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秋兴八首(其一)》公开课教学设计(可编辑修改word版)

《秋兴八首(其一)》公开课教学设计(可编辑修改word版)

1、首联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颔联描绘了怎样的秋景,有什么象征意义?
3、颈联描绘了怎样的诗人形象?
4、尾联集中描写了一件什么事,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学习成果检验——小组展示,互动交流
1、首联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首联描绘了玉露、凋伤的枫叶、巫山巫峡等景物,具有凄冷肃杀、萧瑟阴森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悲伤、凄苦之情。

齐诵首联:教师适当点评
2、颔联描绘了怎样的秋景,有什么象征意义?
明确:描绘了波浪滔天、风云匝地,天上地下,山上山下,到处是惊涛骇浪的萧条、阴晦、不见天日的秋景。

齐诵颔联:教师指导
3、颈联描绘了怎样的诗人形象?(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明确:一个长年漂泊在外,有家难归,眼见菊花两度开放,却只能寄身孤舟、幽思不已、泪如泉涌的诗人形象。

诵读颈联:请一名外地来求学的同学,带着自己那天涯游子的赤子之心诵读颈联,(学生点评)
4、尾联集中描写了一件什么事,蕴含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描写了城内处处都在赶裁新衣,表达了作者羁留之苦,故园之思,家国之忧。

诵读尾联:小组诵读,小组点评
六、小结:文章起句写诗人面对满目萧飒的秋景,颔联承接首联用秋色引发感慨时局动荡之情,颈联转而想到个人身世蹉跎只能遥忆京华,尾联通过秋事呼应前三联,收束全诗情感——羁留之苦,故园之思,家国之忧。

体会到诗人在诗歌当中蕴含了如此复杂的情感,我们再次带着这种情感集体诵读全诗(板书)
七、反复诵读,加深体会
指导学生朗读,在反复吟诵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反复诵读,加深体会,引导学生在诗歌鉴赏中注重朗读吟诵。

八、学习方法拓展练习——知人论世论诗文
对比本诗中的秋景与毛泽东笔下的秋景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齐诵《沁园春长沙》)
明确:
《秋兴八首(其一)》
——本诗写于他晚年漂泊西南,时局动荡时期,所以杜甫笔下的秋景含有衰飒之气。

《沁园春长沙》
——写于毛泽东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所以他笔下的秋景充满了生机。

时代背景不同,人的心情不同,感受到的秋天自然不同,境由心生。

九、总结全文:
意象入手,我们可以透过意象的特点把握诗人的情感等等,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一首诗可以多角度入手去分析,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相关主题