灾区邂逅了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法国贵族妇女。

目睹隔离区里的惨况,他意识到继续留在隔离区对她只是死路一条。

出于侠义精神和一种荣誉感,他矢志把她带到隔离区外她丈夫身边。

一路上两人历经艰辛,数度濒临绝境。

而他凭着惊人的勇气和智慧摆脱困境,并强力压制住这个过程中暗暗滋生的情愫。

电影的决定性场景(defining moment)出现在片尾。

当他们摆脱追捕即将抵达到目的时,她终因体力不支,感染的瘟疫发作而昏死过去。

我们这时第一次从他眼睛中看到了恐惧,看到了怕。

而他所能做的一切只是不断用葡萄酒擦拭她的身体以保持体温。

他终于精疲力竭,昏睡过去。

醒来时,奇迹出现了。

影片有一个好的结尾。

深爱她的丈夫发现了她心中的秘密,决定放手,让她选择。

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两个伟大的男人。

男人要浪漫,但一定要有节制。

不要忘了责任。

(五)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The marriage of Maria Braun)
我是从男人的角度来“阅读”法斯宾德的这部关于女性的电影的。

作为德国新浪潮派的领军人物,法宾斯德是一个怪才。

他善于把人物置身于一个极富戏剧性的故事中,让他们在其中跌宕起伏,他同时却保持一种清醒的“冷调”。

冷静地叙说凄美的故事。

《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取材于战后的德国。

玛丽亚嫁给了一个德国军官,然而他们在战后失去了联系。

她认定他已在战争中死亡。

为了生存,她开始在夜总会做舞女。

她有一次失手杀死了一个企图强暴她的美国大兵,而这时,他却意外地回来了。

他替她顶罪进入监狱服刑。

从此,玛丽亚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和自我救赎。

她周旋于不同男人之间,渐渐成为一个成功的女强人。

而她做这一切的目的,只是救赎,为自己心爱的男人出狱后能有一个稳定的经济保障。

可幸福遥遥无期。

他出狱后却不能适应和她在一起的生活。

于是远走南非,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

玛丽亚又开始了新的等待。

最终,他回到德国,回到她的身边。

就在他们相聚的的那个晚上,因煤气爆炸他俩双双死亡。

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是和她的等待联系在一起的。

幸福总是遥不可及,她也总是在等待。

可她没有放弃,在等待的过程中展现出超出想象的韧性和牺牲精神。

她也许是因为爱,也许只是因为一个信念---相信自己能够改变这种等待的宿命。

德国战后的重建很大程度上是归功与这些柔弱的女性,她们扛起了本属于男人的重量,并在这个过程中挣扎着维护自尊和骄傲---虽然她们并不总能成功。

法斯宾德在诠释这部电影的寓意时讲过一句话:“废墟可以重建,但破碎的心永远是破碎的。

”他在尝试着为战后的德国,尤其是德国女性立传!
按传统意义,玛丽亚不是一个圣洁的女人。

可她在挣扎求生存的过程中,努力维持自尊和骄傲。

虽然法斯宾德在叙述时不露声色,我们却感到一种噬骨伤情的疼痛。

我们希望那些对她而言是遥不可及的幸福最终降临到她身上,可惜她永远得不到。

遇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女人时,不要让她等待,珍惜她,和她水乳交融。

2006年2月23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